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伟
- 作品数:100 被引量:263H指数:7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成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变化
- 刘俊茹刘博伟尹福在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异生关键酶PEPCK及G6pase的表达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G-6-Pase)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的表达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动物实验设计分3组:正常对照组(雄性C57小鼠,n=5),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雄性KK-Ay糖尿病小鼠,n=5),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利拉鲁肽干预组(雄性KK-Ay糖尿病+药物干预小鼠,n=5),腹腔注射利拉鲁肽。3组小鼠均在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饲养。干预8周,检测小鼠的血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OXO1,隐花色素1(cryptochrome 1,CRY1),E3泛素蛋白酶DDB1,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利拉鲁肽干预组血糖显著下降;利拉鲁肽干预后糖尿病小鼠肝DDB1,FOXO1,G6Pase与PEPCK的表达减少,而隐花色素1(cryptochrome 1,CRY1)的表达增加。结论利拉鲁肽可以下调糖尿病小鼠肝糖异生关键酶G6Pase及PEPCK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与下调E3泛素蛋白酶DDB1有关。
- 杜国慧刘博伟刘博伟尹福在齐曦明
- 关键词:利拉鲁肽FOXO1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 甲状腺疾病患者碘营养状况及肌酐校正前后尿碘差异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碘充足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碘营养状况及肌酐校正前后尿碘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就诊的135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病例组,其中妊娠患者71例,213例患者检测尿碘的同时检测随机尿肌酐并计算尿碘肌酐比值(UI/Cr);按疾病种类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25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桥本甲状腺炎组(669例)、甲状腺结节组(399例)、甲状腺术后组(31例)。选取同期就诊的非甲状腺疾病受试者210例为对照组。统计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尿碘。结果病例组尿碘141.80(85.50,223.70)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尿碘161.60(102.63,243.9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5,P<0.05);病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1,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碘缺乏分别占32.6%、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7,P<0.05);碘适宜分别占37.8%、42.4%,大于碘适宜+碘过量分别占29.5%、3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15,P>0.05;Z=-0.109,P>0.05)。71例妊娠期患者尿碘153.00(90.40,224.20)μg/L,碘缺乏占49.3%,碘适宜占31.0%,大于碘适宜+碘过量占19.7%。检测肌酐患者中校正前尿碘136.10(84.10,206.10)μg/L、校正后尿碘100.45(65.70,150.49)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5,P<0.001);校正前后碘缺乏分别占34.7%,51.6%,碘适宜分别占39.4%,33.3%,大于适宜量+碘过量分别占25.8%,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01,P<0.001;Z=-5.453,P<0.001;Z=-2.983,P<0.01)。结论秦皇岛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碘营养状况在缺乏、适宜、超量人群中分布比例相近,妊娠期碘缺乏比例将近一半,更应受到关注;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发现,经肌酐校正后的尿碘水平明显降低,且以此指标作为碘营养状况评估更加突出了碘缺乏人群的比例。
- 张榴刘博伟马宁茹雅茜尹福在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尿碘碘营养状况
- TNF-α上调CYP2A13对黄曲霉毒素G1致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 目的: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AFG1)是具有致癌性的真菌毒素,可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450)代谢活化,诱导靶细胞DNA氧化损伤,进而参与细胞癌变。有报道AFG1可诱导肺组织慢性炎症反应,促进C...
- 刘博伟
- 关键词:慢性炎症反应
- 血清铁蛋白对有T2DM家族史一级亲属代谢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对有2型糖尿病(T2DM)家族史一级亲属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患者203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清真胰岛素(FTI)及血清铁蛋白(SF),据样本中SF中位数(98.7ng/mL)及有无糖尿病(DM)家族史(FHD)分为四组:1组(FHD低SF组),2组(FHD-高SF组),3组(FHD+低SF组),4组(FHD+高SF组),分析SF水平对MS的影响。【结果】①与1组相比,2、3、4组FPG、HOMA—IR明显升高,以4组升高最明显,2、4组WC、DBP、FINS水平明显升高,而LDL-C明显降低;与3组相比,4组wC、DBP、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升高,而LDL—C明显降低(P〈0.05)。②四组间≤1项Ms组分情况的检出率1组高于2、3、4组,≥3项MS组分情况的检出率1组低于2、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2项MS组分情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相对于发生≤1项MS组分情况,4组发生2项和≥3项MS组分情况的风险分别是1组的4.079倍和10.566倍,2组发生≥3项MS组分情况的风险是1组的6.103倍。【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时,胰岛素抵抗明显,使MS的风险增加,特别在有DM家族史人群中更为明显。
- 刘博伟铉绪敏刘俊茹张红娟陆强尹福在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血液血液
- 入院血糖水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休克的影响
- 2022年
- 探讨入院静脉血糖水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休克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因患社区获得性肺炎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的4576例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病史(是否发生休克)、实验室检查(入院血糖、尿素氮等指标)及胸部CT。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五组:A组≤3.9 mmol/L(n=82)、B组4.0-5.9mmol/L(n=1890,设为对照组)、C组6.0-13.9 mmol/L(n=2391)、D组14.0-19.9mmol/L(n=153)和E组≥20.0 mmol/L(n=60)。结果:入院血糖水平是CAP患者发生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小于0.05)。结论:入院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会增加CAP患者发生休克的风险。
- 苏全威刘博伟尹福在王宁严英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休克
- 秦皇岛市16-18岁青少年血三酰甘油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16-18岁青少年血三酰甘油水平,分析高三酰甘油的危险因素,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测定秦皇岛市2 395名16-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血三酰甘油的分布P95为1.75 mmol/L。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检出率为5.8%,男、女生高三酰甘油血症检出率分别为6.9%和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P〈0.05)。对血三酰甘油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组最佳模型引入HDL-C(β=-0.511,P〈0.01)和腰围(β=0.009,P〈0.01),女生组最佳模型引入HDL-C(β=-0.426,P〈0.01)和腰围身高比(β=1.77,P〈0.01)。结论青少年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较高,中心性肥胖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引发青少年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 马春明李洪臣刘晓丽陆强刘博伟娄东辉尹福在
- 关键词:血液化学分析甘油三酯类青少年
- 腹腔镜在恶性腹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徐梅梅郑岳刘博伟谢长顺曲磊红
- 恶性腹膜间皮瘤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由于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难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转移肿瘤等疾病相鉴别,极易造成误诊, 而早期确诊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非常重要,因此正确...
- 关键词:
- 关键词:间皮瘤腹膜腹腔镜
- 巨大儿与13~18岁青少年肥胖的关系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出生体重4000g以上与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的关系,为探讨出生体重与青少年BMI及腰围的相关性提供参考。方法共抽取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上的13~18岁青少年3458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根据出生体重分为巨大儿组(n=514)和正常出生体重组(n=2944)。结果巨大儿组身高、体重、BMI及腰围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值均<0.01)。巨大儿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2%和10.5%,正常出生体重组分别为11.4%和6.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巨大儿组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出生体重组的1.404和1.552倍。以腰围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出生体重为腰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巨大儿组青少年BMI和腰围均存在异常。肥胖的预防应该从胎儿期抓起。
- 陆强尹福在杨晓莉刘博伟娄东辉马春明
- 关键词:巨大胎儿肥胖症身高体重青少年
- 糖耐量正常青年男性血H2S水平与血脂及体脂分布的关系
- 范冬梅刘博伟王迪刘俊茹王星黄慧妍尹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