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智生
- 作品数:61 被引量:470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负碳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负碳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由水泥和螯合试剂组成的混合料置于含碳氛围中反应,得到预碳化产物,用作后续辅助胶凝材料;按照预设组分混合所述预碳化产物和水泥基...
- 张诗鹏张伟峰刘双双潘智生
- 废混凝土骨料和废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模型化研究被引量:24
- 2020年
- 为了更加清晰方便地观察并研究再生混凝土裂缝开展规律,利用模型混凝土的概念,将普通混凝土、废混凝土骨料混凝土和废砖骨料混凝土平面化,制得模型再生混凝土试件。在试件受压破坏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模型混凝土前后两个表面制作不同尺度的散斑,分别用一般工业相机和显微镜相机采集图像,并分析得到全局应变场和界面过渡区附近的局部应变场,用以揭示再生混凝土裂缝开展过程和损伤演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废砖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最小,但是抗压强度反而比废混凝土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的高。废混凝土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全局应变场能表征应变集中位于旧砂浆区域,但不能区分新、旧界面过渡区,而局部应变场更加细致地显示裂缝首先在旧界面过渡区开展,然后新界面过渡区才有裂缝开展。对废砖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的分析发现,砖骨料和新砂浆之间的界面过渡区首先出现了应变集中,但是裂缝并未沿界面过渡区开展,而是贯穿了砖骨料,然后位于界面过渡区的应变集中由于应力重分布而削弱。
- 刘琼肖建庄潘智生李龙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 一种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砖采用水泥、骨料,以及粉煤灰或高岭粉或矿渣粉通过搅拌机搅拌再机压成型,随后将砖块送入二氧化碳养护室养护,或常压常温养护,或常压蒸汽养护。其中,所用的骨料包括再生骨料和/废玻璃骨...
- 潘智生寇世聪
- 文献传递
- 混凝土的增强方法和增强型混凝土
-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增强方法和增强型混凝土。混凝土的增强方法包括:将废弃混凝土细粉和其他固体废弃物混合得到的混合料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固液分离得到水热反应产物;将水热反应产物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碳化活性...
- 申培亮马梓涵彭立港潘智生
- 火灾高温对PFA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
- 研究了大掺量PFA混凝土、高强PFA混凝土及其参照混凝土共4种混凝土在两种养护条件下经模拟火灾高温后的强度及氯离子渗透性的变化。试验采用电炉加温,通过慢速升温控制样品内部温度梯度以保证受热均匀。试验表明,经250℃暴露后...
- 黄玉龙潘智生胥亦刚M.Anson邢锋
- 关键词:火灾高温耐久性
- 文献传递
-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在前期的研究中,作者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成功地预测了不同来源再生骨料制造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文从10个不同文献搜集到101个相关数据,并建立了一个16-12-2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训练和测试,进一步研究当再生骨料混凝土中...
- 段珍华寇世聪潘智生
-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人工神经网络粉煤灰
- 混凝土原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水泥、硅质粉、玻璃粉、轻质活性微珠和内养护骨料;所述原料以混合物或多部分的形式提供。还公开了由该原料制备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混凝土兼具超高强和轻质的特点...
- 陆建鑫申培亮潘智生
- 固碳型多功能高强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路面
- 本申请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固碳型多功能高强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路面。本申请提供了固碳型多功能高强透水混凝土,包括:基层组合物和面层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5~16%、超细硅质粉1~4%、碳...
- 陆建鑫申培亮潘智生
- 文献传递
- 一种烟气CO<Sub>2</Sub>封存和微纤维增强水泥的制备方法
- 本公开涉及烟气CO<Sub>2</Sub>封存和微纤维增强水泥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烟气固碳方法,包括将烟气与水泥熟料进行反应的步骤。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微纤维增强水泥的方法,其包括采用本公开的烟气固碳方法获得的纤维状固体制...
- 申培亮陆建鑫玄东兴潘智生
- 建筑废物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新技术被引量:13
- 2007年
- 按照减少、回收和再利用建筑废物的原则,介绍在建筑物拆迁和建筑工地上减少建筑废物以及可持续循环再利用建筑废物的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建筑物的选择性拆除;利用建筑废物生产的循环再生骨料制造结构混凝土和非结构混凝土。由于再生骨料强度低,多孔和吸水率高,给其在混凝土中大量应用带来了混凝土强度低,干缩和蠕变增加的问题。很多欧美国家规定结构混凝土中建筑废物再生骨料的含量不能超过粗骨料含量的20%。而利用这些新技术后,可以在建筑物拆迁过程中和建筑工地上减少废物;非结构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含量可以达100%。结构混凝土中,建筑废物再生骨料的含量可以超过粗骨料含量的50%。
- 潘智生寇世聪
- 关键词:再生骨料建筑废物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