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扬

作品数:15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珠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珠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8篇糖耐量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Β细胞
  • 7篇细胞功能
  • 6篇Β细胞功能
  • 5篇胰岛Β细胞
  • 5篇胰岛素分泌
  • 5篇不同糖耐量
  • 4篇第一时相
  • 4篇第一时相胰岛...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血糖
  • 3篇胰岛Β细胞功...
  • 3篇脂肪
  • 3篇糖耐量试验
  • 3篇耐量试验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暨南大学第三...

作者

  • 15篇何扬
  • 9篇严励
  • 8篇黎锋
  • 8篇程桦
  • 6篇唐菊英
  • 5篇刘湘茹
  • 3篇王力
  • 3篇陈黎红
  • 3篇袁琳
  • 3篇王川
  • 2篇赵东波
  • 2篇陈树梅
  • 1篇陈保仪
  • 1篇孙辽
  • 1篇李贤坤
  • 1篇胡芳
  • 1篇毋济霞
  • 1篇辛晓艳
  • 1篇彭澍
  • 1篇薛声能

传媒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确诊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2周。在强化治疗前、后接受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并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强化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降低(P〈0.05),C肽及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提高(P〈0.05),HOMA-IR指数降低(P〈0.05)。结论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可改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
王力王群慧何扬赵东波袁琳毋济霞李贤坤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糖耐量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T2DM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NGT+)组32例,T2DM一级亲属糖耐量异常(IGT+)组36例,新诊断的T2DM组35例,计 算各组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AIR3-5)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M),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 (NGT-)组(38例)比较。结果:T2DM一级亲属T2DM组、IGT+和NGT+组AIR3-5均低于NGT-组(P值分别为<0.01、 <0.01、<0.05);T2DM组和IGT+组SIM均低于NGT-组(均P<0.01),而NGT+组SIM值与NGT-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可能是T2DM发病的始动因素。当发展为IGT及T2DM时,胰岛素分泌功能 进一步降低,并伴有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
严励陈黎红何扬唐菊英黎锋刘湘茹程桦
关键词:胰岛素敏感性
免疫原性与特异性胰岛素检测对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的比较
2008年
在不同糖耐量者同时检测免疫原性胰岛素(IRI)与特异性胰岛素,发现虽然数值不同,但两种测定方法对于评估不同糖耐量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是一致的,提示测定IRI仍有临床实用价值。
黎锋陈黎红唐菊英严励何扬
关键词:Β细胞功能
血糖监测日记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和自护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监测日记对的自我血糖监测和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愿意填写血糖监测日记分为对照组106例和实验组102例,对照组按规范实施糖尿病知识宣教;实验组除按规范实施糖尿病知识宣教外,还会在护士指导下填写血糖监测日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及Hb A1c、出院后1~3个月内的自护行为。结果: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Hb A1c及出院后的1~3个月内的自护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糖监测日记能帮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其自护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
辛晓艳何扬陈树梅曾满凤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自护行为自我血糖监测
不同糖耐量者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比较不同糖耐量者空腹、糖负荷后30 min 及120 min 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各时间点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组间空腹及糖负荷后游离脂肪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糖负荷后30 min 及120 min 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提示游离脂肪酸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存在负面、毒性作用。
陈黎红严励何扬唐菊英黎锋刘湘茹程桦
关键词:脂肪酸类非酯化
136例糖尿病住院死亡病例状态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对住院死亡的糖尿病病例的临终状态进行分析 ,找出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以及各主要死因与年龄、病程、血糖等因素的关系 ,同时对糖尿病死亡病例的并发症和伴发症进行排序。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 ,运用SPSS10 .0软件对死亡的 136例糖尿病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糖尿病死因排序为脑血管意外、心脏病、肿瘤、肾脏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病程以死于糖尿病肾病组最长。空腹血糖 (FPG)在死于脑血管意外组最高 ,心脏病其次。肾功能 :尿素氮 (BUN)、肌酐 (Cr)值在糖尿病肾病组最高。糖尿病死亡病例的并发症和伴发症排序为 :心脏病、高血压、肾病、肺感染、脑血管意外。结论 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变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的关键 ,预防的时机要从糖尿病前期开始 。
袁琳何扬彭澍
关键词:糖尿病死因排序并发症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04年
何扬严励唐菊英黎锋刘湘茹程桦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耐量胰岛Β细胞功能
非葡萄糖与葡萄糖刺激对不同糖耐量人群β细胞功能的评估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及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不同糖耐量人群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横断面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NGTFH-)者38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NGTFH+)者32名、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调节受损(IGRFH-)者31例、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调节受损(IGRFH+)者36例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5例参与本试验,均行精氨酸刺激试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精氨酸刺激后急性C肽反应(ACR_ARC),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AIR_0-10)、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_30/AG_30),分析不同糖耐量人群各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的变化。结果①ACR_ARC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AIR_0-10:T2DM组低于其余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GRFH+组与IGRF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于NGTFH+及NGT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GRFH-组低于NGTFH+及NGT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NGTFH+组低于NGTFH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0(24.3-85.1)比69.4(46.1-4.8),P〈0.05]。③△I_30/△G_30:T2DM组与IGRF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GRFH+组及IGRFH-组均低于NGTFH+及NGT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或无家族史的IGR及NG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氨酸刺激试验测定的c肽增值不适用于评估糖尿病早期、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时相胰岛功能变化。
何扬王川黎锋程桦严励
关键词:胰岛葡糖耐量试验精氨酸刺激试验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行为干预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以饮食干预及有氧运动为主的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以饮食及运动干预为主的行为干预。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体重、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舒张压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其中体重、BMI、TC、TG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治疗有效率72.22%,对照组31.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取饮食加有氧运动为主的行为干预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陈锦秀何扬肖秀英陈保仪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行为干预饮食干预有氧运动
厄贝沙坦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尿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0例),每组均分为三个亚组,分别采用格列吡嗪(A组)、吡格列酮(B组)和厄贝沙坦+吡格列酮(C组)连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第8周、第10周和第12周分别比较各亚组间尿VEGF水平。结果:在治疗第8周、第10周和第12周,C组分别与A组和B组的尿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临床效果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结论:DN患者应首选厄贝沙坦+吡格列酮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缓病程进展。
赵东波何扬孙辽胡芳王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厄贝沙坦吡格列酮格列吡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