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霞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康复
  • 2篇护理
  • 1篇毒素治疗
  • 1篇星状神经节
  • 1篇星状神经节阻...
  • 1篇悬吊
  • 1篇悬吊运动疗法
  • 1篇眼镜蛇毒
  • 1篇眼镜蛇毒细胞...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依赖
  • 1篇药物依赖性
  • 1篇运动疗法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肉毒
  • 1篇肉毒毒素
  • 1篇肉毒毒素治疗
  • 1篇蛇毒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东莞市太平人...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5篇李春霞
  • 2篇崔超伟
  • 2篇唐修明
  • 2篇樊明鲁
  • 1篇周映虹
  • 1篇崔超伟
  • 1篇叶伟聪
  • 1篇姚雪榕
  • 1篇孔天翰
  • 1篇董伟华
  • 1篇林喜华
  • 1篇王春辉
  • 1篇韦桂静
  • 1篇姬成茂
  • 1篇刘琦
  • 1篇胡桑桑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蛇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悬吊运动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配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2月5月就诊的64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ET技术进行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上肢FMA、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MA、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观察组FMA、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T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为确切的治疗作用。
李春霞周映虹林喜华樊明鲁韦桂静姚雪榕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悬吊运动疗法康复护理
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MS)评分,以及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VAS、FAM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C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与对照组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李春霞姬成茂陈海城周丽萍樊明鲁
关键词:肩痛卒中康复训练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n的致死毒性及药物依赖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n的致死毒性和药物依赖性,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检测CTXn的LD50和对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采用大鼠催促戒断模型、自然戒断模型及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检测CTXn的药物依赖性。结果 CTXn的LD50为19.61 mg/kg,长期给药对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无影响。在催促戒断试验中,大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TXn(0.5、1.0、2.0 mg/kg)10天后经纳洛酮催促,未出现戒断症状及体重下降现象;在大鼠自然戒断试验中,CTXn连续给药21天,停药后大鼠没有出现戒断反应及体重下降现象;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中,CTXn不同剂量组分别连续用药15天后,大鼠在伴药盒的逗留时间均无明显延长,不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结论 CTXn毒性较小,长期给药对肝脏药物代谢功能无影响。且不具有身体依赖性及精神依赖性,有潜在的药物开发价值。
崔超伟李春霞董伟华孔天翰
关键词:戒断身体依赖性
综合护理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慢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A型肉毒毒素行颅周肌内注射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慢性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持续时间更长,至少可维持3个月(P<0.05);两组治疗后第1周内偏头痛程度都有减轻,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短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颅周肌内注射治疗慢性偏头痛具有一定疗效,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王春辉崔超伟胡笑兴唐修明李春霞叶伟聪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慢性偏头痛护理干预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疗法,疗程30天。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H-B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指标比较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6.9%,对照组8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崔超伟李春霞唐修明胡桑桑刘琦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