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飞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前列腺
  • 6篇尿管
  • 5篇输尿管
  • 5篇前列腺癌
  • 5篇腺癌
  • 4篇肿瘤
  • 3篇增生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膀胱
  • 2篇术后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激光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移植
  • 2篇复发
  • 2篇PVP
  • 1篇蛋白
  • 1篇导尿

机构

  • 14篇天津市人民医...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作者

  • 16篇罗飞
  • 9篇李健
  • 4篇张志华
  • 2篇苏彦慧
  • 2篇孙红红
  • 1篇马宏文
  • 1篇张东
  • 1篇杨阔
  • 1篇王小波
  • 1篇马春磊
  • 1篇于正刚
  • 1篇郑迪
  • 1篇李昭夷
  • 1篇杜娥
  • 1篇冯国伟
  • 1篇王林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外科(汉斯)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临床有意义残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cro-PCNL,SMP)治疗临床有意义残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初步总结肾脏残石的处理技巧。方法 SMP技术采用外径F7的超细肾镜,通过F10带吸引功能的Peel-away鞘,联合钬激光或气压弹道击碎结石,碎石屑经带吸引功能的Peel-away鞘吸到碎石收集瓶中。2011年5月~2015年7月采用SMP治疗的38例多次输尿管软镜及ESWL术后残石患者,残石位于下盏、中盏、肾盂合并下盏、肾盂合并输尿管上段分别为27、3、5、3例。结石直径平均(1.3±0.6)cm。结果 3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单通道35例,双通道3例,平均手术时间(37±12)min,术后第一天结石清除率为94.7%(36/38),其中1例患者输尿管上段石街形成,需再次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1例下盏残留结石直径约0.6cm,二期SMP取石,4周后复查KUB,均未见结石残留。术后无气胸、尿外渗、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SMP治疗临床有意义残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输尿管软镜及ESWL术后残石的补救性处理措施。
孙红红王小波王亚申焦微红罗飞苏彦慧李健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体外冲击波碎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前列腺癌发生与发展
目的:探索不同137Cs照射剂量对C57BL/6小鼠照射后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研究在剂量率为0.708Gy/min时,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最适宜的照射总剂量,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为骨髓供体建立小鼠GFP骨髓移...
罗飞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髓来源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骨髓移植肿瘤微环境细胞融合
文献传递
新辅助放疗联合cTURBT和辅助化疗治疗直径≥3cm的T_(2)期MIBC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最大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cTURBT)和辅助化疗治疗肿瘤直径≥3 cm的T 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接受新辅助放疗联合cTURBT和辅助化疗的31例病灶直径≥3 cm的T 2期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复发、转移、生存、死亡情况。结果31例患者均接受新辅助放疗,放疗总剂量为48(44,50)Gy,放疗后3例(9.7%)完全缓解,19例(61.3%)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71.0%,疾病控制率为96.8%。所有患者顺利行cTURBT术,手术时间37(31,42)min,出血量为20(10,30)ml,无围手术期输血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4,5)d,术中无闭孔神经损伤、膀胱穿孔、严重出血、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随访患者12~36个月,9例(29.0%)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8(10,23.5)个月,6例患者为膀胱内复发,其中5例再次行cTURBT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1例行挽救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2例出现膀胱内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行cTURBT联合免疫治疗,1例行挽救性RC;1例出现全身多发转移,行姑息性治疗。结论新辅助放疗联合cTURBT和辅助化疗治疗直径≥3 cm的T 2期MIBC患者,保膀胱成功率高,可作为不能或不愿接受RC患者的保膀胱治疗策略。
张志华陈雅童罗飞王亚申李健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复发
激光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激光的使用贯穿于现代泌尿外科始终,激光设备的使用也愈发普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一直在探索激光的更多应用。在众多设备中,钬激光、半导体激光和铥激光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工具。根据激光的波长、水吸收度、血红蛋白吸收度和穿透深度不同,激光可以用来凝固、汽化和剜除。在许多医疗中心,经过众多药物治疗无效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激光常常被用作它的主要治疗手段。并且和传统开放手术、经尿道电切手术相比,激光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激光在泌尿系结石、尿道(输尿管)狭窄和膀胱肿瘤中的应用,让伴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的手术方案变得更加安全,同时减少抗凝药治疗方案改变的烦恼。激光手术更加微创化,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保留尿管时间,有时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尿管的置入。而且,在术后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率方面,激光也具有明显改善。总之,随着激光设备间竞争的激烈化,设备花费和维修费用的下降,手术安全性能的提高,激光将会成为泌尿外科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
赵真李健罗飞
关键词:激光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结石
PVP术后导尿管拔除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PVP)后导尿管拔除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就诊于泌尿外科行PVP的18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冲洗器灌注生理盐水200~250 ml(或出现严重尿意)后再缓慢拔除导尿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除导尿管法,用注射器将空虚状态膀胱的气囊内注射用水抽尽后,缓慢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拔管时及首次排尿时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排尿等待时间、排尿满意度、术前及排尿前焦虑程度[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两组拔管时疼痛、首次排尿时疼痛及术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首次排尿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首次排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排尿前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PH患者行PVP术后导尿管拔除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可缩短首次排尿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排尿焦虑。
韩佳希张东罗飞李剑郑迪张娜周潇祎马宏文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灌注导尿管拔除
