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翀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在Damon托槽系统上四种镍钛丝的排齐效果比较
- 2015年
- 目的比较4种镍钛丝(Damon、3M、Tomy、IMD)排齐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后牙弓形态改变的差异。方法使用上颌Typdont模型模拟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17-27粘接Damon Q自锁托槽,在热水浴条件下分别用Damon、Tomy、3M、IMD 4种镍钛丝模拟非拔牙矫治牙列排齐过程,测量矫正前后牙弓长度、宽度、弧形长度以及牙列排齐时间。结果 0.014 in镍钛矫正圆丝中,牙弓宽度改变量:Damon最大,其余详见后述;前段牙弓长度改变量:四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弓弧形长度改变量:IMD、Damon、3M>Tomy(P<0.05)(IMD、Damon、3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齐时间:Tomy>3M>Damon>IMD(P<0.05)。0.016 in镍钛矫正圆丝中,牙弓宽度改变量:Damon最大;前段牙弓长度改变量:IMD>Damon、Tomy、3M(P<0.05)(IMD、Damon、3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弓弧形长度改变量:四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齐时间:Damon、3M、T>IMD(P<0.05)(Damon、3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列排齐阶段,以上4种镍钛丝扩弓均以改变牙弓宽度为主,其中运用Damon镍钛丝扩大前磨牙宽度效果最好。IMD镍钛丝明显增加了牙弓长度,前牙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唇倾。另外,模型排齐时间与矫治力负相关,IMD矫治时间最短,矫治力可能过大;Tomy镍钛丝矫治时间最长,矫治力较为柔和。
- 冯翀李帝泽杨如倩王美洁韩雨辰胥杨张安翔
- 关键词:镍钛丝牙列拥挤排齐阶段
- 牙槽突裂二期植骨中的可吸收胶原膜:安全有效性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背景:理论上将可吸收胶原膜应用于牙槽突裂二期植骨可提高移植骨的保存率,减缓骨吸收,然而目前所报道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目的:系统评价可吸收胶原膜在牙槽突裂二期植骨中的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电子检索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同时对文献的引文进行追索,获取研究可吸收胶原膜对牙槽突裂二期植骨作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试验组接受可吸收胶原膜的骨移植物,对照组仅接受骨移植物,对两组植骨临床成功率、受区并发症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文献5篇,共387例患者,涉及植骨裂隙416侧。Meta分析显示,以新骨形成高度≥牙槽突高度50%为标准定义植骨临床成功率,试验组植骨临床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2,相对危险度RR=1.33,95%可信区间[1.11,1.60]);以新骨形成高度≥牙槽突高度75%为标准定义植骨临床成功率,试验组植骨临床成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6,相对危险度RR=1.40,95%可信区间[0.99,1.99]);两组受区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35,相对危险度RR=0.66,95%可信区间[0.28,1.58])。表明使用可吸收胶原膜能提高牙槽突裂二期植骨的临床成功率,并且是安全的,该结论还需要更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
- 吴沉洲潘唯一冯翀段泽西苏志飞李春洁
- 关键词:牙槽突循证口腔医学骨移植胶原膜牙槽突裂唇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