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波
- 作品数:17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素基因A10631G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肾素基因A10631G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LAA脑梗死患者1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5例及人群对照组112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技术(PCR-RFLP)分析肾素基因A10631G多态性与LAA脑梗死,及其与EH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CI的关系。结果 LAA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构成比、总胆固醇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构成比、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A型,AG型,GG型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A及G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55)。EH组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10631G基因型未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 REN基因A10631G位点多态性与EH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与LAA脑梗死的发生相关,但是回归分析并未证实该位点多态性是LAA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岳月红赵永波王彦芝尹楠邢星赵景茹赵红伟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肾素基因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 血氯离子水平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30 d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背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快速、有效地识别ATAAD患者术后预后指标对其预后分层具有重要意义。血氯离子(Cl^(-))是人体重要的阴离子,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与ATAAD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ATAAD患者入院血Cl^(-)水平与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ATAAD患者血Cl^(-)水平与血钠离子(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孙氏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206例,随访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及术后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根据入院血Cl^(-)水平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三组:T1组(血Cl^(-)≤102 mmol/L,n=69)、T2组(102 mmol/L<血Cl^(-)≤106 mmol/L,n=70)、T3组(血Cl^(-)>106 mmol/L,n=67),比较不同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资料和术后30 d内的预后结局。绘制入院时血Cl^(-)、血Na^(+)水平对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为了分析血Cl^(-)与血Na^(+)的关系,根据血Cl^(-)与血Na^(+)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最佳截断值(107 mmol/L和139 mmol/L)将ATAAD患者分为四组:高血Cl^(-)高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35),高血Cl^(-)低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21),低血Cl^(-)高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41),低血Cl^(-)低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109),比较各组间的全因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血Cl^(-)水平,不同血Cl^(-)+血Na^(+)水平组ATAAD患者累积生存率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Cl^(-)
- 黄鹏飞张云静马冬马冬吴云艳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因死亡预后
- 卵巢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行减瘤术及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复发率高,致死率高。对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经充分评估行二次减瘤术,在满意切除病灶后可提高化疗效果,改善预后。本文报道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ⅠA期术后腹膜后淋巴结复发侵及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满意二次减瘤术及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可控,术后并发症处理及时得当,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正在进行化疗中。
- 赵喜娃王子荷王娜刘式浩赵永波张辉康山
-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癌人工血管置换术
- 偏侧空间忽略的注意障碍-ERP一例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偏侧空间忽略(HSN)患者的注意成分变化。方法记录1例HSN患者在执行提示—靶的实验范式时的脑电变化及反应时,进而探讨其行为学特点,及不同注意相关的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成分变化。结果与右侧靶目标相比,患者对左侧靶目标的反应时明显延长;提示类型及靶出现的侧别均对5个ERP成分(ant N1,post N1,LPD,P1,P2)的波幅和潜伏期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与右侧半球相比,左侧半球的P2及post N1成分体现的提示类型的半球偏侧化效应更显著。结论左侧HSN患者在基于空间和物体的注意选择时表现出显著的左侧半球的偏侧化效应。
- 岳月红赵永波岳圆圆魏菀怡牛会丛邢星尹楠赵红伟
- 关键词: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 偏侧空间忽略发生的相关解剖位点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侧半球脑卒中后左侧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及相关的大脑解剖位点。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20例右侧脑卒中患者,其中60例左侧空间忽略患者(忽略组)及60例右侧半球卒中后无忽略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并运用MRIcro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头颅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分别将两组患者的颅内病灶进行叠加,继后相减,并进行基于体素的卡方分析,进而探讨哪些脑区的损伤几率在忽略组高于对照组。结果:忽略组与对照组相比,性别构成、年龄、偏盲几率、受教育年数、病程、接受影像检查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忽略组的病灶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MMSE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头颅病灶分析显示: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颞中回、脑岛及其周围白质、顶下小叶白质的损伤的发生率,忽略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右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忽略的患者病灶体积更大,MMSE得分更低。忽略的发生与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颞中回、脑岛及其周围白质及其顶下小叶白质的损伤相关。
- 岳月红齐亚超赵永波王彦芝段瑞生肖向建刘昌林宋为群
- 腺苷脱氨酶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死亡风险预测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入院时腺苷脱氨酶(ADA)血清水平与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1月—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为ATAAD并行手术治疗的234例患者,随访术后30 d全因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ADA对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预测作用。依据ADA最佳截断值分组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回归亚组分析ADA与术后30 d死亡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AAD患者入院时血清ADA水平与术后30 d死亡呈正相关(OR=1.487,95%CI 1.222~1.809)。AUC为0.744(95%CI 0.669~0.820,P<0.001),截断值为9.65 U/L,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78.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入院高水平ADA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显著增加(log-rank检验,P<0.001)。亚组分析同样证实了入院高水平ADA与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相关。结论ATAAD患者入院血清ADA水平与术后短期死亡风险相关,对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方敏方敏曹轶吴云艳吴云艳赵永波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
