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冲凌 作品数:55 被引量:39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地方本科院校基于MOOC资源共享下的SPOC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探讨 被引量:5 2016年 MOOC的出现给传统教育模式很大的冲击,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找新的发展良机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新难题。SPOC混合教学模式将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借以翻转教学流程,变革教学结构,既能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又能有效弥补MOOC的短板与传统教学的不足,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文章深入探讨了适合地方本科院校SPOC教学模式中MOOC资源的整合与特色MOOC课程的建设的策略、分层教学的设计策略及交互活动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冲凌 李科林 李雪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一种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生物吸附剂,所述吸附剂包括黄孢原毛平革菌,所述黄孢原毛平革菌表面均匀包裹一层将其固定的载体Fe<Sub>3</Sub>O<Sub>4</Sub>纳米粒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含吐... 曾光明 许飘 曾茁桐 黄丹莲 冯冲凌 赖萃 赵美花 危臻 黄超 赵伟伟文献传递 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包括1~5质量份的基础营养液、20~25质量份的缓解性复合有机原料、70~75质量份的保水介质和3~5质量份的抗铅锌复合微... 冯冲凌 吴晓芙 蒋丽娟 李科林 陈永华 陈明利文献传递 重金属污染区生态重建植物群落模式技术与推广应用 吴晓芙 陈永华 周训芳 陈明利 冯冲凌 林杨 付新喜 陈星 欧阳林男 易心钰 项目技术成果的目标:国内外传统的生态修复目标是利用超富集植物吸收来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实践证明该方法将重金属含量到安全水平需要50至100年以上,这期间污染区还存在土地利用价值低,水土流失量大、重金属污染扩散对等问题。与...关键词: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接种白腐真菌堆肥处理含Pb垃圾 被引量:16 2006年 选取未污染土壤、家庭厨余、稻草、麸皮加入Pb(NO3)2溶液配成模拟含高浓度Pb垃圾,采用接种白腐菌堆制处理和不接菌堆制处理2种方法分别进行室内模拟堆制.通过监测理化因子(pH、挥发性固体、水溶性有机碳/有机氮、木质素、粗纤维)与生化因子(呼吸量、微生物生物量碳)以及生物毒性分析因子(种子发芽指数、重金属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系统地研究了重金属对垃圾堆肥过程的影响和白腐菌堆肥处理重金属污染垃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白腐菌处理Pb污染垃圾的堆肥过程能顺利进行,较好地减弱了Pb的迁移性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降低了堆肥潜在的重金属危害性.此堆肥工艺下,堆肥成品pH为7.9,水溶性C/N达4.01,挥发性固体含量降至36.1%,木质素余量22.4 g,粗纤维余量30.1 g;且堆肥中Pb主要以残留态存在,约为63.38%,水溶交换态Pb含量则降至0%,种子发芽指数高达121%. 黄丹莲 曾光明 黄国和 胡天觉 蒋晓云 冯冲凌 陈耀宁关键词:白腐菌 堆肥 重金属污染 黄孢原毛平革菌与重金属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2008年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作了简要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以重金属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毒性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重金属的抗性为主线,系统地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对目前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重金属吸附的机理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做了展望。黄孢原毛平革菌是研究白腐真菌的典型菌种,由于它能有效吸附和富积重金属,且在固态、液态中都具有生长优势,近年来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胡霜 曾光明 黄丹莲 冯冲凌 彭丹关键词:黄孢原毛平革菌 重金属 生物吸附 2022-2023年郴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空气质量变化及PM_(2.5)组分特征 2025年 2022-2023年郴州特护期间,轻度污染以上天气有27 d,首污为PM_(2.5)的18 d,O_(3)为9 d;中度污染天气有4 d,首污均为PM_(2.5)。PM_(2.5)的组成硝酸根离子占比最大,与硫酸根的比值大于1,机动车对水溶性离子的贡献相对燃煤更突出;SNA与PM_(2.5)组分的占比为60.21%,二次生成特征明显;OC组分占比排第二名,与EC比值为4.09,受燃煤和机动车的共同影响。自清洁转至污染时,ρ(K^(+))和ρ(Mg^(2+))显著增加,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所致。EF(排放因子)值均大于100的元素为砷、镉、铅,介于10~100的元素为锌、镍、铜和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有色金属的冶炼、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等。春节期间PM_(2.5)三次高值时段,二次转化加强(氮氧化率和硫氧化率升高)使得硝酸根、硫酸根浓度升高。 胡健松 徐庆利 李濠 马嘉苑 肖童觉 冯冲凌 李建钊 陈阳两次添加不同促腐发酵剂的垃圾堆肥法及其促腐发酵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堆料的不同堆制阶段两次添加不同促腐发酵剂的垃圾堆肥法及其促腐发酵剂,该两种促腐发酵剂都是将不同菌种的单一发酵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制成的复合酶液体系。在堆肥开始时添加促腐发酵剂A,以加速果胶、脂类、蛋白质等... 黄丹莲 曾光明 冯冲凌 陈洋 胡霜文献传递 铅污染对垃圾堆肥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8 2007年 以醌指纹法为主要监测手段,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Pb作用下堆肥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结果表明,Pb对微生物总量和群落多样性均存在抑制,但群落多样性水平在堆肥末期基本恢复.Pb能促进微生物群落均匀性的增长,加速缩小群落中各类微生物之间生物量的差距.醌指纹数据显示,Pb污染垃圾堆肥过程中的优势菌群与未污染参照体系中一致,未出现新的优势菌群.以MK-6和以Q-8为主要醌类的微生物对Pb耐受性较低,而以MK-7(H4)和以Q-7为主要醌类的微生物在Pb的作用下迅速增长,呈现出较强的耐Pb性.聚类分析表明,Pb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一次发酵初期表现最为明显,但随堆肥过程的推进而呈减缓趋势,这与堆肥过程对重金属毒性存在一定弱化作用有关. 曾炜 曾光明 黄丹莲 冯冲凌 胡霜关键词:聚类分析 抗铅锌功能菌生长菌株和干菌体吸附Pb^(2+)、Zn^(2+)性能优化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针对湖南资兴铅锌矿污染问题,筛选本土耐性菌株用作生物修复。【方法】供试菌株J3筛选自湖南资兴铅锌矿区的尾砂矿矿渣,利用正交实验分析其生长菌株及干菌体最佳吸附条件以优化其吸附效果,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动力学拟合以探讨其吸附机理,最后结合形态观察和18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在最佳条件下,J3生长菌株对Pb2+和Zn2+的去除率分别为92.2%和87.7%;干菌体对Pb2+和Zn2+去除率分别为72.6%和23.8%,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生长菌株吸附过程中吸附速率受重金属浓度影响,对Zn2+吸附主要为颗粒内扩散作用;干菌体对Pb2+吸附推测为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作用,而对Zn2+的吸附则由膜扩散控制。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J3初步鉴定为虫生轮枝菌。【结论】生长菌株吸附效果好于干菌体,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可为生物吸附反应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李进 冯冲凌 李科林 廖佳关键词:P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