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杭洁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医经
  • 1篇证素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气管炎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治疗
  • 1篇中医
  • 1篇中医经验
  • 1篇尾静脉
  • 1篇纤维化
  • 1篇慢性
  • 1篇慢性支气管炎
  • 1篇名老中医
  • 1篇名老中医经验
  • 1篇口服
  • 1篇老中医
  • 1篇老中医经验
  • 1篇激素
  • 1篇间质纤维化

机构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3篇李杭洁
  • 2篇李建生
  • 2篇白云苹
  • 1篇王冰
  • 1篇李亚
  • 1篇谢洋
  • 1篇王洋
  • 1篇宋晓琳
  • 1篇李庆磊

传媒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以激素为对照的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PubMed和万方数据库等资源,收集以激素为对照的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共22项(1 3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激素比较,口服中药可提高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有效率[RR=1.29,95%CI(1.16,1.42),P<0.000 01];缓解咳嗽[MD=-0.57,95%CI(-0.83,-0.30),P<0.000 1]、喘息[MD=-0.67,95%CI(-1.20,-0.14),P=0.01]、气短[MD=-0.45,95%CI(-0.65,-0.25),P<0.000 1]等症状;改善肺部Velcro啰音[MD=-0.49,95%CI(-0.73,-0.25),P<0.000 1];提高用力肺活量(FVC)[SMD=0.37,95%CI(0.16,0.58),P=0.000 7]、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1%)[MD=6.63,95%CI(1.67,11.60),P=0.009]、动脉血氧分压(PaO_2)[MD=4.87,95%CI(2.74,7.01),P<0.000 01];减少肺部再感染次数[RR=0.75,95%CI(0.67,0.84),P<0.000 011。结论:口服中药较激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该结论尚需更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李杭洁白云苹李建生谢洋马锦地王冰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中药激素COCHRANEMETA分析
大鼠连续尾静脉采血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采用自制的固定器控制SD大鼠,并用改进的采血方法对其尾静脉进行连续采血,根据相关指标评价其效果。方法 SD大鼠24只在乙醚麻醉下,采用改进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进行尾静脉采血并补充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3 d。观察采血成功率和大鼠存活率。结果 24只SD大鼠连续12 d采血成功;1只SD大鼠在第13天死亡,原因为乙醚麻醉过量,只采到该只大鼠0.2 m L血液。采血成功率为99.68%,SD大鼠存活率为95.83%。结论使用改良后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实施SD大鼠尾静脉采血并补充生理盐水的方法安全有效、灵活方便,适用于连续时间点采集SD大鼠静脉血的实验研究。
王洋芦晓帆李杭洁吴兆寰李亚宋晓琳
关键词:SD大鼠尾静脉采血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分析探索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及证素分布规律,为揭示其病因病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病因(1 365条)有外感、内伤、痰、虚、寒、热等,病机以肺失宣肃、痰浊阻肺、气虚、痰热犯肺、肺失清肃较为常见。病性证素以寒、气虚、痰、风、热等为主,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脾、肾和表、里。单一病性证素以气虚、阳虚、阴虚、痰较常见,病位主要在肺、脾;二病性证素以风+寒、痰+热、痰+寒较为常见,三病性证素以风+寒+痰常见,二、三病性证素组合病位主要在肺。结论:现代名老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认识与专著论述大致相同,但较专著更加丰富,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临床验证。
白云苹李建生李建生马锦地李庆磊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证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