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厂家无硫柳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动物体内免疫原性的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春公司)生产的无硫柳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用长春公司、国外A公司及国内B公司生产的无硫柳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经后腿胫前肌肌肉注射免疫小鼠,以注射PBS的小鼠作为对照。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4、21、28、35、42 d,经小鼠眼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并计算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HI抗体阳转率、HI抗体GMT增长倍数和HI抗体保护率。结果各疫苗组小鼠血清中HI抗体GMT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的PBS组(P〈0.01),各疫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28、35、42 d,各疫苗组的HI抗体阳转率为77%~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疫苗组HI抗体GMT较免疫前增长倍数均〉2.5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疫苗组的HI抗体保护率为62%~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公司生产的无硫柳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国外A公司疫苗免疫原性水平相当,略高于国内B公司。
- 赵大鹏郭雪顾建阳郭骐源赵志芳王思艳陈忠强汪洋张兰婷姜皓淼邹勇
- 关键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硫柳汞免疫原性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 2015年
-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原则,采用0、21天免疫程序,选择3岁及3岁以上健康者1202人。分组为3~11岁、12~17岁、≥60岁组,按照人数基本为1∶1的比例随机分别接种7.5μg和15.0μg 甲型H1N1流感疫苗;18~59岁组按照人数基本为1∶1∶1的比例随机分别接种7.5μg、15.0μg甲型 H1 N1流感疫苗和安慰剂对照。观察各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免疫前后血凝抑制( 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GMT水平和平均增长倍数。结果受试对象的安全性结果显示7.5μg和15.0μ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4%(48/549)和13.88%(74/533),其中Ⅱ级反应率分别为03.6%(2/549)和1.13%(6/533),未观察到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2剂接种未见不良反应叠加现象。7.5μg或15.0μg试验疫苗首剂免疫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13%(395/464)和90.77%(413/455),保护率分别为85.56%(397/464)和91.43%(416/455),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增长36.1倍和526.倍。2剂免疫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7.84%(454/464)和99.12%(451/455),保护率分别是98.06%(455/464)和99.56%(453/455),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增长63.3倍和96.0倍。4个年龄组(3~11岁、12~17岁、18~59岁及≥60岁年龄组)7.5μg和15.0μg组HI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大于70%,GMT较免疫前均增长2.5倍以上,结果显示7.5μg和15.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1剂后抗体水平已达到研究方案中设定的预期标准,免疫2剂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试验表明甲型H1 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接种1剂15.0μg甲型H 1N1流感疫苗,即可在3岁和3岁�
- 闫绍宏陈平纡马俊清武贵森许建斌顾苏仪徐冬冬邹勇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免疫原性
- 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篮式生物反应器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方法应用14 L篮式生物反应器,以Vero细胞作为森林脑炎病毒增殖的细胞基质,采用片状载体对Vero细胞进行高密度培养,探讨不同细胞接种浓度对生物反应器内细胞密度及病毒产量的影响。连续收获的森林脑炎病毒液经超滤浓缩、1∶4 000(v/v)β-丙内酯灭活、柱层析纯化后,获得疫苗原液,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进行相关检测。结果用(5-7.5)×105个/ml细胞浓度接种Vero细胞培养森林脑炎病毒可连续收获30 d以上,平均病毒滴度为8.4 lg LD50/ml;1∶4 000(v/v)β-丙内酯灭活24 h可完全灭活病毒,3批病毒浓缩液灭活验证试验均未检出残余活病毒;柱层析纯化后杂蛋白去除率可达89.56%;疫苗原液经无菌检查合格,其他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结论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制备了合格的森林脑炎灭活疫苗,该工艺适用于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规模化生产。
- 刘岩松王华孙宏亮安继新纪权邢坤鹏张朔刘梦妮邹勇
-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VERO细胞
- 森林脑炎病毒包膜E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初步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原核表达及纯化森林脑炎病毒(tick-bome encephalitisvirus,TBEV)包膜E蛋白,并初步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TBEV E蛋白基因,克隆至载体pET-28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BEV E,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后经终浓度为0.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12%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蛋白采用镍柱亲和法纯化,铝佐剂吸附后,经小鼠左侧腹腔注射,0.5 mL/只,间隔1周加强免疫1次,末次免疫后7、14、21、28、35、42、49 d,经小鼠眼眶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T-28a-TBEV E构建正确。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55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约22.3%,且可与小鼠抗TBEV血清发生特异反应,纯化后纯度达90%。末次免疫后21 d,小鼠血清抗体效价达最高,为1∶6400。结论经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了TBEV E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实验为TBEV诊断制剂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 邴振虹王兰菊周永飞常东英张健锋王伟韩顺子常军亮孙宏亮曹玉锋邹勇
- 关键词:森林脑炎病毒基因重组原核表达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