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 作品数:16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泌尿系结石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 CT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方法,但是低剂量CT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图像质量,影响诊断效能。本研究比较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在低剂量条件下对泌尿系结石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低剂量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将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28例。常规组行常规剂量扫描,噪声指数为13;低剂量组行低剂量扫描,噪声指数为25。运用滤过反投影技术(FBP)及不同权重ASIR(20%、40%、60%、80%)对图像进行重建,分析病灶数目、部位和大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诊断可信度评分、图像噪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与97.0%、100.0%与100.0%。常规组FBP图像质量评分、诊断可信度评分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20%ASIR、40%ASIR图像质量评分、诊断可信度评分低于常规组FBP图像(P<0.05),低剂量组60%ASIR、80%ASIR图像质量评分、诊断可信度评分与常规组FBP图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FBP图像脂肪、肝右叶及腰大肌噪声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FBP图像脂肪、肝右叶及腰大肌噪声与低剂量组80%AS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24 kg/m2患者CTDIvol、DLP、ED明显低于本组体重指数≥24 kg/m2患者(P<0.05)。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行低剂量CT扫描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使用ASIR技术可明显改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束宏敏 李小虎 宋建 杜俊华 刘斌 余长亮 钱银锋 李晓舒 张辉 余永强关键词:尿路结石 应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提高低辐射剂量肝脏能谱CT图像质量和病灶诊断信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使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提高肝脏低辐射剂量能谱CT图像质量、病灶诊断信心及碘浓度(IC)测量精度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收集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脏增强CT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常规辐射剂量组和低辐射剂量组,各30例。常规辐射剂量组于门静脉期采用常规辐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Vp;低辐射剂量组接受低辐射剂量扫描,即管电压80 kVp和140 kVp快速切换能谱扫描模式。计算2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常规辐射剂量组采用40%强度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图像(AR40120 kVp)。低辐射剂量组采用高强度DLIR(DLIR-H)重建40、5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MI)(DH-VMI 40 keV、DH-VMI 50 keV)。对上述3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测量图像噪声,计算肝脏和门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号噪声比(SNR);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图像噪声、对比度、病变显示和诊断信心。在低辐射剂量组中,采用DLIR-H、ASIR-V40%重建碘图,测量肝脏和门静脉IC值、标准差(SD),并计算变异系数(CV)。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图像间主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DLIR-H、ASIR-V40%重建碘图间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低辐射剂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2.2±0.5)mSv]较常规辐射剂量组[(5.4±1.4)mSv]降低56.8%。客观评价中,DH-VMI 40 keV的图像噪声、肝脏和门静脉CNR和SNR均高于AR40120 kVp(P<0.001);DH-VMI 50 keV的图像噪声低于AR40120 kVp(P=0.020),肝脏和门静脉CNR和SNR高于AR40120 kVp(P<0.001)。主观评价中,DH-VMI 40 keV与AR40120 kVp间图像噪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VMI 50 keV的图像噪声评分低于AR40120 kVp(P<0.05);DH-VMI 40 keV和DH-VMI 50 keV的对比度、病变显示和诊断信心评分均高于AR40120 kVp(P<0.05)。在低辐射剂量组� 李云成 李裕国 杨君琳 宋建 唐星 邓炜 王震 杨金秀 刘斌 余永强 李小虎关键词:图像重建 双能量能谱CT探测痛风患者足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特点的研究 李小虎 纵然 蔡静 罗莉 张玉娇 宋建 刘斌 钱银锋 王啸 余永强宽体探测器CT追踪冻结技术对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宽体探测器CT追踪冻结技术(SSF)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62例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检者心率分为高心率组(心率≥75次/分,32例)及低心率组(心率<75次/分,30例)。所有受检者完成扫描后,机器自动选择最佳时相并结合SSF技术进行重建,得到标准重建和SSF重建2组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应用双盲法进行分析,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改良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将冠状动脉分为15节段,以LiKert4分制评分标准对各血管节段进行评分,仅对血管节段评分达2分及以上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血管节段在SSF前后图像质量的变化。结果62例冠状动脉第1~4、6~14段血管在使用SSF后图像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15段血管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心率组应用SSF改善图像比例(20/30)高于低心率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F技术可改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尤其对于高心率受检者,图像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赵小英 李露露 吴兴旺 周勇 王万勤 宋建 刘斌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41例患者同时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扫描,其中常规组噪声指数(NI)设定为13,低剂量组NI设定为25,运用滤过反投影技术(FBP)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对图像进行1.25 mm层厚重建,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结石(大小、位置、数目)、图像质量(1-5分)、图像噪声(1-3分)及诊断可信度(1-3分)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平均ED为1.76 m Sv,常规组的平均ED为5.98 m Sv(P〈0.05)。