5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诊疗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CM)的诊断、治疗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为左侧,19例为右侧,11例为双侧。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而确诊。保守治疗2例2侧,经皮肾穿刺造瘘术2例2侧;手术治疗48例59侧,其中输尿管裁剪输尿管膀胱吻合术41例52侧,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3侧,输尿管D-J管置入术4例4侧。结果:57侧(48例)术后病理为输尿管黏膜上皮及平滑肌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部分伴有黏膜上皮脱落(2侧),肌间神经丛减少(6侧),还可见上皮结构排列紊乱。在随访完全(12-65个月)的45例患者中,54侧(43例)肾输尿管积水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通过超声、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去除梗阻、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而输尿管裁剪、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肾穿刺造瘘术等方式是治疗的合理选择。
王亚申苏彦慧张志华罗飞孙红红冯国伟李健
关键词:先天性巨输尿管症输尿管扩张再植术
基于临床因素的tPSA 4~10 ng/ml前列腺癌风险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识别肿瘤风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为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4~1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早期筛查提供强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tPSA 4~1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69例与前列腺增生患者132例的临床数据资料,经倾向评分匹配调整后,选取98例(每组49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前列腺癌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得出预测模型计算公式,比较预测模型与肿瘤危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别用于评估预测模型的校准度和净获益率。结果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BMI、前列腺体积、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Ca共13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前列腺癌临床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前列腺体积、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乳酸脱氢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独立危险因素。联合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1.8%、87.9%,阳性预测值71.2%,阴性预测值97.1%,其AUC值为0.956(P<0.001,95%CI:0.924~0.989),高于各独立危险因素的AUC值。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012。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大于等于0.1时,该预测模型就能获得净收益。结论基于临床因素构建的tPSA 4~10 ng/ml的前列腺癌预测模型,可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王亚申罗飞李健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独立危险因素
绿色荧光蛋白骨髓移植及N-甲基亚硝基脲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骨髓移植小鼠模型及N-甲基亚硝基脲(MNU)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方法以不同剂量的137Cs照射C57BL/6小鼠,照射后移植入C57BL/6全骨髓细胞,观察移植小鼠体重、生存期、存活率及外周血白细胞等情况,得出在剂量率为0.708Gy/min时的最佳照射剂量。以最佳照射剂量照射C57BIM6小鼠,移植GFP小鼠骨髓细胞建立小鼠GFP骨髓移植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进行验证。对C57BL/6进行MNU前列腺原位注射联合丙酸睾酮皮下/腹腔注射化学诱导,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情况,验证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结果在137Cs剂量率为0.708Gy/min时,8.5Gy是C57BIM6骨髓移植模型建立的最佳剂量,嵌合小鼠在骨髓移植4周后外周血非红系细胞GFP阳性比例为(85.3±7.2)%,28周后嵌合鼠骨髓细胞中非红系细胞GFP阳性比例为(95.2±2.5)%,MNU化学诱导小鼠前列腺癌发生率为78%(39/50),且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人类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成功构建了GFP骨髓移植小鼠模型及MNU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
刘通罗飞杜娥王林王嘉南杨阔
关键词:骨髓移植前列腺癌N-甲基亚硝基脲
输尿管坐骨孔疝的诊治进展
2024年
输尿管坐骨孔疝是盆底疝的一种罕见类型,该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受累输尿管可继发上尿路梗阻并进一步引起肾盂肾炎、腰腹痛、肾功能不全等。截至目前全世界报道的输尿管坐骨孔疝患者不足40例,临床医师对输尿管坐骨孔疝的诊治水平有待强化。目前输尿管坐骨孔疝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积极监测、手法复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外科手术修补,其中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得到认可。本文就输尿管坐骨孔疝诊治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赵真罗飞陈雅童王亚申李健
关键词:输尿管支架肾积水疝修补术
"五步法"大功率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的24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18±7.71)岁,其中年龄≥70岁者129例;体质指数(24.91±2.98)kg/m^(2),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3(20,26)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4,5)分,前列腺体积98.29(86.49,116.32)ml,最大尿流率(Q_(max))6(4,8)ml/s,残余尿量120(30,200)ml。240例均行180W XPS"五步法"PVP:按顺序汽化左侧叶1~2点、右侧叶10~11点,建立工作通道;由腹侧至背侧分别逐层斜行汽化左侧叶与右侧叶;分别汽化5、7点前列腺组织,建立"中叶旁沟"工作通道;侧向汽化前列腺中叶;汽化修整两侧叶及前列腺尖部。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并评估患者术后12个月IPSS、QOL、Q_(max)、残余尿量变化。结果2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9(59,85)min,激光手术时间52(46,62)min。术中包膜穿孔3例(1.25%),均出现在创面修整阶段;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止血9例(3.75%),无围手术期输血病例。术后22例(9.17%)行膀胱冲洗6~24 h;术后尿管留置时间3(3,4)d,术后住院时间4(3,5)d。术后26例(10.83%)出现尿失禁,其中急迫性尿失禁22例,压力性尿失禁4例,无真性尿失禁。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控尿。术后无严重血尿、严重膀胱刺激征患者;术后12个月IPSS 5(4,7)分,QOL 1(1,2)分,Q_(max) 18(15,20)ml/s,残余尿量10(0,30)ml,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无二次手术患者。结论180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显著,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
罗飞张志华李昭夷于正刚李健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大体积绿激光汽化术五步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