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亚斌

作品数:5 被引量:9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冬小麦
  • 1篇氮素
  • 1篇电池
  • 1篇冬小麦生育期
  • 1篇钝化层
  • 1篇遥感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液晶
  • 1篇植株
  • 1篇植株氮
  • 1篇生物量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条件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机构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马亚斌
  • 3篇杨贵军
  • 2篇宋晓宇
  • 2篇竞霞
  • 2篇全斌
  • 2篇刘晓
  • 1篇于海洋
  • 1篇王仁红
  • 1篇徐波
  • 1篇高林
  • 1篇赵晓庆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高光谱影像小麦理化参数的定量反演方法研究
本文以2001年的冬小麦试验为基础,以研究区高光谱影像及农学参数的地面实测值为数据源,引入地理加权回归算法,对小麦理化参数的定量反演方法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影像数据与实测农学数据结合,提取对应采样点的光谱...
马亚斌
关键词:高光谱影像小麦
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异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及铵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量追肥对其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田间作物的栽培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2013—2014年小麦试验为例,采用常规统计分析与地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分别探索土壤溶液中硝态氮与铵态氮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及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获取硝态氮与铵态氮空间分布图,最终比较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内硝态氮与铵态氮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通过常规统计分析发现冬小麦起身期至收获期内,土壤溶液中铵态氮含量受追肥影响不明显,整体呈降低趋势,而硝态氮含量受追肥影响,呈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在起身、拔节、开花与灌浆期,不同追肥处理间铵态氮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在收获期,D、S处理与其他不同处理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硝态氮的变化在起身与开花期,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拔节期,BH处理与其他各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在灌浆期,CK处理与T处理、D处理、S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在收获期,D处理与其他各处理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通过地统计分析发现起身、拔节、收获期的铵态氮空间分布均一度较高,连续性强,空间自相关性好,而开花、灌浆期其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受随机因素影响严重;拔节、灌浆、收获期的硝态氮空间分布连续性强,均一度高,空间自相关性好,而起身、开花期其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分析对比硝态氮与铵态氮的空间插值图发现硝态氮在起身与拔节期,试验区北部含量低于南部,到开花与灌浆期整个试验区硝态氮含量普遍较高,到收获期变为北部含量高于南部;铵态氮在起身期,试验区北部含量低于南部且由北往南含量逐渐升高呈条带状分布,到开花与灌浆期其空间分布差异
马亚斌宋晓宇杨贵军王仁红全斌竞霞刘晓
关键词:土壤溶液硝态氮铵态氮
变量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植株氮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异被引量:1
2015年
为给作物的田间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2013-2014年的冬小麦试验为基础,设置常规推荐施氮(NM,施氮量150kg·hm-2)、不施氮(CK)、饱和施氮(BH,施氮量为NM处理的150%)、基于SPAD的变量施氮(S)、基于Dualex的变量施氮(D)、基于Multiplex的变量施氮(M)、基于光谱参数OSAVI的变量施氮(A)等8个处理,采用常规统计与地统计分析法探索植株氮素累积量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变量施肥对植株氮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内植株氮素累积量与生物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起身期二者变异系数分别为31.32%和28.64%,收获期分别为16.38%和15.20%;在开花与灌浆期,8个处理间植株氮素累积量差异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拔节期与挑旗期,不同处理间生物量差异也均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其他时期,CK、BH、NM、A、D处理间二指标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地统计分析表明,试验区小麦在开花期植株氮素累积量普遍较低,其块基比为40.53%,变程为80m,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灌浆期与收获期空间植株氮素累积量分布较连续,块基比分别为45.84%和43.60%,变程分别为62.9和67.0m,西部累积量高于东部;起身期、拔节期、挑旗期植株氮素累积量空间分布差异大,块基比分别为55.14%、57.59%和72.74%,变程分别为28.9、41.3和31.9m,南部含量高于北部;生物量在起身期、开花期、收获期空间分布图连续性强,挑旗期块基比为69.22%,变程最小,为10.4m,空间分布差异大,拔节期与灌浆期块基比分别为64.59%和72.04%,变程分别为34.5和27.3m,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试验区在起身期南部生物量大于北部,开花期、灌浆期与收获期西部生物量高于东部。
马亚斌宋晓宇全斌杨贵军竞霞刘晓
关键词:小麦植株氮生物量变量施肥
基于自组装盘状液晶构建复合界面钝化层的热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组装盘状液晶构建复合界面钝化层的热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电池包括衬底以及依次的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复合界面钝化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其中复合界面钝化层...
陈然马亚斌游家学刘生忠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被引量:85
2016年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评价作物长势和预测产量的重要依据。光谱特征信息作为高光谱遥感的突出优势在追踪LAI动态变化方面极其重要;然而,围绕光谱特征信息所开展的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反演作物LAI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该文利用ASD Field Spec FR Pro 2500光谱辐射仪(ASD Field Spec FR Pro 2500 spectroradiometer,ASD)和Cubert UHD185 Firefly成像光谱仪(Cuber UHD185 Firefly imaging spectrometer,UHD185)在冬小麦试验田进行空地联合试验,基于获取的孕穗期、开花期以及灌浆期地面数据和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数据,估测冬小麦LAI。该文选择同步获取的冬小麦冠层ASD光谱反射率数据作为评价无人机UHD185高光谱数据质量的标准,依次从光谱曲线变化趋势、光谱相关性以及目标地物光谱差异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458~830 nm(第3~96波段)的UHD185光谱数据可靠,可使用其探测冬小麦LAI,这为今后无人机UHD185高光谱数据的使用提供了参考。该文研究对比分析了UHD185数据计算的红边参数和光谱指数与冬小麦LA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种参数中比值型光谱指数RSI(494,610)与LAI高度正相关,是估测LAI的最佳参数;基于比值型光谱指数的对数形式lg(RSI)构建的线性模型展现出lg(RSI)与lg(LAI)较优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737,参与建模的样本个数n=103),且lg(LAI)预测值和lg(LAI)实测值高度拟合性(R2=0.783,均方根误差RMSE=0.127,n=41,P〈0.001);该研究为利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相关研究积累了经验,也为发展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精准农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高林杨贵军于海洋徐波赵晓庆董锦绘马亚斌
关键词:遥感无人机叶面积指数红边参数光谱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