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冬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儿童
  • 3篇儿科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气球
  • 2篇综合征
  • 2篇哮喘
  • 2篇疗效
  • 2篇流量控制阀
  • 2篇空气加热器
  • 2篇控制阀
  • 2篇呼吸管
  • 2篇患儿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肺炎支原体肺...
  • 1篇蛋白
  • 1篇道炎症
  • 1篇低血钾
  • 1篇点突变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机构

  • 14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4篇宋冬梅
  • 11篇王继春
  • 7篇任少敏
  • 3篇张春霞
  • 2篇吕晓春
  • 2篇张春玲
  • 2篇刘国强
  • 2篇杨国芳
  • 1篇杨光路
  • 1篇张爱平
  • 1篇张晓蒙
  • 1篇马超
  • 1篇刘春枝

传媒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IL-10含量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外周血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以进一步研究IL-10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作为哮喘急性发作期;随机抽取53例患儿经治疗后哮喘症状缓解,作为哮喘缓解期,其中3例失访,有效随访50例;其中10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抽取46例测定其IgE的含量。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0水平。结果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IL-10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IL-10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期与缓解期比较,IL-10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期外周血IL-10含量与IgE呈显著相关(r=-0.673,P〈0.05〉。结论 IL-10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IL-10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原因之一,预示IL-10将可能作为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王建超朱华宋冬梅张爱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IL-10IGE
儿童SAPHO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SAPHO综合征临床特征和诊疗经过,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病房收治的1例SAPHO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患儿,女,4岁,主要表现为双手足脓疱伴右侧腰骶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较正常值升高,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影像学检查结果示:骶髂关节MRI:右侧骶髂关节水平髂骨骨髓水肿,右侧坐骨小片状骨髓水肿;骶髂关节CT:右侧骶髂关节髂骨面局限性骨质破坏。掌跖脓疱局部皮肤活检病理:掌跖脓疱病。给予醋酸泼尼松、甲氨蝶呤及阿达木单抗治疗,患儿病情缓解,无新发手足脓疱,无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SAPHO综合征临床表现和成人有所不同,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贺宝平王继春任少敏多红英铁宝宋冬梅
关键词: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
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儿科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被引量:2
2014年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必备的条件,建立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共同归宿的基本条件,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最有效的预防机制。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部门,产生原因除了儿科特殊性外,主要还是医患沟通不畅通,沟通方式单一引起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沟通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沟通成效,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健康发展的保证。
王继春多红英宋冬梅
关键词:儿科医患沟通信息化
曲普瑞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P1NP、β-CTX、N-MID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匹多曲普瑞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P1NP、β-CTX、N-MID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3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利甲地孕酮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曲普瑞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血清P1NP、β-CTX、N-MID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10,P=0.04);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P1NP、β-CTX、N-MID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P1NP、N-MI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β-CTX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P1NP、N-MI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激素样改变、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7.51,P=0.01)。结论: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降低患儿性激素水平,改善骨骼发育,提高远期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张春霞王继春陈柏谕宋冬梅多红英
关键词:醋酸曲普瑞林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年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2月~2019年2月,选取的观察对象为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高热患儿,100例高热患儿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被平均分到两个组中,两个组分别为接受布洛芬混悬液的观察组(50例高热患儿),与接受乙酰氨基酚治疗的对照组(50例高热患儿),经过一系列治疗后由相关人员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体温进行相关的比较。结果:两个组的患儿治疗前体温不存在太大的差异(P>0.05),在统计学方面是没有意义的;两个组的患儿经过治疗后体温均有所下降,接受布洛芬混悬液的患儿一组体温下降的幅度与接受对乙酰氨基酚的患儿一组相比较而言,下降的更大(P<0.05),在统计学方面是有意义的。接受布洛芬混悬液的患儿一组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很明显的高于接受对乙酰氨基酚的患儿一组(P<0.05),在统计学方面是有意义的。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高热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儿体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进一步应用的价值。
王建超宋冬梅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高热疗效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诱发儿童1型糖尿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儿童糖尿病最主要类型,其病因机制复杂,遗传易感和环境因素促发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T1DM的环境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新发儿童T1DM、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明显增加,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是儿童T1DM的诱发因素。该文综合国内外文献,从儿童糖尿病概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T1DM流行病学研究、诱发T1DM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儿童T1DM预防管理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杨勇宋冬梅
关键词:儿童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分子机制
一种儿科呼吸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科呼吸管,空气进入管、氧气进入管、水蒸汽进入管均通过混气球与出气管相连,出气管一端螺纹安装有大小尺寸可替换的出气球,空气进入管、氧气进入管、水蒸汽进入管上均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空气进入管一端连接有空气供...
王继春任少敏刘国强张春玲吕晓春宋冬梅多红英谢早霞杨国芳
文献传递
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王继春宋冬梅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桉柠蒎软胶囊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
多红英任少敏王继春宋冬梅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
13例儿童布鲁菌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13例儿童布鲁菌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3例儿童布鲁菌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对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3例患儿平均年龄7.5岁;男11例,女2例。其中3例有羊接触史及家庭成员患布鲁菌病病史,其余均为有牛羊鲜奶或生肉接触史。发病时间全年中以3~8月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92.3%(12/13)。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占92.3%(12/13),其次是出汗、疲劳、皮疹、关节炎等。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率100%(13/13),血培养阳性9例(69.2%)。13例患儿均给予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均随访1年或至今(每3个月1次),痊愈12例(92.3%),后遗症1例(7.7%)。结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可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发热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贺宝平王继春任少敏多红英宋冬梅
关键词:儿童布鲁菌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