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香
- 作品数:2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借助项目研究,助力学校持续发展
- 2020年
- 学校以未来思维构建学校发展图景,以项目研究为主线,以"A-S-K"项目为始端,在多维向度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A-S-K",指的是态度(Attitude)、技能(Skill)和知识(Knowledge)。学校从这三个维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进阶式培养,围绕空间场域环境的创设、教研共同体的建立与课堂形态的生成三个层面,在相互协同的整体性策略中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 陈金香徐宏
- 关键词:教研共同体课堂形态可持续发展
- 以三级课程为载体促进节约型学校建设
- 陈金香
- 探索"大作业观"实验策略,凸显作业育人功能
- 2022年
- 在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的过程中,学校探索科学系统的"大作业观"实验策略,并以"大作业观"为切口,诠释集团学校作业管理策略,深度凸显作业的育人功能。第一,教育资源保障点:"大教育观"背景下教师潜能发展"再生工程"。学校以优化作业管理实践团队素养与能力为契机,以教师潜能再生为焦点。
- 陈金香
- 关键词:大教育观作业观教育资源教师潜能作业管理
- 依托社会资源,建构实践育人课程体系
- 2018年
- 在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融通课内外、联通校内外,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的优势条件下,我们以学校三级课程为基础,将课堂建构在资源之中,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并建构以发展型课程为主体、以“项目+”为特色的社会大课堂课程体系,形成了“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课程体系为承载,以拓展实践为抓手”的社会大课堂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 陈金香
- 关键词:社会资源课程体系实践育人社会大课堂三级课程
- 构建“发现”共同体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 2024年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发现教育”内核,统整优质教育资源,以结构性思维与共同体理念反思并重构家校社共育工作,探究建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与育人策略,立体化实现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成长。
- 陈金香王静吴秀玉
- 关键词:优质教育资源立德树人育人策略
- 让传统美德在学科教学中渗入孩子的心灵
- 2010年
- 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如此,我们的教育才会是真正有效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够得到德育的滋养,随时随处都能够有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这样的德育才会是自然的。学校开展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正是遵循这样的理念,让传统美德教育走进课堂,化整为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随时随处接受教育。
- 陈金香王玉霞
-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学科教学心灵孩子道德行为接受教育
- 始于对话 基于成长
- 2023年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基于学校、师生成长需要,以发现教育为焦点,以对话治理为切入点,精准确立学校治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在“对话学校-对话师生”中形成学校治理发现模型策略之一。
- 陈金香
- 关键词:师生成长
- 让学习走向深度
- 2019年
- “六顶思考帽”主题项目研究是以思维课堂为载体,着力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维度中,调整学生思维方向,改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学习方式。纵深性启发学生进行再思考与再审视,科学性重构思维品质形成的培养渠道与生成深度,在个性化与层级化的点状系统实验中,助力学生坚定地走向深度学习。
- 陈金香
- 关键词:思维方向思维品质
- 真管理'是'善发现
- 管理核心的常规理解'一在管,二在理'.实践中无论重管还是重理都会使人产生对抗心理,影响管理的效果.要想做到'真管理',必须要在老师的工作状态没有令你满意时为其提供帮助.要么是认知方面,要么是技术技能方面.而其中认知帮助是...
- 陈金香
-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学实践
- 文献传递
- 探究性道德学习构建德育实践新模式
- 2017年
- 探究性道德学习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道德学习成为一种真实具体、可触可感、可理解可实践的积极主动的活动,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品德成长的作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探究性道德学习模式,有效引导小学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获取道德知识,提升道德认识,解决道德问题,培养道德行为,获得道德发展。
- 陈金香
- 关键词:探究性道德学习德育实践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品德道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