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国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主义
  • 4篇历史虚无主义
  • 3篇青年
  • 2篇党史
  • 2篇日记
  • 2篇审美
  • 2篇审美境界
  • 2篇资政育人
  • 2篇民族
  • 2篇教育
  • 2篇境界
  • 2篇价值观
  • 2篇教学
  • 2篇核心价值观
  • 2篇爱国
  • 2篇爱国主义
  • 2篇爱国主义教育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心灵

机构

  • 15篇中国青年政治...

作者

  • 15篇秦国伟
  • 1篇于凤菊

传媒

  • 2篇北方论丛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理论界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共银川市委...
  • 1篇兵团党校学报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中共山西省直...
  • 1篇北京教育(德...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 1篇中国青年社会...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新时期党史资政育人功能从实用境界到审美境界的提升
2017年
新时期弘扬党史资政育人功能能够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党史的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要从实用境界上升到审美境界,党史的作用:一是读史以明智,鉴往而知今;二是个人心灵成长的培养基;三是涵养、传承人文精神的沃土;四是民族精神养成之所;五是国家生命体魂魄寄居之所。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兴风作浪,其深层原因在于启蒙逻辑、历史主义和简单化思维在现实中的极端表现。大力发挥党史的资政育人功能要讲好党史故事,避免历史叙事的简单化,加强思想史的解读。
秦国伟
关键词:党史资政育人审美境界历史虚无主义
以“微”见大:《纲要》课的“微课”模式创新被引量:3
2015年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课教学是一场革新,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利器。微课的应用场所一般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以及社会历史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纲要》微课的设计理念包括:在叙事线索上,纪传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在叙事理念上,叙事模块化与叙事连续性相结合;在表现手段上,视频、图片、声音、动画与讲授相结合。
秦国伟安百连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立体式教学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纲要"课立体式教学,就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教学主体到学习主体都实现立体化革新。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推进"纲要"课立体式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做到"四个结合"。三维目标是:情感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四个结合是:纪传体叙事与编年体叙事相结合;叙事模块化与叙事连续性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相结合。
秦国伟
关键词:立体式教学历史虚无主义纪传体模块化
甲午前后晚清经世思想与西学的接榫——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为中心被引量:2
2014年
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为切入点,通过个案分析,管窥甲午前后孙宝瑄的思想变化,考察晚清经世思想与西学如何接榫。经世思想与西学接榫点:一是理性辩证的态度,西学中源的方法;二是以"道势易位"、"君民之隔"的问题意识联通中学西学;三是以"三世进化说"看待中西不同阶段。最后得出三点启发:一是理性精神使维新思想顺理成章;二是维新思想最大的障碍在视野;三是甲午巨变将问题和道路揭示出来。
秦国伟
关键词:晚清经世思想西学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话语体系被引量:7
2016年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应是以科学的理想信仰为本色,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为底色,以鲜明的实践品格为亮色,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为暖色,以奋进的创新精神为特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需要建构其相应的话语体系,当前话语体系建构遭遇到话语空转、话语失道、去生活化三重困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话语体系建构要在有机话语主体、特色话语内容和话语表达体系三个方面加强推进。
秦国伟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话语主体话语内容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攻击点。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必须抓住抗日战争的两大主题,即浴火抗争和涅般木重生,通过对国共两党在伤亡日军的数量与效率、守土卫民成效、消耗日军战力、领导核心、民众精神状态和制度状况6个方面的比较,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秦国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传播的“心”途径
201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传播可以以"心"文化为途径。心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特色,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传播的"心"路径包括:一、心灵本位,凸显中国特色、生活维度和大众话语;二、良心话语,使自觉的义务和此岸的信仰在青年中扎根;三、心力驱动,体现向上的愿望、正道的追求。结论:衡量一个社会好坏的是心灵而不是资本。
秦国伟安百连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心灵良心乡愁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阶层的“中国梦”——以《新青年》杂志为视角
2014年
五四时期"中国梦"的双内核是富强和文明,这是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果。五四时期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新青年"。五四时期追寻中国梦的偏差有:以文化改造文化,文化为政治买单;对待传统文化武断粗暴;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过于理想化。
秦国伟
关键词:中国梦富强文明
戊戌变法前后进化论思想如何揳入中国--以孙宝瑄日记为中心
2017年
进化论进入中国的外因有四: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大争之世的世界图景、新的媒体时代和交通时代、清朝思想钳制的松懈和地方势力的崛起。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内因有三:中华文化固有的理性精神、经世传统和义利相合的美好愿景。进化论的传播策略有二:进化论思想的多重脸谱和上下交攻的传播路径。进化论带给中国的重大改变是:理论照进了现实、力与利的解放和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式。
秦国伟
关键词:进化论《天演论》
从“精神图腾”的演变看中华民族心路历程被引量:1
2015年
精神图腾是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表达,是理性自我建构起来的。中国精神图腾的演变过程:一是传统社会精神图腾,从动物图腾到植物图腾,植物图腾与中国的"心文化"息息相关;二是近代的狮图腾和龙图腾的建构;三是新时期的精神图腾,表现为虚置的龙和庸俗的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精神图腾的建构仍有意义;要继续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以引领大众文化;中华文化自信心仍需加强。
秦国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文化自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