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地化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后期的应用
- 2017年
- 油田开发后期,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该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而传统的方法在寻找剩余油上已经遇到的瓶颈。本文通过应用传统的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油藏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采用现代的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并综合各种油田现场资料,直接以储层、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对地层中与油气密切相关的烃信息(如:烃含量、组成、烃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进而解释储层、评价烃源岩的一种方法,即地化录井技术。
- 于立明
- 关键词:剩余油地化录井储层评价
- 一种火驱采油管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驱采油管柱,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排气抽油泵、气锚和沉砂管;所述排气抽油泵含有内外套设的长柱塞管(5)和泵筒(3),泵筒(3)的侧壁上部设有泵筒排气孔(2),当长柱塞管(5)的上端低于所述下工作位置时,...
- 徐立清刘耀璐韩松权崇国段效威刘广友赵辰军张玉增罗鹏飞姜晨华张英伟林丽孙科肖家宏徐纪彬于立明高航甄雪于爽吴洪举崔玉泉
- VSP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 2013年
- 油田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速度快,而且井网基本完善,给油田的稳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重点介绍VSP测井技术的应用,以VSP测井技术为基本,结合全区的三维地震解释及单井地层对比,落实复杂区块的微构造、追踪薄层、落实单砂体,最终落实区块构造,完成井位部署工作,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稳产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 于立明
- 关键词:产能建设地震井位部署微构造
- 锦16块(兴)双高期射孔模式研究
- 2016年
- 锦16块兴隆台油层为一中高渗透注水开发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双高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开发初期大段的射孔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开发的需要,以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研究及储层内部构型研究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剩余油在小层内部的分布,优化射孔厚度,形成适合锦16块双高期开发阶段的射孔模式,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 于立明
- 关键词:剩余油储层构型
- 一种火驱采油管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驱采油管柱,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排气抽油泵、气锚和沉砂管;所述排气抽油泵含有内外套设的长柱塞管(5)和泵筒(3),泵筒(3)的侧壁上部设有泵筒排气孔(2),当长柱塞管(5)的上端低于所述下工作位置时,...
- 徐立清刘耀璐韩松权崇国段效威刘广友赵辰军张玉增罗鹏飞姜晨华张英伟林丽孙科肖家宏徐纪彬于立明高航甄雪于爽吴洪举崔玉泉
- 文献传递
- 单注单采技术在锦99块注水后期的应用
- 2018年
- 锦99块杜家台油层经过3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处于注水开发后期,采出程度接近标定采收率,采油速度不足0.1%,现在有开发系统,采收率难以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紧抓油藏特点,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创新提出注水后期“单注单采”概念,达到减少层间矛盾的目的,通过实施注水技术等开发调整技术提高水驱效率,稳定了区块的开发局面,提高了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 于立明
- 关键词:注水技术水驱效率
- 一种免投捞配注器及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免投捞配注器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在调节分层注入压力时,需要多次更换配注器的技术问题。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外筒;上接头设有第一通道;下接头包括主体和活动连接于主体内部的内套;主体设有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和...
- 赵树伟史策寇微彭志会张越王丽莉张静波李明振崔洪志陈银虎于立明梁祥稷郝国亮
- 用于起下或压实盘根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起下或压实盘根的装置,包括:光杆卡子,所述光杆卡子用于固定卡设在光杆上;固定连接在所述光杆卡子侧壁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中活动穿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连杆;设置在所述连杆下端的...
- 赵云明华鹏刚欧赛祺柳荣伟于立明张元东王璐璐张媛章海燕王博孙嘉鸾李杰李润富孙倩茹戴倩倩徐厚英
- 文献传递
- 锦2-6-9块杜家台油层减氧空气驱可行性研究
- 2015年
- 本文重点通过对比油藏性质;结合减氧空气的性质;提出了适合于该油藏三次采油的开发方式;以恢复区块产能。
- 于立明
- 关键词:低渗油藏三次采油
- 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及蒸汽驱开发井网结构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及蒸汽驱开发井网结构,所述方法包括:部署包括多口井的基础井网,多口井以多行多列n×n的形式排布,n为大于3的奇数,且每行和每列中相邻的两口井的距离相等,记为L;在基础井网组建第一套注汽...
- 李军辉刘贵满张世民李洪光杨晓涛李杰王淑君沈尘张威李明金唐龙刘哲于立明韩佳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