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
-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sAg负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分子的变化被引量:3
- 2005年
- 童华生张一袁铿胡银英袁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HB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抗原提呈功能
- 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
- 1997年
- 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江西医学院一附院(330006)张一江西省龙南县人民医院朱琴近年来,对血清甘胆酸(CG)的研究有较大进展,认为CG是反映肝细胞受损、肝内胆汁瘀积的一较敏感的指标。本文对159例急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 张一朱琴
- 关键词:肝疾病甘胆酸
-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寻找顽固性腹水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腹水超滤治疗机行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内回输治疗技术,对22例次各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持续性密闭式循环回输治疗,一次性超滤腹水2500~7200ml(平均达5400ml),腹围缩小10~20cm平均达10.5cm),体重一F降2.5~8kg(平均5.1kg)。同时分析其临床效果、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结果腹水超滤浓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清及腹水的电解质、尿素氮、肌酐、总蛋白、胆红素及补体C3的变化,发现超滤浓缩前后内环境稳定,腹水蛋白提高,胆红素略有升高,而超滤后由于一次性超滤腹水平均可达5400ml,迅速缓解了大量腹水引起的压迫症状,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由于大量蛋白得以回输增加了有效循环血容量,使肾血管压迫缓解、肾血流量增加,尿素氮、肌酐下降,对预防和治疗肝肾综合征起到一定的作用;腹水超滤浓缩在无菌密闭环境下进行,其安全可靠而无副作用。治疗后偶见腹痛与腹压下降、腹水浓缩刺激肠蠕动增加有关,对症处理即可缓解。少数病例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可能与操作过程消毒不严有关,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即可避免。对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及高黄疸患者术后易引起再出血及胆红素升高,应慎重考虑。术后腹部加压包扎可预防门静脉扩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结论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内回输是一种安全可靠。
- 张一余叔侃李明史宇飞钟渊斌王芝花
- 关键词:顽固性腹水腹水浓缩回输疗效
-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寻找顽固性腹水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腹水超滤治疗机行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内回输治疗技术,对22例次各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持续性密闭式循环回输治疗,一次性超滤腹水2500~7200ml(平均达5400ml),腹围缩小1...
- 张一余叔侃李明史宇飞钟渊斌王芝花
- 关键词:顽固性腹水浓缩回输临床疗效观察
- 文献传递
- 大白鼠肝细胞脾移植的实验研究
- 1998年
- 采用实验性大白鼠(Wistar)行50%肝叶切除,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或吸入法致肝硬化后,切除自体肝,异体肝或胎肝制成细胞悬液,注入实验鼠脾脏内,术后3d、6d、15d、30d、90d、1y分别取其脾脏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细胞可在脾脏存活,1y后肝细胞可呈条索状排列(PAS阳性)。提示肝功能障碍时异位移植的可能性,脾脏为较好的移植器官,胎肝细胞异位移植排斥反应小。
- 张一余淑侃
- 关键词:肝细胞脾移植异位移植肝功能障碍
- 麻疹病毒基因变异与抗原漂移
- 2002年
- 麻疹曾经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麻疹疫苗前时代,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冬末春初,患者年龄大多在5岁以下,且临床症状典型.60年代初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问世,扩大免疫规化的开展,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度地下降.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发现,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麻疹病毒基因有变异.尽管麻疹病毒(MV)被认为只有一种血清型,且Tamin等[1]报道,ED疫苗株对现流行株均有免疫保护力,但免疫血清中和野生株滴度低于中和疫苗株.同时人们发现,MV能在体内持续性感染引起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与非SSPE相关性疾病.因而,MV可能存在着基因变异(Genetic Diversity)与抗原漂移(Antigentic Drlft).
- 董华生张一
- 关键词:麻疹麻疹病毒基因变异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从慢性乙型肝炎 (CHB)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 (DCs) ,探讨DCs在CHB特异性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为治疗运用提供实验物质基础。方法 10例CHB病人外周血 15ml,分离PBMC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加入粒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介素 4 (IL 4 ) ,诱导DCs增殖分化。透射电镜分析DCs细胞形态学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分子的表达。结果 ①经本实验体系从CHBPBMC可诱导DCs生成量为每 15ml(1.2~ 4 .7)× 10 6,透射电镜证实呈典型的DCs细胞形态学 ;②DCs表型分子呈极低表达 ,分别为CD83(8.0 2± 3.99) %、CD80 (8.77± 2 .0 6 ) %和MHC DR(14 .0 5± 2 .6 6 ) %。结论 CHB病人PBMC经GM CSF和IL 4混合细胞因子培养体系能诱导一定量DCs产生 ,表现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 ,但表型分子表达低下 ,处于非成熟状态。
- 张一童华生袁铿袁芳胡银英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培养树突状细胞
- 激动素(Kinetin)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疗效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Kinetin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猪油拌玉米粉、酒精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周后对肝纤维化大鼠给予3种不同剂量的激动素进行治疗,并与模型对照组和干扰素α-2b治疗组比较,观察各组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计分和胶原纤维体视学的变化。结果各Kinetin治疗组与同期模型对照组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计分和胶原纤维体视学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与同期干扰素α-2b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Kinetin组随剂量增大存在明显显效关系。结论激动素能抑制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肝内胶原纤维的形成,其抑制性作用与其剂量有关。
- 沈美龙张一钟渊斌易冬英
- 关键词:肝纤维化大鼠四氯化碳肝脏炎症干扰素Α-2B
- 肝-脑-眼综合征四例报告
- 2000年
- 张一
- 关键词:病例报告临床症状肝性皮质盲肝病
- 介入治疗肝脓肿(附35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探讨最佳的肝脓肿治疗方案。方法对35例肝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较小的肝脓肿(φ<5cm)适用灭滴灵联合其他有效抗生素治疗;中等大小的肝脓肿(5cm≤φ≤10cm)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同时一般选用经皮穿刺抽脓或单管引流;巨大肝脓肿(φ>10cm)在有效抗生素使用同时行双管引流治疗效果好。结论大部分肝脓肿在有效抗生素使用同时选择适当的介入治疗效果肯定,可免于手术引流。
- 江磊张一
- 关键词:肝脓肿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