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部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高热的最佳疗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高热降温最佳治疗时间.方法 176例HIH高热病人随机分为四组,A组43例,为体温恢复后(≤37.5℃)即停止头部低温治疗者;B组44例,为体温恢复后头部低温继续治疗1~2 d者;C组51例,为3~4 d者;D组38例,为5~6 d者.结果四组比较,头部低温启始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3天体温恢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温再发率以A、B两组最高(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比较,以C、D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头部低温降温治疗时间为体温恢复后继续治疗3~4 d者最佳.
- 欧小云侯拴杨燕陈勤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疗程临床疗效
- 不同剂量的利伐沙班及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73例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的利伐沙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低剂量组26例和高剂量组2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低剂量组给予2.5 mg剂量的利伐沙班治疗,高剂量组给予5 mg剂量的利伐沙班治疗,且给予所有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对3组的不良反应、血小板聚集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进行监测。结果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两组对血小板聚集率及心肌梗死标记物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的利伐沙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杨燕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利伐沙班
- 对大面积脑梗死中枢性高热病人头部低温降温时间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LCI)中枢性高热降温最佳治疗时间。[方法]将136例LCI高热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30例,为体温恢复后(≤37.5℃)即停止头部低温治疗;B组34例,为体温恢复后继续头部低温治疗1d~2d;C组41例,为体温恢复后头部低温继续治疗3d~4d;D组31例,为体温恢复后头部低温继续治疗5d~6d。4组头部低温方法相同。[结果]4组比较,头部低温起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时间及3d体温恢复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热率以A组、B组较高(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以C组、D组效果较佳(P<0.05)。[结论]LCI高热病人体温恢复后,适当延长头部低温治疗时间,可起到降温与治疗双重作用。继续低温治疗3d~4d为最佳。
- 杨燕欧小云陈勤张锐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中枢性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