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腺癌
  • 2篇诊治
  • 2篇肾单位
  • 2篇手术
  • 2篇前列腺
  • 2篇肿瘤
  • 2篇疗效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保留肾单位
  • 2篇保留肾单位手...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治疗
  • 1篇异物嵌顿
  • 1篇阴茎
  • 1篇阴茎绞窄
  • 1篇右肾
  • 1篇原发灶
  • 1篇远处转移
  • 1篇诊治分析

机构

  • 9篇湖北文理学院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孙晓松
  • 7篇石洪波
  • 5篇管永俊
  • 2篇陈斌
  • 2篇王锐
  • 2篇丁晨
  • 2篇张雪军
  • 1篇周吉
  • 1篇周飞
  • 1篇刘晓丽
  • 1篇陈斌
  • 1篇张雪军

传媒

  • 4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原发性右肾类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原发性肾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脏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仅有百余例报道,关于这一类型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预后知之甚少。类癌主要发生在消化及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类癌不足1%,且主要发生于睾丸或卵巢[1]。我院收治了1例原发性肾类癌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这一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患者,男,66岁,因体检发现右侧"肾盂占位"2个月就诊我院。
丁晨石洪波王锐孙晓松刘晓丽
关键词:类癌肾脏恶性肿瘤肾盂肿瘤根治性肾切除皮肤潮红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2016年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上十分罕见,其发病率不到前列腺上皮癌的10%[1-3]。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与前列腺腺癌的临床特征区别极大,早期即易出现远处转移,常常不伴有PSA的升高,并且对传统的抗雄激素治疗无效,目前暂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我院于2016年3月收治1例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的诊治情况做一总结,以期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管永俊石洪波张雪军孙晓松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前列腺腺癌抗雄激素治疗远处转移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较大体积肾肿瘤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较大体积肾肿瘤的手术技巧及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较大体积肾肿瘤患者13例,术前行ECT、增强CT、CTA检查了解分肾功能、肿瘤转移及肾动脉情况。术中游离肾...
管永俊石洪波孙晓松陈斌刘东操周光
关键词:肾肿瘤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文献传递
阴茎环状异物嵌顿致阴茎绞窄的诊治
目的:讨论阴茎环状异物嵌顿致阴茎绞窄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茎铜环嵌顿致阴茎绞窄,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探讨病因、程度分级、诊治方法。结果:该例患者随访7月,阴茎外观无异常,排尿通畅,无感觉和勃起障碍,性生活满意。结...
管永俊石洪波孙晓松陈斌刘东操周光许明伟
关键词:阴茎嵌顿绞窄
文献传递
基于NLR、PHI和PHID的t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模型的构建
2025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及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联合应用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灰区范围内前列腺癌(PC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襄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的tPSA值位于灰区的302例患者资料。根据最终病理结果,患者分为PCa组(57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24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同源异构体(p2PSA)、PHI值、PHID值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PSA灰区内PCa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并基于NLR、PHI和PHID构建多参数预测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1.443,95%CI:1.208~1.724,P<0.001)、PHI(OR=1.055,95%CI:1.023~1.089,P<0.001)及PHID(OR=3.120,95%CI:1.606~6.064,P<0.001)为tPSA灰区范围内PCa的独立预测因子,而PLR和LMR未显示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NLR[曲线下面积(AUC)=0.782]、PHI(AUC=0.884)及PHID(AUC=0.895)在PCa诊断中表现较好,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995、44.850和1.385。三者联合构建的ROC曲线(AUC=0.947)显示出较优的诊断性能。模型的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联合模型的良好预测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NLR、PHI及PHID在tPSA灰区范围内对PC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性诊断指标,能够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并减少不必要的穿刺,为PCa筛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杨光远秦凌辉乾孝园孙晓松
关键词:前列腺癌
输尿管软镜与非逆行插管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1.5~2.0 cm结石的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al lithotripsy,FURL)与非逆行插管经皮肾镜碎石术(non-retrograd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NR-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1.5~2.0 cm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4年10月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FURL,68例接受NR-PCNL。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肌酐的变化,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辅助止痛需求的差异。结果NR-PCNL组在手术时间[54.0(44.3,69.3)min vs.82.5(66.0,101.0)min,Z=-5.565,P<0.001]、白细胞升高值[1.9(0.5,3.5)×10^(9)/L vs.4.5(3.0,6.0)×10^(9)/L,Z=-4.528,P<0.001]、二期手术率[0%(0/68)vs.14.5%(9/62),P<0.001]方面优于FURL组。而FURL组在血红蛋白降低值[3.0(2.0,6.3)g/L vs.8.0(5.0,11.0)g/L,Z=-4.262,P<0.001]、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1.0,2.0)分vs.2.0(1.0,2.0)分,Z=-2.840,P=0.005]及术后住院时间[2.0(1.0,2.0)d vs.3.0(2.0,3.0)d,Z=-5.815,P<0.001]方面优于NR-PCNL组。2组肌酐升高值、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镇痛药物及镇痛泵使用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R-PCNL和FURL治疗1.5~2.0 cm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FURL手术舒适性较高,NR-PCNL总体安全性较高。
杨光远孙晓松刘东操乾孝园梁复超秦凌辉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
无原发灶甲状腺癌左肾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肾占位1周余入院。患者1周余前因“胃炎”在我院行CT发现左肾占位,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腰痛、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无腹痛、腹胀等。既往近1年来有多次血尿病史。未予诊治。无输血史,无外伤史,无高血压病,无心脏病,无糖尿病病史。“青霉素”药物过敏史。“颈椎病、腰椎病”10年。
管永俊石洪波张雪军孙晓松
关键词:甲状腺癌左肾
头孢曲松钠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治分析(附17例报告)
2018年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后发生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出现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37.1岁.Scr 423.6 ~1490.3 μmol/L,平均794.6 μmol/L,BUN 9.8~38.1 mmol/L,平均18.5 mmol/L.17例均经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放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治疗.结果 17例均恢复尿量,2~9d后复查血清尿素氮、肌酐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可能发生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膀胱镜、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肾后性肾功能衰竭微创安全,效果明显.
管永俊石洪波张雪军孙晓松
关键词:头孢曲松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较大肾错构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RLNSS)治疗较大(肿瘤最大径>6cm)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RAML(最大径均>6cm)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24例中10例行RLNSS,14例实施传统开放手术(open nephron-sparing surgery,ONSS)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RLNSS、ONSS两组手术用时、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缺血时间[RLNSS vs ONSS:(27.8±3.4)vs(24.5±3.7)min];术中出血量[RLNSS vs ONSS:(242±49)vs(338±63)ml];术后患者平均肠道恢复时间[RLNSS vs ONSS:(2.1±0.6)vs(2.9±0.8)d]和术后住院天数[RLNSS vs ONSS:(9.2±1.0)vs(11.4±1.4)d]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在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较大RAML,RLNSS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与ONSS相比,RLNS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实际选择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自身的操作水平而定。
丁晨石洪波孙晓松王锐周吉陈斌周飞
关键词:肾错构瘤保留肾单位手术腹腔镜开放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