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茂楠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乐山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晚期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按摩
  • 2篇药物
  • 2篇药物所
  • 2篇药物所致
  • 2篇药物所致便秘
  • 2篇药熨
  • 2篇早期宫颈癌
  • 2篇小茴香
  • 2篇联合化疗
  • 2篇类药
  • 2篇化疗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肺癌
  • 2篇复发
  • 2篇阿片
  • 2篇阿片类

机构

  • 12篇乐山市中医医...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5篇杨茂楠
  • 3篇文庆莲
  • 3篇蒋晓芳
  • 2篇何竹
  • 2篇陈莉
  • 2篇陈曦
  • 2篇李露霞
  • 2篇宋彦
  • 2篇颜丽
  • 1篇吴敬波
  • 1篇梁俊英
  • 1篇吴亚丽
  • 1篇傅少志
  • 1篇陈莉
  • 1篇魏玉凤
  • 1篇曹洪英
  • 1篇王敬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外医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第九届泛珠江...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硫仑样反应11例抢救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抢救、治疗。方法通过对11例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总结疗效和经验。结果 11例患者全部治愈,效果良好,无后遗症。结论双硫仑样反应的正确认识、预防、积极治疗,效果明显。
杨茂楠
关键词:双硫仑样反应抢救分析
小茴香药熨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小茴香药熨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5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行预防便秘的常规健康指导+口服麻仁胶囊;观察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茴香药熨;观察2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茴香药熨联合穴位按摩。观察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便秘的发生率、排便症状评分。结果: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50.06±38.36h,36.12±26.83h,23.21±16.20h,干预7日后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5.4%,16.7%,4.1%,排便症状评分,在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感、排便频率、腹胀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2组在首次排便时间、便秘的发生率、排便症状评分均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茴香药熨联合穴位按摩药穴合用,作用相加,能有效缩短首次排便时间,降低便秘发生率,改善便秘症状,操作简单可行,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及未病先防的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何竹蒋晓芳陈莉杨茂楠欧阳婕宋彦李露霞颜丽陈曦李灵睿
关键词:阿片类药便秘
小茴香药熨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茴香药熨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5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行预防便秘的常规健康指导+口服麻仁胶囊;观察1...
何竹蒋晓芳陈莉杨茂楠欧阳婕宋彦李露霞颜丽陈曦李灵睿
关键词:阿片类药便秘
奈达铂分别联合紫杉醇脂质体以及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肿瘤负荷及毒副反应评价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价奈达铂分别联合紫杉醇脂质体以及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肿瘤负荷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按照双盲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接受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的紫杉醇脂质体组34例、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的紫杉醇组34例,均持续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食管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管新生指标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含量以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Y211、CEA、SCC、CA724、CA125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管新生指标HIF-α、VEGF、MMP-9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CD_4^+、CD_4^+/CD_8^+的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可以更为有效的减轻肿瘤负荷,同时毒副作用较轻、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梁俊英杨茂楠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肿瘤负荷毒副反应
早期宫颈癌复发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普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本文就早期宫颈癌复发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产次、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治疗方式、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等作一综述。
杨茂楠文庆莲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复发
羟考酮缓释片在老年中度癌痛滴定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羟考酮缓释片在老年性中度癌痛滴定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老年性中度癌痛患者40例,既往均未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初始剂量均为10 mg/12 h,根据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的不同逐渐增加剂量,服药72h,记录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72 h滴定后,患者口服剂量10~60 mg/12 h,患者中度缓解率12.5%,明显缓解率57.5%,完全缓解率17.5%,总缓解率87.5%。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口干、瘙痒、嗜睡、头晕、尿潴留。结论:羟考酮缓释片滴定老年性中度癌痛快速、有效、安全、简单、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
陈莉蒋晓芳杨茂楠
关键词:老年中度癌痛
解毒散结法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解毒散结法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单纯化疗组45例给予TAC化疗方案治疗,联合治疗组45例给予解毒散结法联合TAC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乳房肿块、疼痛、皮肤改变、全身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单纯化疗组(P均<0.05);单纯化疗组患者乳房肿块、疼痛、皮肤改变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4个周期后,2组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水平及单纯化疗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联合治疗组CD3^(+)、CD4^(+)、CD8^(+)、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血清CA15-3、CA125、CEA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均<0.05),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均<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均<0.05)。结论化疗基础上联合解毒散结法治疗晚期乳腺癌不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化疗对免疫功能的损伤,还具有抑癌减毒作用。
杨茂楠唐凌杨露瀚严科
关键词:化疗晚期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普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也有复发现象。大量的研究已表明早期宫颈癌复发是一个多因素、多过程、多种基因蛋白分子参与的复杂演变过程,本文就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杨茂楠文庆莲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复发分子生物学
TCD及颈动脉彩超对动脉硬化症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查对动脉硬化症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并考虑脑动脉硬化的的患者,同时行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 101例患者中83例诊断脑动脉硬化,49例颈动脉检查异常且TCD检查均诊断脑动脉硬化。两者一致率为59%。结论 TCD检查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简便,无创,可为临床诊断动脉硬化症提供的客观依据。
吴亚丽魏玉凤杨茂楠
关键词:动脉硬化症TCD颈动脉彩超
丹参素钠放射增敏的体内实验研究及其机制的初步探索
目的:通过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研究丹参素钠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放射增敏的机制.方法:首先,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侧大腿外侧皮下建立肿瘤模型,待肿瘤长至直径0.6-0.7cm时,...
曹洪英杨茂楠王敬吴敬波文庆莲傅少志杨麟玲
关键词:丹参素钠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