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云 作品数:21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炎症性肠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启示 2025年 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潜在剖面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规范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在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34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运动锻炼行为阶段分布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57%。炎症性肠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64.61±14.83)分,其运动效能分为3个潜在类别:低效能-躯体情绪组(n=64,20.00%)、中效能-工作冲突组(n=158,49.38%)和高效能-社交干扰组(n=98,30.62%)。职业状态、复发次数、合并慢性病、自评经济压力及社会支持水平是炎症性肠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潜在剖面分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护士应基于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特点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提升患者的运动效能和促进疾病康复。 骆燕芳 张雷雷 朱凌云 虞晓琰 鹿炳媛 刘莹 刘天浩 孙仁娟 苏珍珍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护理 一种新型足背制动仪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足背制动仪器,包括固定环、第一对接环和第二对接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卡接装置,所述固定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背离固定环的一端设有卡带装置,所述第一对接环和第二对接环呈两个对称的半... 陆建芳 邵杨杨 朱凌云规范化护理在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风险防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了解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和对安全风险防控知识的知晓及参与情况,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风险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规范化护理实践体系,以2022年1—6月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315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以2022年7—12月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3431例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及对跌倒/坠床安全风险预控知识知晓情况、参与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跌倒/坠床5例,对照组老年患者跌倒/坠床6例,两组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对跌倒/坠床安全风险预控知识知晓率、参与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实践体系在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风险预控管理中应用,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安全与风险管理,降低跌倒/坠床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芦慧 朱凌云 叶芬 苏珍珍 邵杨扬关键词:规范化护理 老年患者 跌倒 坠床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6月至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管辖的6个医联体社区中的284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信息寻求行为量表(HISB)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HISB总得分为(3.50±0.34)分。患者的HISB得分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患病时间、慢性疾病种类、用药种类及社会支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HISB得分与WHOQOL-BREF得分呈正相关(r=0.128,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患病时间和服药种类是HISB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WHOQOL-BREF可影响患者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P<0.01)。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信息寻求现状处于较低水平,文化程度、月收入、患病时间、服药种类及生命质量可影响患者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建议医疗机构制订更加精准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获取更多的健康信息。 苏珍珍 朱凌云 骆燕芳 叶芬 徐佳慧 芦慧关键词:生命质量 舒适护理对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统计两组的焦虑(SAS)、抑郁(SDS)情况、术后疼痛耐受率、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在护理前分别为(53.3±8.3)分、(58.5±5.4)分,与对照组(51.7±8.1)分、(57.9±5.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6.7±6.4)分、(16.6±8.1)分,相较于对照组(37.5±6.6)分、(32.3±3.2)分,均显著降低,同时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的疼痛耐受率为92.0%(46/50),对照组术后疼痛耐受率为64.0%(32/50),即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有1例皮下积液,1例皮下出血,1例上肢水肿,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为6.0%(3/50),对照组术后有2例皮下积液,3例皮下出血,2例皮瓣坏死,3例上肢水肿,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为20.0%(10/50),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通过对两组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48/50)、70.0%(35/50),明显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使用手术方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提升疼痛耐受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赵杰 朱凌云关键词:舒适护理 乳腺癌 护理效果 超声引导皮下自控镇痛在安宁疗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皮下自控镇痛对晚期癌痛病人安宁疗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晚期肿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皮下自控镇痛组(S组)、超声引导皮下自控镇痛组(U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I组),每组30例。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天、3天,I组镇痛效果较好,但在治疗后第7天、14天,三组的镇痛效果相同;与I组相比,治疗后第3天、7天、14天,S组和U组QOL评分明显提高(P<0.05);且在治疗期间S组和U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改善效果最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U组穿刺点皮肤合并症发病率最小,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皮下自控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更适合用于晚期癌痛病人安宁疗护的治疗。 李丹 王叶纯 邹军 朱凌云 张邓新关键词:超声 皮下自控镇痛 晚期癌痛 安宁疗护 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患者自我管理的水平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干预。观察2组自我效能感、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2组干预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较之干预前均更高,且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更高(P<0.05);2组干预后的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Borg呼吸困难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干预能够提高无创呼吸机患者自我效能感、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周春香 唐静华 孙芬兰 黄磊 顾丹凤 朱凌云 陈晓庆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 自我效能感 自我管理 后向行走观察训练联合Soundsory认知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PASS(P:计划;A:注意;S:同时性加工;S:继时性加工)理论的后向行走观察训练联合Soundsory认知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身体平衡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PASS理论的后向行走观察训练联合Soundsory认知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runel平衡量表和脑卒中自我效能感问卷(SSEQ)对患者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估。结果最终共纳入老年脑卒中后MCI患者116例,其中观察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73.47±7.10)岁;对照组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72.74±8.37)岁。干预前2组患者MoCA总分、SSEQ总分、Brunel平衡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MoCA总分分别为(20.10±2.73)、(22.98±2.98)分,高于对照组的(18.24±2.84)、(20.47±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4.32,均P<0.05);观察组患者SSEQ总分分别为(49.97±7.73)、(54.98±7.88)分,高于对照组的(46.50±8.69)、(51.59±6.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2.60,均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Brunel平衡量表得分为11(9,11)分,高于对照组的10(8,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P<0.05)。结论基于PASS理论的后向行走观察训练联合Soundsory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后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其自我效能。 苏珍珍 叶芬 芦慧 邵杨扬 骆燕芳 朱凌云关键词:卒中 轻度认知障碍 PASS理论 自我效能 术后恐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后恐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Tampa恐动症量表(TSK)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其术前血液检测指标。统计患者术前衰弱、术后尿潴留及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以及衰弱水平和术后恐动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分步回归分析法评估恐动在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共有28例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尿潴留发生率为11.4%。246例患者的FRAIL量表总分为0~5(2.29±1.29)分,共118例患者发生衰弱,发生率为48.0%。246例患者的TSK总分为25~62(42.53±7.98)分,共有169例患者术后出现恐动症,发生率为68.7%。(2)患有痴呆、术后使用镇痛泵、FRAIL量表总分高、TSK总分高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FRAIL量表总分与TSK总分呈正相关(P<0.05)。(3)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恐动在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为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对较高,衰弱水平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也可通过增强患者术后的恐动水平,从而间接增加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衰弱情况和术后恐动心理,并积极应对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夏丹丹 卞璐 钱源 朱凌云 刘元 赵锡江关键词:髋部骨折 衰弱 术后 疲劳症状与PCI术后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短期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疲劳症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20例中青年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其疲劳情况,于出院后6个月评估其预后情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疲劳量表和工作能力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疲劳症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疲劳症状对重返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随访199例病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疲劳症状是MACE发生的预测因素[HR=2.939,95%CI(0.177,0.655),P=0.001],疲劳症状是重返工作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疲劳症状是中青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工作人员重视病人疲劳评估,加强疲劳症状管理。 李晓静 胡尧尧 周苔花 朱凌云 顾丹凤 王晓彦关键词:冠心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