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昊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5篇结直肠
  • 5篇肠癌
  • 4篇直肠癌
  • 4篇结直肠癌
  • 3篇糖酵解
  • 3篇细胞
  • 3篇酵解
  • 2篇蛋白
  • 2篇多孔
  • 2篇多孔膜
  • 2篇造口
  • 2篇增殖
  • 2篇直肠肿瘤
  • 2篇手术
  • 2篇疏水
  • 2篇皮肤
  • 2篇肿瘤
  • 2篇转录
  • 2篇转录因子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12篇李鹏昊
  • 8篇郝敬鹏
  • 3篇何彬
  • 3篇张志宏
  • 2篇张昌文
  • 2篇史刚刚
  • 2篇徐勇
  • 1篇东帅
  • 1篇张洪团
  • 1篇张涛
  • 1篇杨宇明
  • 1篇王荔
  • 1篇杜娥
  • 1篇杨同

传媒

  • 6篇国际生物医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泽兰林素通过调控Nrf2通路缓解高糖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2025年
目的探讨泽兰林素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铁死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将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采用含5.6、30.0 mmol/L葡萄糖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另设泽兰林素对照组和泽兰林素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和高糖组的基础上加入1μmol/L泽兰林素。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实验和流式细胞实验分别评估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通过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法检测相对活性氧含量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相对表达量探讨泽兰林素对铁死亡的调控作用;通过JC-1染色检测泽兰林素对线粒体损伤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评估EMT标记物波形蛋白、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泽兰林素处理增加了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活力,泽兰林素组的细胞增殖率[(92.00±6.00)%]高于高糖组[(70.00±4.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4,P<0.01)。泽兰林素处理抑制了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凋亡,泽兰林素组的细胞凋亡率[(5.00±1.50)%]低于高糖组[(43.00±4.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10,P<0.01)。泽兰林素阻断了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铁死亡,泽兰林素组的相对活性氧含量(1.50±0.23)低于高糖组(3.20±0.2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4,P<0.01);泽兰林素组的GPX4蛋白相对表达量(0.89±0.20)高于高糖组(0.21±0.0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1,P<0.01)。泽兰林素减轻了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线粒体损伤,泽兰林素组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0.65±0.12)高于高糖组(0.32±0.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8,P<0.01)。泽兰林素抑制了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EMT过程,泽兰林素组的波形蛋白相对表达量(1.32±0.20)低于高糖组(2.12±0.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1,P<
谢春晓李鹏昊王荔
关键词:高糖上皮-间充质转化
肾血管球瘤一例报告被引量:6
2015年
患者,男,37岁。2013年10月28日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无肉眼及镜下血尿,无外伤及手术史。
李鹏昊张志宏张涛张昌文杨宇明徐勇
关键词:肾占位性病变血管球瘤镜下血尿手术史
桔梗皂苷D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糖酵解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桔梗皂苷D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类HT-2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桔梗皂苷D 25、50、100μmol/L组,桔梗皂苷D 25、50、100μmol/L组分别用25、50、100μmol/L桔梗皂苷D处理48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考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迹实验考察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和免疫印迹实验考察细胞迁移情况,并检测葡萄糖消耗、乳酸产生以及HT-29细胞中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和磷酸化PKM2(p-PKM2)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递增,对照组和桔梗皂苷D 25、50、100μmol/L组HT-29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桔梗皂苷D 25、50、100μmol/L组HT-29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桔梗皂苷D 25、50、100μmol/L组HT-29细胞的集落数由50分别降为36、34、16(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桔梗皂苷D 100μmol/L组HT-29细胞的凋亡率由39%提高至62%,Bax相对表达由0.1提高至0.9,cleaved Caspase-3由0.15提高至1.25(均P<0.001),Bcl-2由0.75降低至0.12(P<0.001)。与对照组相比,桔梗皂苷D 100μmol/L组HT-29细胞单位视野数量由48个降低为16个,蜗牛同源转录因子(Snail)相对表达由1.3降低至0.5,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相对表达由0.1提高至1.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相对表达由1.1降低为0.2,乳酸脱氢酶A(LDHA)的相对表达由1.2降低为0.2,己糖激酶2(HK2)的相对表达由1.00降低为0.15(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桔梗皂苷D 100μmol/L组HT-29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由对照组的4.8 mmol/L降低为1.9 mmol/L,乳酸产生量由9.2 mmol/L降低为3.8 mmol/L(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桔梗皂苷D 100μmol/L组PKM2的相对表达由1.0降低为0.1,p-PKM2相对水平由0.75降低为0.08(均P<0.001)。结论桔梗皂�
李鹏昊卜宪越郝敬鹏
关键词:结直肠癌桔梗皂苷D糖酵解
胸苷激酶1、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5-3和CA72-4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分别测定了124例结直肠癌患者、52例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154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10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K1水平和血清CEA、CA19-9、CA15-3、CA72-4的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K1和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TK1、CEA、CA19-9、CA15-3和CA72-4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TK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及年龄相关(均P<0.05),但与患者性别无关(P>0.05)。在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良性病变和健康者中,血清TK1水平依次降低。TK1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其生存期更短。多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3.5%、93.0%和93.1%。结论血清TK1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预测的独立标志物。TK1、CEA、CA19-9、CA15-3和CA72-4的联合检测具有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李鹏昊郝敬鹏史刚刚王晖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胸苷激酶1癌胚抗原糖类抗原
基于疏水多孔膜的肠造口流体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件及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膜的肠造口流体分离装置,用于肠造口(尤其小肠造口)粪、水、气的分离排出。包括用于固定在肠造口周边皮肤上的造口固定环,及造口固定环外侧依次设置的疏水多孔膜基底、自...
郝敬鹏何彬 郑冰 韩梅李鹏昊
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2019年我院收治的75例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结直肠癌累及一个或多个泌尿系统器官,其中16例全部累及膀胱,同时累及输尿管1例;59例同时或异时性合并泌尿系肿瘤,其中33例单纯合并膀胱癌,17例单纯合并前列腺癌,3例单纯合并输尿管癌,1例单纯合并肾盂癌,1例合并膀胱癌及肾癌,1例合并输尿管癌及前列腺癌,3例合并膀胱癌及输尿管癌。Dukes分期(以病理分期最晚的一个为准):A期0例,B期46例,C期21例,D期8例。75例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结直肠癌累及膀胱的16例中,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膀胱部分切除14例,其余2例因肿瘤累及膀胱三角区行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结直肠癌累及膀胱及输尿管的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受累输尿管切除、输尿管吻合术。同时性多重癌7例,异时性多重癌52例,与原发癌间隔时间半年至19年,其中小于2年者15例,2~5年者7例,大于5年者30例。54例异时性多原发癌的初发癌均行根治性手术,14例二重癌和2例三重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初发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5%和70%。结论: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利用膀胱镜、电子结肠镜及腹部强化CT进行仔细检查,避免漏诊或误诊,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及泌尿系统肿瘤可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李鹏昊郝敬鹏王晖张洪团张昌文张志宏
关键词:多原发癌结直肠肿瘤泌尿系统肿瘤结直肠外科手术
丹酚酸B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迁移、糖酵解和上皮-间充质转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迁移、糖酵解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评估丹酚酸B(25、50、100μmol·L^(-1))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通过创伤愈合实验评估丹酚酸B对HCT1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试剂盒法检测丹酚酸B对结肠癌细胞糖酵解及乳酸水平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ting法分析丹酚酸B对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Snail,糖酵解相关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乳酸脱氢酶A(LDHA),p-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p65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100μmol·L^(-1)丹酚酸B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P<0.01、0.001);100μmol·L^(-1)丹酚酸B显著阻断HCT116细胞的迁移(P<0.001);50、100μmol·L^(-1)丹酚酸B显著降低HCT116细胞GLUT1和LDHA的蛋白表达(P<0.01、0.001),显著降低HCT116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及乳酸产生(P<0.01、0.001);50、100μmol·L^(-1)丹酚酸B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0.001),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和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0.001);50、100μmol·L^(-1)丹酚酸B显著降低AKT的磷酸化水平和核因子κB(NF-κB)的亚基p65的磷酸化水平(P<0.01、0.001)。结论丹酚酸B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并有效抑制EMT过程、糖酵解,可能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实现。
李鹏昊梁锐卜宪越郝敬鹏
关键词:HCT116细胞丹酚酸B增殖迁移糖酵解
基于疏水多孔膜的肠造口流体分离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件及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膜的肠造口流体分离装置,用于肠造口(尤其小肠造口)粪、水、气的选择性分离排出,减轻粪便对造口周围皮肤的侵害。包括用于固定在肠造口周边皮肤上的造口固定环,及造口固定环...
