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莉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肝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子机
  • 2篇慢性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机制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阳性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乙肝免疫

机构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广元市中医院
  • 2篇成都市传染病...
  • 2篇简阳市中医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元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王德莉
  • 3篇张传涛
  • 3篇辜海英
  • 2篇乔胃娟
  • 2篇扈晓宇
  • 2篇胡蓉
  • 2篇郑政隆
  • 2篇黄群
  • 1篇刘真真
  • 1篇吴疆
  • 1篇郭尹玲
  • 1篇杨志林
  • 1篇周道杰
  • 1篇范昕建
  • 1篇杨鸿
  • 1篇白松林
  • 1篇钟森
  • 1篇杨晓清
  • 1篇谭小燕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肾虚伏邪”理论论治HBeAg阳性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肾虚伏邪"理论论治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抗病毒疗效。方法:在"肾虚伏邪"理论指导下拟定中药复方温透解方。采用随机、对照方法,60例HBeAg阳性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温补透解方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分别在治疗前、24,48周时采血检测肝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标志物等指标,并观察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24,48周时温补透解方降低血清HBVDNA(下降≥2 log10)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P<0.01),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但仅在48周时温补透解方对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表现出时间依赖性。仅48周时治疗组HBeAg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补透解方可以升高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降低CD8+T细胞数量(P<0.05),恢复T细胞亚群比例。肝功、肾功、心电图等未出现明显变化,该方具有较好安全性。结论:温补透解方临床治疗HBeAg阳性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且安全,中医"肾虚伏邪"理论论治HBeAg阳性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安全、可行,可能与升高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有关。
张传涛扈晓宇周道杰范昕建吴疆王德莉
吴立文从湿辨治胃痞的临证经验被引量:2
2008年
吴立文教授善于从湿辨治胃痞,治则以辛开苦降为主,立法体现辛以散之,苦以泄之的特点,分寒热辨治,配伍严谨,疗效颇佳。
王德莉唐君
关键词:胃痞中医药疗法
不同方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运用不同方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200例乙肝标志物(HBVM)阳性孕妇,其中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孕妇100例(HBV-DNA阴性),随机分为C组50例,D组50例。A组、C组孕妇于孕36周注射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B组、D组孕妇不注射HBIG。200例均于36周和分娩后抽静脉血作HBVM定性、HBV-DNA定量检测。新生儿根据孕妇组别分为A1、B1、C1、D1组。4组均于出生6h(h)内和1月龄分别注射HBIG100IU;出生12h内、1月龄、6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HBVac)10μg。采集新生儿脐血和6月龄静脉血作HBV定性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①A组、B组孕妇接种前后血清HBV-DNA平均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相互间接种前后HBV-DNA平均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1组与C1组HBsAg-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③6月龄HBV感染率A1组、B1组、C1组、D1组分别8.0%、10.0%、6.0%、6.0%,4组相互间比较母婴传播阻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V-DNA阳性、HBV携带者孕妇孕晚期无论注射HBIG与否,并不影响其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
杨晓清杨志兰王德莉杨志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附子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及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附子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干预和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采用卡介苗联合脂多糖法建立免疫性肝损伤的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采用附片免煎剂进行干预)。取大鼠血清观察ALT、AST、TBIL的改变情况,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各用药组均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ALT、AST、TBIL,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用药组均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代谢组学检测表明附子免煎剂能减轻肝损伤所造成的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结论中药附子免煎剂能够减轻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肝损害,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郭尹玲扈晓宇钟森白松林谭小燕辜海英王德莉
关键词:肝损伤代谢组学
基于microRNA调控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分子机制
2016年
目的从microRNA(miRNA)调控角度揭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2月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共16例,分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 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RNA表达谱,求得两组间差异表达的miRNA谱,借助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RNAs共54条(P值均<0.05),30条上调,24条下调;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增殖、转录正/负调控、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负调控、蛋白质定位、Wnt受体信号通路、转录正/负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负调控、酶联受体蛋白信号通路、蛋白氨基酸的磷酸化等生命过程。Pathway分析得到其主要涉及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传导途径、Hedgehog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B淋巴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受到特异性miRNA调控,涉及多个生命过程及通路。
张传涛辜海英黄群刘业方王德莉郑政隆胡蓉乔胃娟
关键词:微RNAS信号传导
大黄蛰虫丸治疗乙肝纤维化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蛰虫丸治疗乙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为大黄蛰虫丸治疗乙肝纤维化提供科学依据。&lt;br&gt;  方法:按照国际 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 OVID平台上的Cochr...
王德莉
关键词:疗效评价
基于microRNAs调控的慢性HBV感染的分子机制
2016年
目的:从microRNAs(miRNAs)调控角度揭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慢性HBV感染者组(含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HBV携带者)与正常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RNAs表达谱,求得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RNAs谱(P<0.05),借助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RNAs共69条(P<0.05),28条上调,41条下调;GO分析及Pathway分析得到其功能主要涉及生物黏附、转录正/负调控、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负调控、氮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的正/负调控、蛋白质定位、蛋白氨基酸的磷酸化、Notch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凋亡、Wnt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b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慢性HBV感染受特异性mi RNAs调控,其调控涉及多个生命过程和信号通路.
张传涛刘业方黄群刘真真王德莉杨鸿辜海英胡蓉郑政隆乔胃娟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微小RNA分子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