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和和
- 作品数:26 被引量:218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直肠癌术后近期并发症51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王甲林廖和和
-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并发症
-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5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298例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55例(18.5%),其中吻合口瘘6例,肺部并发症30例,乳糜胸2例,胃食管反流9例,其他8例。死亡4例。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食管吻合技术的提高、吻合方法的改进是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 王甲林廖和和
- 关键词:食管肿瘤并发症
- 浅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8
- 2007年
- 通过阐述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Q)模式的衍生发展、设计理念和实施方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和评价,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并就CBL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做一展望。
- 文凯廖和和袁泉吴涛
- 关键词:CBL教学模式
- hMSH2、hMLH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及50例胃炎组织中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胃癌标本中,hMSH2减低表达率为35%,hMLH1蛋白降低表达率为72.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胃癌中,hMSH2、hMLH1蛋白表达明显减低。结论:hMSH2、hMLH1蛋白可能与早期胃癌和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 吴德文郭成贺伯伟廖和和郑建云
- 关键词:基因表达
- 超声、X线钼靶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0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X线钼靶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8例(28-72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其中99例术前仅行超声检查,113例术前仅行X线钼靶摄片检查,106例术前采用超声和X线钼靶摄片两项检查。结果:单纯超声检查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7.88%,单纯X线钼靶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5.84%,两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检查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6.23%,与单纯行超声和X线钼靶检查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摄片检查各有优势,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
- 吴树强赵朝华李普查廖和和刘江静
- 关键词: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钼靶
- VEGFR、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表达及其在GIS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总结75例GIST患者、9例非GIST间叶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临床标本,提取组织总蛋白,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VEGFR和PDGFR-α在不同危险度分级的GIST及非GIST间叶源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GIST组织中VEG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DG-FR-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危险度级别的GIST中VEGFR和PDGFR-α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分别为0.01和0.05;随着危险度等级的升高,PDGFR-α和VEGFR表达水平均升高,且二者的表达量正相关(P<0.01)。结论 VEGFR及PDGFR-α的表达上调在GIST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GIST的危险级别有关。
- 李建军陈宏张庆亭廖和和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
- 乳腺癌中MTA1、MMP-9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MTA1、MMP-9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初步探讨MTA1、MMP-9 mRN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侵润性乳腺导管癌中MTA1表达进行检测,原位杂交法对MMP-9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MTA1、MMP-9 mRNA(肿瘤细胞)、MMP-9 mRNA(间质细胞)阳性表达率为71%、49%、58%。MTA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ER、PR、c-erbB-2无相关性;MTA1蛋白定位变化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9 mRNA(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MMP-9 mRNA(间质细胞)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与PR呈负相关(P<0.05);MTA1阴性时肿瘤细胞内MMP-9 mRNA表达率为38%,MTA1阳性时MMP-9mRNA表达率为5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TA1高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MTA1蛋白定位变化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MTA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内MMP-9 mRNA表达下降的因素。
- 李斌陈武科陈鹏廖和和
- 关键词:乳腺癌MTA1MMP-9原位杂交
- 严重创伤性湿肺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湿肺的诊治经验。方法:21例均有合并伤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在积极处理合并伤的前提下,应用肋间神经封闭、静脉镇痛泵,限制输液速度和补液量,合理使用激素、抗生素和利尿剂等,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全组2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创伤性湿肺合并伤发生率高;积极处理合并伤,有效的镇痛,针对肺水肿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并适时果断地使用呼吸机支持呼吸是创伤性湿肺的治疗原则。
- 廖和和吴德文任天顺文凯
- 困难情况下的阑尾切除术823例分析
- 2006年
- 目的:通过回顾823例复杂情况下的阑尾切除术,探讨困难情况下阑尾切除术的要点和技巧。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阑尾切除术仍是各种类型阑尾炎(包括阑尾周围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患者充分的评估、准备,术中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切口、术式和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阑尾残端的处理尤为重要。
- 廖和和
- 关键词:阑尾炎外科手术手术技巧
- 非小细胞肺癌Flt-1和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以及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56例肺癌标本和20例癌旁组织进行上述2种指标检测并分析。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lt-1和GST-π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8%、81.3%,Flt-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但与组织类型无关;GST-π的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腺癌和低分化癌组织中GST-π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Flt-1和GST-π在未行放化疗的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且与肺癌某些生物学行为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化疗药物选择及预后判断。
- 廖和和常彦祥李斌王甲林李寒春齐京鹏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多药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