低剂量组使用80%ASIR法处理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FBP法处理的图像质量(P〈0.05),而与常规组FBP法处理的图像质量大致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及ASIR,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束宏敏 李小虎 宋建 杜俊华 刘斌 余长亮 钱银锋 李晓舒 张辉 余永强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低剂量 CT 能谱CT成像评价末端回肠炎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末端回肠炎宝石能谱CT成像(GSI)表现,并与常规CT小肠造影(CTE)比较,分析其对末端回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末端回肠疾病患者,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显示72例末端回肠炎,6例回盲部息肉或肿瘤样病变,30例回肠克罗恩病及7例回肠肠结核,5例未见明显异常。其中70例接受常规CTE,50例接受GSI,比较其影像学表现。分析2种方法检出末端回肠炎的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相比常规CTE,GSI低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病灶较清晰,相应能谱曲线及碘基图能清晰区分病变肠壁、正常肠壁、肠腔液体及邻近脂肪组织;动、静脉期末端回肠炎病变肠壁碘浓度分别为(10.90±0.55)及(14.33±0.75)μg/cm^3。常规CTE及GSI检测末端回肠炎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差及较高(Kappa=0.35、0.72,P=0.16、<0.01);GSI检出末端回肠炎的敏感度、特异度(86.21%、85.71%)均高于常规CTE(65.12%、51.85%,χ^2=3.97、6.10,P均<0.05)。GSI检出末端回肠炎的AUC(0.86)高于常规CTE(0.57,Z=2.42,P=0.02)。结论GSI能清晰显示末端回肠炎病灶,对末端回肠炎有较高诊断效能。 裴申军 吴兴旺 王侠 田晓燕 王斌 梅俏 宋建关键词:回肠炎 能谱成像 深度学习重建提高腹部能谱CT图像质量和病灶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与常规多模型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 l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Veo,ASIR-V)相比,评估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DLIR)提高能谱CT单能量图像的图像质量和病灶诊断检出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纳入65例完成腹部能谱CT扫描的患者,对病人的门脉期扫描数据分别增加在薄层(1.25mm)层厚下的ASIR-V40%、DLIR-M(中度)、DLIR-H(高度)三种重建方式进行重建。获取70keV条件下常规5m m的A SIR-V40%及薄层(1.25mm)的ASIR-V40%、DLIR-M、DLIR-H共4组的门脉期图像。对4组图像的肝脏、脾脏、竖脊肌及背部脂肪进行CT值、SD值的测量,并计算相应的SNR及CNR。此外,计算薄层(1.25m m)的3组数据中肝脏病灶在门脉期图像的检出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病灶的诊断信心由2名有着丰富阅片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评分。结果对于能谱扫描下70keV的薄层(1.25mm)图像,DLIR-M组和DLIR-H组较ASIR-V4 0%组的肝脏、脾脏、竖脊肌及背部脂肪的SD值更低,SNR、CNR更高(P均<0.001),且三组数据的病灶检出率一致,而DLIR-M组和DLIR-H组的诊断信心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ASIR-V40%组,其中DLIR-H组分数最佳。此外,70keV的薄层(1.25mm)DLIR-H组图像的SD值、CNR较70keV的常规5mmASIR-V40%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1,0.358,0.208,0.052)。结论和常规的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相比,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获得的能谱单能量图像能在保证理想的诊断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腹部CT的图像噪声,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病灶诊断信心。同时,与70keV+ASIR-V40%相比,70keV+DLIR-H能够在相似图像噪声的情况下实现更薄层厚图像重建。 褚冰倩 沈艺 宋建 刘斌关键词:能谱成像 门脉期 图像质量 病灶诊断 MRI多序列联合MRCP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的应用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疑似胆道系统结石患者,均行MRI多序列、MRCP检查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多序列、MRCP单独及联合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证实,98例疑似胆道系统结石中80例确诊为胆道系统结石,非胆道系统结石18例。MRI多序列、MRCP单独及联合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的结果和手术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18、0.624、0.777,联合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最好。MRI多序列、MRCP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二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多序列联合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童辉 袁磊 曹振 宋建关键词:胆结石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利用MDCT上气道成像研究成人OSAHS疾病成因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多排CT(MDCT)上气道成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以及确定上气道阻塞部位中的价值。方法使用MDCT对临床确诊的85例不同程度OSAHS成人患者(男性73例,女性12例)在平静呼吸相、用力吸气相及60例正常成人(男性50例,女性10例)在平静呼吸相的上气道进行扫描,获得鼻腔、鼻咽、腭咽及舌咽容积;并对OSAHS患者及正常者咽旁脂肪体积进行测量;另记录所有OSAHS患者与疾病相关的三组临床数据,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质量指数(BM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aSO_(2));最后对各组测量所得数据及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静呼吸相实验组鼻咽部及腭咽部容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实验组腭咽部容积用力吸气相显著小于平静呼吸相;实验组咽旁脂肪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AHI分别与BMI、咽旁脂肪体积具有一定正相关性;LaSO_(2)分别与AHI、BMI具有一定负相关性。结论OSAHS患者与正常者在解剖层面的显著差异性使得MDCT上气道成像在OSAHS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杜雅青 马云霞 王侠 高照 宋建 吴静 吴开乐 吴兴旺关键词:多排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咽旁间隙 不同ASIR等级和重建层厚对泌尿系结石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9年 选择临床怀疑有尿路结石的患者66例,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CT扫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各33例。常规剂量组使用滤过反投影技术(FBP)行1.25 mm薄层重建,低剂量组使用FBP及不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等级(20%、40%、60%、80%)行1.25 mm薄层重建。对低剂量组1.25 mm薄层重建中图像质量最佳的ASIR等级行0.625 mm及2.5 mm薄层重建。结果显示:低剂量组80%ASIR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组FBP图像质量相仿;三种层厚(0.625、1.25及2.5 mm)80% ASIR重建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图像检出结石分别为167、171、169枚。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明显降低。泌尿系结石低剂量CT图像质量受ASIR等级及重建层厚的影响,80% ASIR图像质量最佳,此水平1.25 mm层厚为最优重建方案。 束宏敏 李小虎 胡翀 刘斌 宋建 杜俊华 余永强关键词:低剂量 泌尿系结石 图像质量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