郝敬鹏何彬郑冰韩梅李鹏昊
文献传递
TCF12通过调控CRYAB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有氧糖酵解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12(TCF12)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和有氧糖酵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T-29细胞培养后,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敲低组,分别转染50 nmol/L对照小干扰RNA(siRNA)、TCF12 siRNA。在敲低组的基础上使用感染复数为50的过表达αB-晶状体蛋白(CRYAB)的腺病毒载体感染HT-29细胞,设为过表达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CF12在HT-29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分别检测HT-29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数和细胞迁移数,使用相关试剂盒检测HT-29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相对乳酸生成量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2(HK2)、乳酸脱氢酶A(LDHA)、CRYAB、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敲低组TCF1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14±0.03比0.99±0.05,t=7.526,P<0.01)。敲低组细胞存活率、单位视野的细胞克隆数和单位视野的细胞迁移数均低于对照组[(60.00±5.10)%比(94.67±2.08)%,t=15.368,P<0.01;(52±5)个比(148±6)个,t=23.164,P<0.01;(26±4)个比(78±4)个,t=18.265,P<0.01]。敲低组葡萄糖摄取量、相对乳酸生成量和AT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41±0.04)mg/ml比(1.27±0.07)mg/ml,t=22.567,P<0.01;(55.00±6.08)%比(98.00±4.58)%,t=18.257,P<0.01;(8.33±1.25)μmol/L比(19.67±1.70)μmol/L,t=13.165,P<0.01)]。敲低组GLUT1、HK2、LDH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0.38±0.05比0.98±0.09、0.12±0.03比0.97±0.04、0.64±0.05比0.99±0.06,均P<0.01)。敲低组CRYAB、p-PI3K/PI3K、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0.18±0.04比0.92±0.03,t=11.265,P<0.01;0.34±0.10比0.92±0.04,t=18.257,P<0.01;0.51±0.04比1.11±0.07,t=13.165,P<0.01)。过表达组的细胞存活率、单位视
郑冰李鹏昊卜宪越潘金镇郑琳樾王晖
关键词:结肠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有氧糖酵解
结直肠癌筛查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结直肠癌(CRC)发病率高,对人类健康威胁大。60%~70%的CRC来源于结直肠息肉,而息肉可经内镜下电切等方法治疗,杜绝其癌变的可能。因此,在CRC的防治中,筛查的作用和意义重大。CRC的筛查手段包括最常用的粪便隐血试验(FOBT)和更敏感的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性价比较高的纤维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作为有益补充的CT结肠镜(CTC),以及尚待完善的粪便DNA检查和CRC血液学筛查等。对CRC筛查技术进行综述,介绍其原理、特点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为CRC筛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郝敬鹏王晖史刚刚韩梅李鹏昊李梦龙
关键词:结直肠癌筛查技术结肠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