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3
- 2014年
- 桡骨小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8%,约有1/3患者合并关节其他部位损伤,1954年Mason根据平片将其划分为三型:Ⅰ型为小片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有移位;Ⅲ型为粉碎骨折,后来增补Ⅳ型骨折为合并肘关节脱位。而已有的治疗方案常为:Ⅰ型:石膏外固定;Ⅱ型~Ⅲ型: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Ⅲ型~Ⅳ型:采用Herbert螺钉加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针对粉碎比较严重的Ⅲ型-Ⅳ型桡骨小头骨折,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 焦洪新陆文青李晓苏陈志红徐宏扣胡建华金凯杨金维郭继伟季俊庄文华
-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桡骨小头内固定粉碎性骨折HERBERTMASON肘关节脱位
- 温肾通络方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方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肾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PKP治疗的80例急性OVCF肾虚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PKP和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温肾通络方。治疗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血清钙(Calcium,C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ODI评分、VAS评分、血清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评分、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通络方联合PKP治疗急性OVCF肾虚血瘀型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腰背疼痛,提高胸腰椎功能,改善骨代谢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 盛旭飏冯齐德郭继伟陆文青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碱性磷酸酶
- OSTEOSET^(█)型液态人工骨植骨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15例,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所有病例都取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情况,OSTEOSET(R)型人工骨材料术后1个月开始吸收,术后3个月基本或完全吸收,术后半年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OSTEOSET(R)型人工骨材料在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植骨较佳方法,从而可使患者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 焦洪新陆文青陈志红李晓苏徐宏扣胡建华冯齐德金凯杨金维郭继伟季俊庄文华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植骨
- 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对比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究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6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引流方式不同,分为负压引流组(22例)和皮片引流组(24例)。比较两组总引流量、引流物放置时间、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负压引流组患者总引流量多于皮片引流组,引流物放置时间长于皮片引流组,干燥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短于皮片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皮片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引流方式引流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切口愈合速度更快,与皮片引流相比优势明显,可以临床推广。
- 郭继伟
- 关键词:跟骨骨折负压引流皮片引流切口愈合
- 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活瓣切除联合囊壁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腘窝囊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活瓣切除联合囊壁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腘窝囊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4例腘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每组32例。联合组采用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活瓣切除联合囊壁切除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炎症水平、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与传统组Rauschning-Lindgren分级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但2组患者Rauschning-Lindgre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 h联合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膝关节活动范围、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传统组,下肢力线角度小于传统组(P<0.05)。炎症水平方面,联合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QOL)各维度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活瓣切除联合囊壁切除术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可在腘窝囊肿的治疗中应用。
- 郭继伟徐宏扣胡建华冯齐德
- 关键词:关节镜下手术传统开放手术
- 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优良率、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Lysholm评分、IKDC分值以及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分值评定,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S稳定度、伸直障碍以及总分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行走辅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手术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关节功能显著调节,关节活动度有所提升,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郭继伟
-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