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生
-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探讨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并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6例,依据患儿病情及其监护人意愿的情况下,将患儿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间歇组患儿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方式进行治疗,持续组患儿采用长时间蓝光照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临床和随访资料,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总体比较分析,间歇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例数为17例,总有效率89.47%;持续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例数为15例,总有效率88.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组能够显著平稳地降低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减少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受到了患儿家属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广泛推广。
- 张春生史倩瑶
-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片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治疗中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37例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以均分方式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以患儿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20例,在予以患儿利巴韦林治疗的同时予以蒲地兰辅助治疗,其中前者选用气雾剂,后者选用口服液。两组疗程均5 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疗效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期间,实验组患儿发热、疱疹等各项病症的好转、消退所耗时间均比对照组少,治愈所用时间也比对照组短;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有效19例,有效率95.0%(19/20),对照组有效13例,有效率65.0%(13/20)。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对手足口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用药方便、安全可靠,适宜婴幼儿使用。
- 张春生史倩瑶
-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利巴韦林气雾剂
- 儿童过敏性紫癜感染的临床及肾损伤特点被引量:2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感染的临床及肾损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HSP合并感染患儿及50例未合并感染的HSP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合并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37例,EB病毒感染31例;比较各组患儿临床症状、外周血Treg、Th17百分率、炎性细胞因子、肾功能指标及肾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各感染组患儿的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及呼吸系统症状等发生率与未感染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肾脏症状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不同感染组患儿外周血中Treg百分率、Th17百分率、TGF-β1、IL-10水平均降低,IL-17、IL-6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感染组患儿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Hp、EB等病原体感染均能够加重HSP患儿肾损伤,并且可能是通过引起患儿免疫应答失衡,诱导大量促炎因子生成,损伤肾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导致的。
- 杨祎张春生徐乐史倩瑶徐燕陈涛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肺炎支原体幽门螺杆菌EB病毒肾损伤
- 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影响
- 目的:分析探讨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接诊并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6例。依据患儿病情及其监护人意愿的情况下,将患儿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间歇组患儿采用短...
- 张春生
-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的诊疗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从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中抽取32例,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32例,回顾性对比分析2种类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予以患儿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儿沙丁胺醇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部炎症、发热症状明显,肺啰音、哮鸣音、肺炎等临床症状出现的几率也明显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小儿哮喘同一般哮喘相比病症更为严重且伴有明显临床特征,以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对其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备临床可行性。
- 张春生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
- 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儿童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儿童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确诊的RE 73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对照组)35例,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组(治疗组)38例,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效率治疗组为78.9%,对照组为42.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RE疗效优于单剂使用奥美拉唑。
- 张春生徐云芳黄苏东
- 关键词: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反流性食管炎
- 江苏省溧阳市某医院肺炎患儿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江苏省溧阳市某医院肺炎患儿病原体流性特征,为肺炎病原学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指导。方法 选取2019—2022年溧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20例肺炎患儿病原体检测数据,采用占比对分类变量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620例肺炎患儿以幼儿期居多;共检出773株病原体,细菌性病原体(46.96%)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病毒性病原体(35.06%)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非典型病原体(16.04%)以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为主。不同年龄分期、不同季节的肺炎患儿的主要病原体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312、90.357,均P<0.001)。肺炎患儿病原体分布占比位居前二,婴儿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幼儿期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学龄前期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学龄期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患儿病原体分布占比位居前二,春季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夏季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秋季为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冬季为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620例肺炎患儿,混合感染105例,占16.94%,主要为细菌合并病毒感染。结论 溧阳市某医院收治肺炎患儿多为幼儿期,主要为细菌感染,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临床医师应依据肺炎患儿的个体情况加强管理工作。
- 蒋英杰邹开奇张春生陈筱青王竞瑶袁纯
- 关键词:肺炎患儿病原体分布流行病学特征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将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9例。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38例。常规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颅压、止痉及维持血压、血糖及内环境稳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05~0.1mg/kg/次静脉推注,第一天每6h,第二天每8h,第三天每12h。连用3d。观察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纳络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发生。
- 张春生徐云芳陆智俊
- 关键词:纳络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人鼻病毒与ICAM-1在儿童哮喘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人鼻病毒与ICAM-1在儿童哮喘中的相关性研究,探究其人鼻病毒引发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找出有效的方法。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50例哮喘患儿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4月,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并未出现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此外6个月未选择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调节剂的40例儿童,将其设为对照组。随后对两组受检儿童选择ELISA法(酶联免疫法)对HRV感染情况进行检查,随后按照检验结果将患儿分为阳性组以及阴性组,同时选择ELISA法(酶联免疫法)对其进行ICAM-1浓度检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通过检测后,两组HRV阳性率经对比产生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中HRV阴性以及HRV阳性患儿的ICAM-1浓度水平经对比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哮喘的人鼻病毒感染率和正常儿童相比较而言,前者显著提升,同时阳性患儿的ICAM-1浓度较高,由此能够看出HRV感染会引发儿童哮喘,HRV可提升ICAM-1浓度,进而引发哮喘。
- 杨祎王永清张春生
- 关键词:ICAM-1儿童哮喘
-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人鼻病毒感染率的临床刍议被引量:1
- 2017年
- 探讨人鼻病毒所致哮喘的发病机制,为寻找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于溧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2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HRV感染情况。以HRV检测结果将试验组分为HRV阳性组和HRV阴性组。结果试验组中HRV阳性者为64例,阳性率为69.57%;HRV阴性者为28例(30.43%)。对照组未检测出HRV阳性者,试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HRV阳性的血白细胞计数(15.78±3.8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8±0.01)、CRP浓度(14.32±2.11)mg/L和平均住院天数(9.54±3.20)d与HRV阴性[(9.88±2.67)×10~9/L、(0.52±0.22)、(9.56±3.23)mg/L、(6.21±2.40)d]相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哮喘发作期患儿人鼻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提示HRV感染与哮喘的急性发作有关。
- 杨祎徐云芳张春生
- 关键词:儿童哮喘酶联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