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绿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1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用于鉴别稻米镉含量超标的NIR光谱分析模型及鉴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稻米镉含量超标的NIR光谱分析模型及鉴别方法,该分析模型的建立包括:样本选取及其合格稻米的判定、样本光谱数据的采集、样本光谱数据的处理、样本光谱数据的筛选、初步分析模型的确立、初步分析模型的验证等...
- 单杨朱向荣李高阳苏东林刘伟付复华黄绿红张菊华肖轲
- 文献传递
- 柑桔鲜果皮中类黄酮含量比较与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明柑桔鲜果皮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橙黄酮、川陈皮素和桔皮素6种主要类黄酮含量。方法:建立柑桔鲜果皮中6种类黄酮检测方法,测定宽皮柑桔、橙类、柚类及杂柑类56个柑桔鲜果皮中类黄酮含量。结果:宽皮柑桔和橙类中橙皮苷含量丰富,最高可达13.00 g/kg;椪柑、砂糖桔、南丰蜜桔、贡柑、瓯柑的多甲氧基黄酮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超过1.000 g/kg;胡柚和臭皮柑黄酮组成相对丰富,含所测的6种黄酮组分。对柑桔皮类黄酮含量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2个主成分,其较全面地反映柑桔皮类黄酮的主要信息。聚类分析将56个柑桔品种分为6类,果皮类黄酮分布特征与柑桔品种密切相关。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柑桔功能性成分的综合利用、相关产品的品种溯源以及柑桔品种分类、杂种初筛等提供技术支撑。
- 张菊华李志坚单杨刘伟杨慧黄绿红
- 关键词:柑桔主成分分析
- 用于鉴别稻米镉含量超标的NIR光谱分析模型及鉴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稻米镉含量超标的NIR光谱分析模型及鉴别方法,该分析模型的建立包括:样本选取及其合格稻米的判定、样本光谱数据的采集、样本光谱数据的处理、样本光谱数据的筛选、初步分析模型的确立、初步分析模型的验证等...
- 单杨朱向荣李高阳苏东林刘伟付复华黄绿红张菊华肖轲
- 文献传递
- 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茶油真伪鉴别分析被引量:46
- 2011年
- 采用近红外光谱透反射模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纯茶油进行真伪鉴别。收集并扫描了163个样品(合格97个,不合格66个),对样本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优化及有效波段筛选。在5750~6000 cm-1波段处,光谱经过平滑,一阶导数以及自归一化后,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即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进行分类,然后再采用有监督学习算法即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DA)建立校正模型,进行预测。PCA和DA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两种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8.8%。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无损、可靠的方法用于鉴别纯茶油的真伪。
- 张菊华朱向荣李高阳单杨尚雪波黄绿红帅鸣
- 关键词:茶油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
- 不同品种黄花菜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被引量:140
- 2019年
- 为研究不同黄花菜品种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组成及其呈味效果差异,以湖南省主栽的10个黄花菜地方特色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各指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法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花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14~17种氨基酸,总量为13.935 mg/g。不同黄花菜品种之间氨基酸总量(total free amino acid,TFAA)、人体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呈味氨基酸(taste-active amino acid,DAA)及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LAA)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冲天花中FAA、EAA、DAA及LAA的含量均最高。谷氨酸对黄花菜风味的影响最大,TAV在3.53~7.51之间,平均值达到5.66。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42%,较好地反映黄花菜中FAA的综合信息,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冲天花、驼驼花、八月花。采用聚类分析将10个黄花菜品种分为4类,该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较好地反映出黄花菜不同种质间的差异性。
- 刘伟刘伟张群李志坚黄绿红黄绿红朱向荣
- 关键词:黄花菜游离氨基酸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C系列南瓜物理性状、质构与感官品质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为南瓜选育品种的品质评价和选育新品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本文对15个C系列南瓜品种采用物理方法、质构分析法和感官品尝法分析其物理性状、生熟瓜肉组织质构、熟南瓜感官品质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5个C系列南瓜品种在单果质量、皮质量、囊衣质量和可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质构指标、物理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不同项目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生南瓜近皮层和近囊衣层的质构压缩值不同,硬度和瓜肉固形物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711-0.806);熟南瓜质构各值虽因品种而异,但质构中硬度、断裂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呈正相关(r=0.780-0.946);感官品尝结果虽不同,但品质评价指标中脆度、粉质、甜度和综合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73-0.859)。南瓜品种选育应根据物理特性、质构和口感品尝的关键指标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
