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秀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2篇腰椎
  • 2篇腰椎术后
  • 2篇伤口
  • 2篇伤口感染
  • 2篇细菌
  • 2篇细菌学
  • 2篇病人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腰椎手术
  • 1篇原菌分布
  • 1篇孕期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妇女
  • 1篇手术
  • 1篇术后伤口
  • 1篇术后伤口感染
  • 1篇梭菌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机构

  • 6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黄秀玲
  • 4篇刘佶
  • 4篇何宏
  • 3篇丛培珊
  • 3篇彭丽静
  • 2篇王麟
  • 1篇刘艳飞
  • 1篇孙桂荣
  • 1篇刘青
  • 1篇贾楠

传媒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第三梭菌血流感染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69岁。2017年12月7日,因“腹痛10d,恶心,排便排气减少10d”收治我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全腹痛,程度轻,呈间歇性,为阵发性绞痛,未向其他部位放射。进食后加重,呕吐后、排气或排便后可缓解,症状与体位不相关,伴明显腹胀,恶心,无明显呕吐,伴排气排便减少,无腹泻,无粪便带血,无发热。
丛培珊何宏彭丽静黄秀玲刘佶孙桂荣
关键词:肠梗阻血流感染
腰椎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疾患手术后出现切口深部感染的病人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腰椎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人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且为腰椎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人的抗菌药物应用提供指导。  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青...
黄秀玲
关键词:腰椎手术术后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腰椎术后切口感染病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人进行细菌学分析,为抗菌药物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2015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治疗的36例腰椎术后切口感染病人的病原菌进行常规方法的培养、鉴定,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占61.11%,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革兰阳性球菌的45.4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38.8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占革兰阴性杆菌的57.14%。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不同种类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结果存有较大差异。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治疗的抗生素应用,应该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选择。
黄秀玲刘佶何宏丛培珊彭丽静王笑峰
关键词:腰椎外科伤口感染细菌感染细菌学
山东省青岛市34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细菌学鉴定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青岛市布鲁杆菌病的细菌学鉴定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4月至2014年11月确诊的34位布鲁杆菌病病原学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细菌培养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34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年龄为12-71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疼痛常合并多器官症状;26例患者布鲁杆菌血培养阳性、6例组织培养阳性、2例2种培养均阳性,经鉴定34例均为布鲁杆菌属;实验室检查多见肝功能异常、贫血、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升高;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布鲁杆菌病在疾病的非流行区日益增多,应重视细菌学培养等确诊试验,掌握布鲁杆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避免实验室暴露。
刘佶王麟何宏黄秀玲丛培珊
关键词:布鲁杆菌体格检查
山东省青岛市不同孕期妊娠妇女的尿碘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碘缺乏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碘摄入不足的状态[1].由于妊娠妇女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碘需求,还需为胎儿提供碘营养,即使在碘充足地区,孕期妇女仍存在缺碘状况[2-3],因此,了解其碘营养状况十分必要.本研究对山东省青岛市妊娠妇女尿碘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刘佶王麟何宏黄秀玲彭丽静
关键词:妊娠妇女
2012-2022年青岛地区食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食物不良反应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IgG抗体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2-2022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4199例疑似食物过敏患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和741食物不耐受患者例特异性IgG检测结果。4199例疑似食物过敏患者中男2308例、女1891例,根据年龄分为婴儿时期(<1岁)205例、幼儿时期(1~<3岁)1009例、儿童时期(3~<14岁)1946例、少年时期(14~<18岁)99例、青年时期(18~<40岁)554例、中年时期(40~<65岁)329例、老年时期(≥65岁)57例。741例食物不耐受患者中男469例、女272例,根据年龄分为婴儿时期(<1岁)81例、幼儿时期(1~<3岁)298例、儿童时期(3~<14岁)36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IgE、IgG抗体阳性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IgE、IgG抗体阳性率。结果鸡蛋清和牛奶是婴幼儿时期食物致敏性较强的食物,其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老年时期略有升高。虾、蟹的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则是随着年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青中年时期较高。青岛地区婴幼儿和儿童对肉类和甲壳类食物耐受性相对较强,且对鱼类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高于肉类(P<0.05)。婴儿时期西红柿特异性IgG阳性率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可能会发生明显改变,临床医生应准确把握该地区食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患者饮食结构,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贾楠黄秀玲刘艳飞刘青刘淑慧曾剑华申井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