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压裂
  • 4篇压裂技术
  • 4篇油田
  • 3篇定向井
  • 3篇储层
  • 2篇性能评价
  • 2篇压裂液
  • 2篇压裂液返排
  • 2篇药剂
  • 2篇药剂筛选
  • 2篇页岩
  • 2篇油藏
  • 2篇石油
  • 2篇体积
  • 2篇体积压裂
  • 2篇排液
  • 2篇井筒
  • 2篇净化技术
  • 2篇返排
  • 2篇采收率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玉门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5篇韦文
  • 5篇张通
  • 5篇石磊
  • 5篇袁斌
  • 4篇尚养兵
  • 4篇李凯凯
  • 3篇安然
  • 3篇景忠峰
  • 3篇李彦秋
  • 3篇陈世栋
  • 3篇李永斌
  • 2篇罗栋
  • 2篇居迎军
  • 2篇孙莉
  • 2篇杨靖
  • 2篇赵旭东
  • 2篇石亮亮
  • 1篇李昱
  • 1篇杨帆
  • 1篇李永滨

传媒

  • 7篇中国石油和化...
  • 3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第十一届宁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胡尖山油田井筒深度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胡尖山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三低油藏,井数多,单产低,每年措施工作量大,常规油井措施以酸化解堵和重复压裂为主,但措施费用相对较高,在持续低油价下效益减弱,同时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为数众多的产能微降井,而常规措施增...
李凯凯安然陈世栋韦文张通杨凯澜景忠峰
关键词:药剂筛选性能评价
胡尖山油田浅层C2油藏剩余油定量表征及成果应用
2024年
胡尖山油田浅层C2油藏历经20年的开发,已进入双高开发阶段,因此,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本次研究主要借助剩余油测井新技术及油藏数值模拟开展老区剩余油定量表征技术攻关,实现剩余油描述由定性向定量转变,不断提高剩余油预测精准率。明确了研究区剩余油富集三大主控因素:(1)受沉积韵律及底水锥进影响,剩余油在油井周围呈倒三角分布;(2)水驱较均匀,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油藏边部、水驱未波及区和套破井周围;(3)微构造高点控制了剩余油的分布,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较高部位[1]。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充分利用储层韵律特征及隔夹层的发育情况,对研究区进行加密侧钻调整部署,试验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区最终采收率提高2.0%,为同类油藏的后期加密侧钻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彦秋许晓洁赵旭东韦文何汶锶李昱
关键词:剩余油采收率
页岩油定向井重复改造技术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油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可采资源量不断创新高,页岩油有望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战略性接替资源。HJS油田XAB区长7页岩油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发育,属于典型致密性储层,定向井注水开发不能建立有效的驱替系统,开发效果差,致使该区目前控制地质储量1.0×10^8t,实际累计动用地质储量5000×10^4t。从2010年借鉴国外页岩气改造模式开始,经过近五年不断探索,页岩油定向井重复改造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页岩油定向井重复改造技术体系,在2019年取得了增油稳产的重大突破。
李凯凯杨凯澜韦文安然杨帆张通郑艳芬景忠峰
关键词:页岩油定向井
缝内转向压裂技术在胡尖山油田长4+5储层应用
2013年
胡尖山油田三叠系长4+5储层埋藏深,地层闭合应力高,储层裂缝发育,砂体厚度大,层间发育隔层。缝内转向压裂改造技术是针对新井的油层较好,但在压裂后,油井的试油情况与地层预计产量不符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个重复改造压裂技术;同时也是针对开采较长时间的老井提出的一项在老裂缝中的造新缝技术。采用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可以改善裂缝剖面,沟通地层微裂缝,改变地层中孔隙压力的分布规律,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从而提高原油的动用程度。
石磊韦文
关键词:转向压裂增产机理导流能力
安83井区定向井体积压裂技术体系完善及推广
胡尖山油田安83井区长7致密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西部,受沉积初期古地貌及沉积成岩差异压实作用影响,发育近东西向不规则鼻状隆起,该区目前控制地质储量1.89亿t,累计动用地质储量0.76亿t,但油藏储层...
师志虎石亮亮居迎军韦文尚养兵张通罗栋杨靖
关键词:致密油藏单井产量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定量识别技术研究
2025年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7段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油资源。通过电成像测井、扫描电镜、岩心观察等高精度孔隙分析技术手段,综合评价认为长7裂缝类型以高角度剪切缝为主,受岩石力学非均质性和现今应力场的影响,天然裂缝主要以高角度构造缝倾角>75.0°为主,裂缝以NE向裂缝为主,平均裂缝走向为76.6°,天然裂缝具有“高角度、小开度、延伸短”的特点。然后利用工区内现有的成像测井资料,基于神经网络理论,选取7条常规测井曲线GR、SP、AC、CAL、RT、RILD及RILM建立标准样本模式来训练神经网络,预测天然裂缝。裂缝识别准确率达到89.9%,较好的反映了实际裂缝特征。
李彦秋韦文赵旭东杨晋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神经网络
安83井区定向井体积压裂技术体系完善及推广
胡尖山油田安83井区长7致密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西部,受沉积初期古地貌及沉积成岩差异压实作用影响,发育近东西向不规则鼻状隆起,该区目前控制地质储量1.89亿t,累计动用地质储量0.76亿t,但油藏储层...
师志虎石亮亮居迎军韦文尚养兵张通罗栋杨靖
关键词:体积压裂
文献传递
多级加砂压裂工艺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为典型的砂岩岩性油藏,油层厚度较小,长期以来,压裂改造以实现长缝为目标,并且由于油层厚度小通常需要配合采用控缝高工艺,以保证缝长并在储层内形成有效支撑。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钻遇厚度大的油层,对于该类储层,在适用范围内可以采用多级加砂压裂工艺。多级加砂压裂是以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增加裂缝长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为目的,对低渗厚油层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石磊韦文师志虎袁斌李永斌
关键词:加砂压裂
压裂液返排后处理再利用技术及在安83区块水平井压裂施工中的应用
2013年
目前长庆油田压裂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水基压裂液是瓜尔胶压裂液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胍胶压裂液返排后处理再利用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安83区块选井试验的技术应用情况。经过现场水平井的应用表明该技术不仅节约施工用水,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污水坑的容量负荷,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备水时间,提高作业机组的生产效率。
李永滨石磊韦文师志虎袁斌
关键词:体积压裂
致密砂岩储层清洁压裂液返排液驱油实验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清洁压裂液广泛应用于致密砂岩储层水力压裂施工中,而压裂施工后产生的大量清洁压裂液返排液具有处理难度大、回收利用率低以及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为实现清洁压裂液返排液的合理重复利用,以现场清洁压裂液返排液作为驱油剂,室内评价了其界面性能、润湿性能、乳化性能以及降压增注性能,并开展了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清洁压裂液返排液质量分数为0.10%~0.15%时,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值降低至10-3 mN/m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能使储层天然岩心表面的润湿性转变为亲水性,具有良好的润湿反转性能;可以使油水乳状液的析水率控制在30%以下,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能使天然岩心注入压力降低率达到50%以上,具有良好的降压增注效果。岩心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注入0.5 PV质量分数为0.10%~0.15%的清洁压裂液返排液后,能使天然岩心水驱后的采收率提高12%以上,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现场清洁压裂液返排液驱油措施后,目标区块生产井的产油量明显提升,含水率下降,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陈世栋惠芳韦文李凯凯魏建兵庞茂源梁子涵
关键词:采收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