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川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退变
  • 5篇椎间盘
  • 4篇髓核
  • 4篇椎间盘退变
  • 3篇腰椎
  • 3篇疗效
  • 3篇节段
  • 3篇干细胞
  • 2篇神经根
  • 2篇水凝胶
  • 2篇髓核细胞
  • 2篇退变椎间盘
  • 2篇退行性
  • 2篇器械
  • 2篇微创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疗效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影响
  • 1篇单侧

机构

  • 11篇高州市人民医...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李小川
  • 7篇阮狄克
  • 4篇王德利
  • 4篇黄春明
  • 3篇罗绍坚
  • 3篇何勍
  • 2篇季伟
  • 2篇钟诚凡
  • 2篇伍耀宏
  • 1篇陈春
  • 1篇李威
  • 1篇梁荣伟
  • 1篇黄冀
  • 1篇张超
  • 1篇罗爱华
  • 1篇何雨生
  • 1篇白雪东
  • 1篇曾参军
  • 1篇李海峰
  • 1篇董智晖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间孔镜工作通道相关解剖参数的三维影像学测量
2024年
目的通过数字医学软件对腰椎椎间孔及毗邻神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三维模型的椎间孔镜工作通道相关参数,从而指导椎间孔镜工作通道的置入,避免神经根损伤。方法将腰椎的MRI“Dicom”数据导入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7.0获得腰椎三维模型,测量患者脊柱L3~S1三个节段左右两侧椎间孔镜工作通道相关解剖参数。比较同侧不同椎间隙相关解剖参数的差异及同一椎间隙两侧相关解剖参数的差异。结果L3~S1同一侧不同椎间孔的纵轴和横轴尺寸均呈逐步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节段两侧椎间孔纵轴、横轴尺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3~S1同一侧不同节段神经根到上关节突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3~S1神经根到上关节突的距离自上而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同一节段两侧神经根到上关节突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3~S1神经根到上关节突的距离自上而下呈逐渐增大,L3~L4及L4~L5节段椎间隙下终板水平神经根到上关节突距离小于工作套管直径(7.5 mm),需要磨除部分上关节突方可安全置入椎间孔镜工作套管,否则会导致神经根损伤。
秦豪钟诚凡刘伟罗绍坚李小川黄春明
关键词: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三维重建神经根
神经根封闭术指导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既往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广泛减压有扩大手术范围、增加手术创伤的可能.因此,在神经根封闭指导下的选择性减压即可解除受压部位又能减少手术创伤等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行手术...
李小川伍耀宏白雪东阮狄克
一种椎弓根螺钉组件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椎弓根螺钉组件,包括:螺钉,螺钉包括螺钉主体和螺帽,螺帽连接在螺钉主体的上端部,螺帽卡接在套箍内,套箍上端部呈开放状态,套箍的底部开设有凹槽,螺钉主体穿过凹槽位于套箍正下方,...
李小川王伟姜成陈永龙陈炯灰张镇武李俊杨志超
一种环锯指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锯指示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环锯指示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部开设有安装孔;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轴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
李小川王伟姜成陈永龙陈炯灰张镇武李俊杨志超
MicroRNAs在退变椎间盘中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椎间盘退变是一种与生活和工作方式、年龄密切相关的退行性改变,随着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引起椎间盘退变的因素有年龄、生活工作条件、生物力学、遗传因素等[2-4]。病理变化表现为细胞过度凋亡引起功能细胞数量减少[5]、细胞外基质降解[6]、
李小川阮狄克
关键词:MICRORNAS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椎间盘退变细胞数量退行性改变
修饰有BMP-7功能片段的功能化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水凝胶RADKPS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制备并评价载有BMP-7功能片段的新型功能化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材料RADKPS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退变髓核再生领域中的体内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自组装多肽RADA16-Ⅰ为原料,通过化学键链接BMP-7功能片段构建功能化自组装多肽RADA-KPSS,再与RADA16-Ⅰ等比例混合制备新型功能化自组装多肽RADKPS。通过大体观察、原子力显微镜评估RADKPS支架材料的结构特点。分离培养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BMSCs,取第3代BMSCs与RADKPS复合培养7 d,通过扫描电镜、细胞荧光素二乙酸盐/碘化丙啶活性染色、MTT法检测RADKPS的细胞相容性;于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离体椎间盘内注射1%RADKPS后培养并观察其髓核内细胞活性。