-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其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多见危重症,而高血糖是影响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不良因素。目的探讨AAD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糖尿病AA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7.8 mmol/L)和正常血糖组(≤7.8 mmol/L)。收集AAD患者基本信息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或术后30 d无终点事件发生为观察终点。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AD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时血糖水平对AAD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491例AAD患者中高血糖组165例(33.6%),正常血糖组326例(66.4%)。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率较正常血糖组高(19.4%vs 10.4%,χ^(2)=4.172,P=0.006)。在未调整模型中,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1.943[95%CI(1.199,3.150),P=0.007];调整年龄、性别后,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1.900[95%CI(1.171,3.082),P=0.009];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吸烟、Stanford分型、收缩压及舒张压后,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1.840[95%CI(1.124,3.010),P=0.015]。入院时血糖预测AAD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2(0.546,0.696),入院血糖截断值为9.4 mmol/L时,灵敏度为37.9%,特异度为84.9%。经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tanford A型[HR=4.277,95%CI(1.942,9.420),P<0.001]和血糖[HR=1.864,95%CI(1.617,2.113),P=0.007]为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入院时血糖水平是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且高血糖水平可能会增加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
- 赵俊暕王洪岩赵永波刘晓熊艳杰张瑾瑾苏鹏马冬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血糖死亡率
- 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 )是临床特征为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起始部自发性和进展性狭窄或闭塞的一种脑血管病,血管造影显示为颅底异常增生的血管网,好像飘散在空气中的雪茄烟雾,临床表现为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 MMD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者正在试图从常见并发疾病为出发点探讨其发生机制。 MMD 常合并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镰状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Dow n 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 MMD 并发 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 )的现象在成年女性中常见[2]。自身免疫性疾病与 MMD 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因此免疫机制可能是 MMD 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现报告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 APS 的 MMD 患者。
- 岳月红赵永波肖向建齐亚超刘昌林刘惠卿郭宗成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磷脂综合征烟雾病文献复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MOYAMOYA
- 中青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杂交手术与孙氏手术短期预后比较研究
- 2025年
- 背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SAAD)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ASAAD不同的发病特点有其相应的手术治疗选择。目前,孙氏手术与杂交手术是应用较广的手术方式,但对于中青年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短期预后研究较少。目的对比分析60岁以下中青年ASAAD患者行杂交手术与孙氏手术的短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观察2015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66例年龄<60岁的ASAAD患者,其中行孙氏手术184例(孙氏手术组),杂交手术82例(杂交手术组),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卡钳值设定为0.03,共获得了78对匹配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率。结果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后两组均78例,其中男58例、女20例;两组指标除肌钙蛋白I(cTnI)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术中杂交手术组进行冠状动脉/股动脉搭桥术手术(28.2%与11.5%,P=0.009)较孙氏手术组多,最低鼻温[28.0(27.0,28.8)℃与25.5(24.6,28.6)℃,P<0.001]和最低肛温[28.5(27.5,29.5)℃与26.3(26.0,28.6)℃,P<0.001]较孙氏手术组高,乳酸最高值[5.2(1.9,9.9)mmol/L与9.9(4.3,15.1)mmol/L,P<0.001]较孙氏手术组低,红细胞[10.0(6.0,12.0)×10^(9)/L与13.0(8.0,16.5)×10^(9)/L,P=0.004]、冷沉淀[(12.8±2.8)u与(16.4±4.3)u,P<0.001]、血浆[600.0(443.7,800.0)mL与800.0(587.5,1412.5)mL,P=0.011]的输注量较孙氏手术组少。倾向匹配评分后杂交手术组低蛋白血症(33.3%与9.0%,P<0.001)发生率高于孙氏手术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杂交手术组患者30 d院内死亡率低于孙氏手术组(7.7%与25.6%,P=0.030)。结论中青年ASAAD患者行杂交手术后30 d院内死亡率降低,但中风、截瘫与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较孙氏手术多,需个性化的合理选择两种手术方式,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加强术后并发症的管理。
- 张云静孙玥苏鹏赵永波马冬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杂交手术
-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钠水平与其术后30天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急性大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不同程度的高钠血症患者与其院内死亡有关,但关于入院时血钠水平与AAD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AAD患者入院时血钠水平与术后院内死亡率的关系及其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外科住院的AAD患者415例。根据入院时血钠水平的四分位数将AAD患者分为Q1组(≤136 mmol/L)、Q2组(137~138 mmol/L)、Q3组(139~140 mmol/L)、Q4组(≥141 mmol/L),并收集AAD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住院期间全因死亡为观察终点。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4组AAD患者术后30 d的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入院时不同血钠水平AAD患者与其术后院内死亡率的关系以及AAD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入院时血钠水平将AAD患者分为Q1组114例、Q2组103例、Q3组102例、Q4组96例。4组年龄、Stanford A型比例、Stanford A型死亡率、院内死亡率、尿素氮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血氯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Q4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其他3组(P<0.05),Q4组院内死亡率高于Q1组(P<0.05)。4组AAD患者术后30 d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4,P=0.012);其中Q1组生存率与Q3、Q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9.632;P=0.012,0.002)。在未调整的Cox回归模型中,Q3、Q4组的死亡风险分别为2.890〔95%CI(1.264,6.604),P=0.012〕和3.253〔95%CI(1.447,7.312),P=0.004〕;调整年龄、性别后,Q3、Q4组的死亡风险分别为2.825〔95%CI(1.228,6.502),P=0.015〕和3.241〔95%CI(1.441,7.290),P=0.004〕;完全调整模型后,Q3、Q4组的死亡风险分别为3.086〔95%CI(1.242,7.671),P=0.015〕和3.370〔95%CI(1.384,8.204),P=0.007〕。Q2组死亡风险在三个模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 王洪岩赵永波刘晓苏鹏张瑾瑾马烁潘哲史珏鑫侯芳芳张娜娜郑晓慧刘楠张菱马冬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