李彪
- 作品数:3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地震资料包含的所有地震数据;S2.选择一道地震数据作为输入信号,通过时频分析求取输入信号不同时间点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S3.通过不同时间...
- 李勇张固澜段景何承杰李彪杜皓罗帆詹熠宗魏宪滨王佳徐峰
- 文献传递
- 基于点云数据的大坝BIM三维模型语义快速提取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大坝BIM三维模型语义快速提取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扫描仪扫描出大坝点云数据;将现场扫描点云数据的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将点云数据进行噪点消除,并将降噪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将通过Dela...
- 李彪魏文涛徐奴文肖培伟钱洪建林开盛刘军高峰郭益袁华孙志强王浩帆王建宁
- 一种基于高精度同步挤压变换的地震数据数字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精度同步挤压变换的地震数据数字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待处理的所有地震数据;S2.选择一道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根据其最大动态范围,找到其对应的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S3.根据有效频带的...
- 杜皓张固澜李勇段景何承杰李彪罗帆詹熠宗魏宪滨王佳徐峰
- 文献传递
- 顶管上跨施工期间地铁隧道变形特征被引量:4
- 2023年
- 毛家湾污水处理厂进厂干管施工主要采用顶管法,顶管施工过程中上跨地铁,必然导致地铁变形。采用GeoMos监测系统对地铁变形进行监测。结合施工日志,对地铁变形的时间、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顶管施工期间,地铁会持续变形;始发井恢复期间,地铁变形值增加最快;顶管施工过程中地铁整体位移与顶管方向一致,但局部区域位移方向与顶管方向相反。地铁顶部竖向位移沿纵向呈“V”字形对称分布;对于同一横断面,顶拱位移下降,而底部位移向上,这是由顶管顶进过程中的挤压效应引起。可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管或球墨铸铁管上跨地铁施工,顶管机头出洞后先恢复接收井的方式减少顶管施工对地铁的扰动作用。
- 胡中华罗利李彪李强彭思谭强
- 关键词:地铁污水干管顶管施工技术
- 一种基于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地震资料包含的所有地震数据;S2.选择一道地震数据作为输入信号,通过时频分析求取输入信号不同时间点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S3.通过不同时间...
- 李勇张固澜段景何承杰李彪杜皓罗帆詹熠宗魏宪滨王佳徐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高精度同步挤压变换的地震数据数字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精度同步挤压变换的地震数据数字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待处理的所有地震数据;S2.选择一道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根据其最大动态范围,找到其对应的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S3.根据有效频带的...
- 杜皓张固澜李勇段景何承杰李彪罗帆詹熠宗魏宪滨王佳徐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WPD-EMD-WPD的微震信号降噪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PD‑EMD‑WPD的微震信号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含噪微震信号X={s(1),s(2),...,s(N)},采用采用小波包变换的降噪方法对含噪微震信号进行预降噪,得到预降噪后的微震...
- 李彪 林鑫 徐奴文 杨春鸣 钟维明 黄梦婷 谭洲
- 运行期混凝土重力坝体裂缝扩展的微震监测系统及微震监测与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行期混凝土重力坝体裂缝扩展的微震监测系统及微震监测与分析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布置微震传感器;(2).建立坝体空间坐标系;(3).校定混凝土P波等效波速;(4).提供震源并采集微震信息,处理并...
- 李彪戴峰徐奴文唐静柯伟侯春尧
- 地下洞室深浅层围岩损伤定量分析方法与系统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洞室深浅层围岩损伤定量分析方法与系统,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松动圈测试获取地下洞室中发生损伤后的围岩的围岩浅层损伤信息;通过微震监测获取地下洞室中发生损伤后的围岩的围岩深层损伤信息;根...
- 徐奴文李彪丁泉富肖培伟王琦李鹏杨军周相毛浩宇孙悦鹏江贝王帅高红科黄玉兵薛浩杰
- 大型地下洞室的TLS点云变形监测研究
- 2025年
- 大型地下洞室中变形控制不及时可能会对人员安全和工程进度构成严重威胁,对地下洞室进行变形监测对于预防工程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大型地下洞室工程中变形监测效率低且信息不全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LS点云的变形观测技术。该技术包括结合RANSAC Shape Detection算法与曲面变化量的半自动点云降噪处理,以及基于M3C2算法的洞室表面变形计算,实现了大型地下洞室变形全面、高效的监测。应用该技术对旭龙电站主厂房典型区域支护变形进行监测,发现在施工频繁阶段Yc0+140—Yc0+170区间,下游侧拱座存在明显变形条带,且该结果与现场传统变形监测结果一致。观测结果为大型地下洞室变形控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三维变形信息,并提高了变形监测的效率。
- 王浩帆李彪李涛肖培伟钱洪建徐奴文
- 关键词:大型地下洞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