采用溶血实验检测RADKPS的血液相容性。将RADKPS植入6-8周龄昆明小鼠皮下28 d,行大体观察及HE染色观察RADKPS组织相容性。结果 RADKPS在L-DMEM中成胶后呈均匀透明水凝胶状;原子力学显微镜示纳米纤维相互连接呈三维网状结构,纤维直径(25.68±4.62)nm,纤维长度(512.42±32.22)nm。RADKPS支架复合BM SCs 7 d后,扫描电镜示细胞在支架上黏附良好,细胞活性维持在90%以上;MTT检测示0.1%、0.05%、0.025%RADKPS溶液均不同程度促进新西兰大白兔BMSCs增殖。溶血实验结果示,不同浓度RADKPS溶液相对溶血率均〈5%,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小鼠皮下注射实验结果示,28 d后注射局部皮肤无水疱、红斑及焦痂形成;HE染色示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大量纤维组织取代水凝胶支架,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新型功能化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材料RADK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适合于髓核的组织工程修复与再生研究。
刘龙刚伍耀宏陶晖贾治伟李小川王德利何勍阮狄克
关键词:功能化生物相容性
品管圈在提高常规HE切片优良率中的应用
2023年
病理学就是对疾病的研究,常规病理就是通过观察疾病组织的微观形态特点作出病理诊断。常规HE制片技术是病理诊断的基础^([1]),只有通过一张优良的组织切片,才能看到疾病本尊,有助于让诊断医师作出精准的病理诊断。本研究将品管圈手法应用于提高常规HE切片优良率当中,优化了制片流程,提高了常规HE切片制片质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21-02-01—2021-02-28切片中随机抽取的116张常规HE切片作为对照组(改善前),其中淋巴结切片52张,胃、肠镜小标本切片43张,其他组织21张。
陈稳罗爱华李小川
关键词:品管圈优良率PDCA病理技术
髓核来源干细胞及其在髓核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椎间盘退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全球性难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病人数将快速增长。目前,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仅是缓解症状,而不是针对退变过程的根本治疗。因此,致力于退变椎间盘再生修复的细胞治疗方法是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思路。然而,退变椎间盘内高应力、高酸度、高渗透压及低营养的"恶劣"微环境使移植的外源性干细胞难于存活,成为该领域的一大瓶颈。近年来,组织的内源性修复被证明几乎存在于所有人体组织中,且在这一过程中内源性干细胞发挥关键作用。同样,椎间盘髓核中也被证实存在这样一类组织特异性干细胞--髓核来源干细胞(nucleus pulposus derived stem cells, NPSCs),这一重大发现给退变椎间盘的细胞治疗开启了新的应用前景。作为髓核组织内源性干细胞,NPSCs即具有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潜能又有较多自身独特的优势,如较好的椎间盘微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成软骨分化能力等。然而,多种多样的NPSCs分离提纯方式、表型鉴定标准的不统一以及不同组织来源NPSCs的生物学差异使这一领域迫切需要形成广为接受的共识。此外,其能否在椎间盘组织工程领域中发挥应有作用仍不明确。最后,在目前椎间盘退变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的情况下,对NPSCs损伤退变的深入研究可能是重新认识椎间盘退变机制的重要契机。
李小川王德利阮狄克
关键词:椎间盘髓核干细胞椎间盘退变退变椎间盘保守治疗
颈前路Hybrid术式治疗跳跃节段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手术(hybrid surgery,HS)治疗跳跃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HS治疗跳跃责任节段颈椎病6例,评估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scale,VAS)评分变化,并按Odom标准评定疗效。影像学对比C2~C7颈椎活动度、C2~C7颈椎曲度与非融合节段活动度。结果所有病人均无二次手术,末次随访未见内置物松动、假关节形成、非融合节段融合现象。颈椎JOA、VAS、N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Odom分级:优2例,良3例,尚可1例,优良率83.3%。C2~C7颈椎活动度与非融合节段活动度术前、术后无差异(P=0.06;P=0.07)。C2~C7颈椎曲度有所改善(P<0.05)。结论HS治疗跳跃责任节段颈椎病安全有效,并能保留一定程度颈椎活动度。
李小川黄春明罗绍坚范武董智晖蓝根卢明南林强祯陆军海韦健黎欲强黄冀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疗效
椎间盘纤维环生物学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纤维环损伤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IVDD)的发病密切相关,也是导致椎间盘术后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恢复纤维环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缓解甚至逆转IVDD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椎间盘纤维环修复策略仅完成物理修复而不能恢复纤维环的生物力学特性,并不是理想的修复方式。近年来,应用生物学方法来修复纤维环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综述了目前对椎间盘纤维环损伤的认识,并介绍了包括细胞移植、纤维环组织工程以及基因治疗在内的各种生物疗法在椎间盘纤维环再生策略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选择提供帮助。
杨俊辉姜成(综述)黄春明李小川(审校)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生物疗法基因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