- 黄绿红单杨刘咏红唐汉军于美娟张群
- 关键词:物理特性感官品质
- 基于感官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油温对辣椒油风味的影响被引量:24
- 2021年
- 采用感官评价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不同油温制备的辣椒油的风味特征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油温(120,140,160,180,200℃)制备的辣椒油香气差异显著(P<0.05),色泽及滋味差异不显著。GC-IMS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辣椒油中的VOCs 45种,主要有醛类、酮类及萜烯类,油温对辣椒油中VOCs的种类没有影响。随着油温的升高,醛类(己醛、戊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萜烯类(月桂烯、柠檬烯、α-蒎烯)、(E)-2-己烯醇、1,8-桉树脑、乙酸、丙酸、1-辛烯-3-酮呈现下降趋势,在180、200℃油温制备的辣椒油中,醛类(壬醛、辛醛、庚二烯醛、E-2-辛烯醛、E-2-庚烯醛、丙醛、糠醛、5-甲基糠醛)、乙酸苯乙酯、二甲基二硫、异丁酸的含量较高。相似度及PC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油温的辣椒油香气特异性明显。
- 杨慧黄绿红张帆文宇娟张群于美娟
- 关键词:辣椒油感官评价
- 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镉污染稻米的定性鉴别被引量:13
- 2015年
- 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模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稻米镉含量是否超标进行可行性鉴别分析。本研究收集了120个样本,测定其镉含量值(合格49个,不合格71个)。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优化,确定了平滑,一阶导数以及自归一化后的数据作为输入变量。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筛选了45个关键变量,并对上述变量的光谱吸收带进行归属。比较了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法、偏最小二乘识别分析、线性判别分析、K-最近邻法与簇类独立软模式法5种模式识别方法。确定采用偏最小二乘识别分析建模效果最好,模型训练集与预测集鉴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8.8%与91.7%。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作为初筛方法可用于鉴别稻米中镉含量是否超标。
- 朱向荣李高阳黄绿红苏东林刘伟单杨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稻米镉污染
- 葡萄果实衰老与线粒体内能量和酚类代谢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7年
- 研究"红地球"葡萄衰老与能量代谢和酚类代谢的关系。采后葡萄经钙联合涂膜处理(在质量分数0.2%Ca Cl2和1%壳聚糖中浸泡20 min),低温(4±0.5)℃贮藏,定期测定果肉的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含量,能荷(EC),果肉组织的线粒体蛋白含量,线粒体H^+-ATPase酶、线粒体Ca^(2+)-ATPase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CO)代谢酶活,果肉组织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花色苷、单宁、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抗氧化能力,铁还原能力;以清水浸泡处理为对照。结果显示:(1)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葡萄果肉组织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升高,线粒体蛋白和能量代谢酶活下降,能量水平和能荷下降,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花色苷、单宁和叶绿素下降,果肉组织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铁还原性下降。(2)涂膜处理显著缓解果肉膜透性和MDA含量的上升(P<0.05),显著缓解贮藏中、后期线粒体蛋白含量、H^+-ATPase、Ca^(2+)-ATPase和CCO酶活的下降(P<0.05),显著缓解中期SDH酶活的下降(P<0.05),显著缓解中、后期总酚、单宁和叶绿素a含量(P<0.05)的下降,显著缓解抗氧化能力及铁还原能力的下降(P<0.05)。(3)果实组织MDA含量和膜透性与线粒体蛋白量、能量代谢酶活、能量水平和能荷、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和铁还原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7^-0.932,P<0.01)。葡萄果实采后贮藏期的衰老劣变与线粒体蛋白含量,果肉组织能量代谢酶活,能量水平和能荷,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密切相关;细胞膜脂过氧化增加,细胞结构被破坏,膜透性增加。涂膜处理能延缓葡萄果实衰老劣变。
- 张群周文化黄绿红谭欢刘细霞
- 关键词:葡萄衰老能量代谢酚类物质代谢
-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从D-木糖合成柚皮苷
- 2025年
- [目的]探索柑橘活性成分柚皮苷的生物合成方法。[方法]通过酶筛选、多拷贝整合以及前体供给策略构建合成柚皮素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柚皮苷合成途径、优化UDP-葡萄糖供应并最终实现从D-木糖合成柚皮苷。[结果]通过筛选柚皮素途径关键酶确认最优黄酮合成酶为PhCHS。进一步将柚皮素合成途径整合至多拷贝位点,构建的菌株Z39M2能够合成36.53 mg/L柚皮素;过表达CAT2、xPK-PTA途径和ACC1m优化丙二酰辅酶A供应构建菌株Z44,其柚皮素产量提高至72.96 mg/L;通过引入柚皮苷合成途径成功合成了35.60 mg/L柚皮苷,进一步过表达PGM1和UGP1将柚皮苷产量提升至76.67 mg/L。[结论]通过代谢工程策略构建了一株能够从D-木糖合成柚皮苷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
- 赵逸飞李高阳李高阳刘娟黄绿红
- 关键词:D-木糖柚皮苷柚皮素酿酒酵母代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