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扬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折纸
  • 2篇阵列
  • 2篇上转换荧光
  • 2篇双光子
  • 2篇四连杆
  • 2篇太空
  • 2篇平面阵
  • 2篇平面阵列
  • 2篇连杆
  • 2篇面阵
  • 2篇激光
  • 2篇激光诱导
  • 2篇光子
  • 2篇航天
  • 2篇航天器
  • 2篇厚板
  • 1篇多靶点
  • 1篇多光子
  • 1篇多光子吸收
  • 1篇雪崩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8篇张扬
  • 3篇赵全忠
  • 3篇王承伟
  • 3篇钱静
  • 2篇盛强
  • 2篇王珂
  • 2篇赵海峰
  • 1篇张艳美
  • 1篇郑伟
  • 1篇张浴玲
  • 1篇汪福意
  • 1篇徐志刚
  • 1篇刘松凯
  • 1篇范文中
  • 1篇李阳博
  • 1篇王关德
  • 1篇李鹏飞
  • 1篇赵耀
  • 1篇黄丹梅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三浦折纸的紧凑空间折展阵列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折展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三浦折纸的紧凑空间折展阵列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四组相同的三浦折纸,构建零厚度折纸模型;对所述零厚度折纸模型进行厚板化处理,得到厚板化的折展阵列模型;根据所述...
孙博文张扬施瑞祥赵冲杜淑媛赵海峰王珂盛强
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多酚类化合物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DHMB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酸性缺氧液结合厌氧工作站构建H/R模型。将EA.hy926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H/R+不同剂量DHMBA组、H/R+抗氧化剂依达拉奉组、H/R+活性氧(ROS)促生成剂寡霉素A+DHMBA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二硝基苯甲酸显色法测定谷胱甘肽(GSH)氧化还原平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总ROS水平;硝基四紫唑显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DHMBA在125~1000μmol/L的浓度下无明显细胞毒性。在H/R刺激的EA.hy926细胞中,DHMBA可以提高细胞活力,抑制NF-κB磷酸化,减少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增加eNOS蛋白磷酸化水平及NO含量;DHMBA能通过抑制H/R诱导的EA.hy926细胞ROS超载,恢复细胞内GSH和其氧化态(GSSH)的比例,减少LDH漏出,提高细胞迁移能力。结论:DHMBA可以减轻H/R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这与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杨宗绵周梦军张浴玲黄丹梅张扬黄乃淇张艳美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功能障碍
基于三浦折纸的紧凑空间折展阵列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折展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三浦折纸的紧凑空间折展阵列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四组相同的三浦折纸,构建零厚度折纸模型;对所述零厚度折纸模型进行厚板化处理,得到厚板化的折展阵列模型;根据所述...
孙博文张扬施瑞祥赵冲杜淑媛赵海峰王珂盛强
多靶点有机金属钌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芳基有机金属钌(Ⅱ)配合物([(η6-arene)Ru(en)Cl]PF6,en = ethylenediamine)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抗增殖活性,和铂类抗肿瘤化合物相比,它们具有较高的水溶性、选择性以及较低的毒副作用....
郑伟罗群赵耀张扬张二龙汪福意
偏振对飞秒激光辐照LiF晶体的影响
2015年
飞秒激光聚焦到LiF晶体内部,晶体的加工形貌随偏振改变.实验表明,偏振方向平行于〈110〉晶向时,加工起点到表面的距离是〈100〉偏振下的1.08倍;而〈110〉偏振下加工终点到表面的距离是〈100〉偏振下的1.01倍.为了解释加工形貌的偏振依赖,建立了逆韧致辐射、雪崩电离和无辐射跃迁的模型,首先,价带电子通过强场电离和雪崩电离,从激光中吸收能量跃迁到导带,该过程用电子密度演化方程和傍轴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描述,求解方程得到导带电子密度;其次,导带电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过程释放能量给晶格,由能量守恒计算出晶格温度沿激光传播方向的分布;最后,晶格温度超过熔点以上的区域被加工.模拟结果显示,〈110〉偏振下加工起点到表面的距离是〈100〉偏振下的1.03倍,而〈110〉偏振下加工终点到表面的距离是〈100〉偏振下的0.981倍,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虽然Z扫描技术测量的非线性折射率随偏振方向变化,但是非线性折射率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相反.模拟和实验证明逆韧致辐射导致加工形貌随偏振变化.
王承伟赵全忠张扬王关德钱静鲍宗杰李阳博柏锋范文中
关键词:无辐射跃迁雪崩电离非线性折射率
超短脉冲激光诱导透明材料多光子吸收的研究进展
2015年
超短激光脉冲可直接诱导透明材料的多光子吸收上转换荧光过程,它在红外探测、新型激光器、海底光学通信、高密度存储以及三维立体显示等前沿的国防和工业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上转换过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能级跃迁的机制上,随着机制材料以及受激离子的不同,光子跃迁的机制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上转换机制始终伴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发展。介绍了上转换过程的种类,将多光子吸收上转换过程用依次吸收与同时吸收进行分类,给出了在实验研究中分辨上转换过程的方法,并讨论了多光子同时吸收的双光子与三光子过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为今后研究不同光功能材料的多光子吸收过程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扬钱静鲍宗杰王承伟赵全忠
关键词:多光子吸收上转换荧光双光子三光子
基于组合导航方法的自动对接车定位精度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传统大型舱段转运方式灵活性差、危险性高、效率低,因此,亟待研制一种兼顾精度与载重、结合转运与对接的设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导航方法的大型舱段自动对接车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将惯性导航方法与二维码识别导航方法结合起来,对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二维码定位信息进行导航定位信息融合,解决了单一采用惯性导航时的累积误差问题的同时,将其对位姿信息的判断保留了下来。经过仿真验证,此次研究将系统定位精度提升至5mm水平。
张扬张扬徐志刚
飞秒激光诱导的Mn^(2+)掺杂锗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了室温下的飞秒激光诱导过渡金属Mn2+掺杂锗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现象。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表明,激发过程是能级6A(6S)→4E(4G)/4A1(4G)的跃迁,该过程源于Mn2+离子的4T1(4G)→6A1(6S)跃迁。由409 nm单色光激发样品得到的发射光谱与800 nm飞秒激光激发的光谱相一致。通过分析飞秒激光泵浦功率密度与荧光强度的依赖关系以及飞秒激光辐照样品前后的吸收谱,认为该上转换过程为双光子同时吸收过程。随着Mn2+浓度的提高,上转换发光的中心波长发生红移。
张扬钱静李鹏飞鲍宗杰王承伟赵全忠
关键词:上转换荧光双光子吸收飞秒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