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锦秀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综合征
  • 2篇畸形
  • 2篇耳畸形
  • 2篇KLIPPE...
  • 1篇电纺
  • 1篇再造术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脂肪颗粒
  • 1篇术式
  • 1篇术式选择
  • 1篇听力
  • 1篇听力障碍
  • 1篇自体
  • 1篇自体脂肪
  • 1篇自体脂肪颗粒
  • 1篇组织工程血管
  • 1篇睑袋
  • 1篇下睑
  • 1篇下睑袋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何乐人
  • 5篇杨锦秀
  • 3篇王永振
  • 3篇张晔
  • 2篇蒋海越
  • 1篇崔蕾
  • 1篇杨庆华
  • 1篇林琳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总结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的诊疗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例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脊柱和肋骨发育异常,遂追踪以下检查:纯音测听,胸部、颈椎及颞部CT,肾输尿管及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针对小耳畸形行耳廓再造,术前评估麻醉风险,选择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三期法)重塑外耳.结果 6例患者颈、胸椎多节段不同程度融合,合并肋骨畸形、脊柱侧弯、肾脏发育异常等.一期术后耳后皮肤扩张良好,无扩张器渗漏或溃破.二期术后1个月复查,再造耳位置及形态与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异,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8-20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其中1例耳前瘢痕增生稍明显,未见神经损伤.6例中有5例行三期手术,术后1个月复查切口愈合良好,无软骨外露,其中3例随访3 ~11个月,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柔软,与周围组织近似,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与对侧较一致,颅耳角基本对称.结论 正确诊断是Klippel-Feil 综合征性小耳畸形综合治疗的第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降低耳廓再造术风险,远期随访应警惕神经损伤等.
杨锦秀何乐人蒋海越王永振张晔
关键词:KLIPPEL-FEIL综合征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
不同成因下睑袋的修复整形术式选择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下睑袋的形成原因,试图从空间维度上予以解释,探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合适的下睑袋修复的手术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 2017年5月,共收治下睑袋修复患者102例,其中男23例,女 79例...
杨锦秀何乐人王永振张晔崔蕾
Klippel-FeilKlippel-Feil综合征合并耳畸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Klippel-Feil综合征及其合并耳畸形的临床、发育和遗传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Klippel-Feil综合征合并耳畸形的临床、基础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Kli ppel-Feil综合征临床表现和分型复杂,其中耳畸形主要引起听力障碍和外观异常;目前耳畸形在该病中的发生机制仍不清楚,与其他部位畸形的联系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Klippel-Feil综合征合并耳畸形治疗的前提是准确诊断和全面的病情评估,开展多学科合作是未来治疗该病重要的临床实践方向。结论耳畸形作为Klippel-Feil综合征中最重要的先天畸形之一,其病因学应着重于发育和遗传机制的研究,而临床诊疗需遵循多学科合作模式,并注意与其他综合征性耳畸形进行鉴别。
杨锦秀何乐人
关键词:KLIPPEL-FEIL综合征颈椎融合先天发育异常耳畸形听力障碍
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在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矫正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改善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面部轮廓,提高患者面部对称性。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以"小耳畸形"为主诉入我科治疗的21例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患者,在八大处法耳廓再造术第三期手术同时...
王永振何乐人蒋海越杨庆华林琳杨锦秀张晔
小口径电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小口径血管是组织工程血管领域的重要部分,临床实用性强。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合成是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基础,而电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材料制备技术,可利用高压静电场产生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的纤维,再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形成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刺激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本文对小口径电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相关材料、制备工艺、表面修饰和评价进行综述。
杨锦秀何乐人
关键词:电纺组织工程血管小口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