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猛

作品数:15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澳门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法律
  • 4篇自由贸易
  • 4篇金融
  • 3篇预付
  • 3篇预付卡
  • 3篇金融监管
  • 2篇域外
  • 2篇域外经验
  • 2篇商业预付卡
  • 2篇律制
  • 2篇法律性
  • 2篇法律性质
  • 2篇法律制度
  • 2篇法治
  • 2篇法治化
  • 1篇新政
  • 1篇新政府
  • 1篇依法
  • 1篇依法治国
  • 1篇政府

机构

  • 13篇澳门科技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江苏开放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法学会

作者

  • 15篇李猛
  • 3篇李猛
  • 2篇黄庆平
  • 1篇沈四宝

传媒

  • 1篇开放导报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上海金融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开发性金融研...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上海金融学院...
  • 1篇重庆与世界(...
  • 1篇江汉学术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区域与全球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自贸区授权立法问题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自贸区内暂停实施相关法律是为化解在自贸区建设中与其不相适应的上位法制度障碍,减少和避免对自贸区同一事项的法律规范适用冲突,其不仅关系自贸区各项制度创新能否顺利开展实施,更是中国自贸区未来建设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与重要议题。但自贸区授权立法至今依然存在一些法律争议和诸多现实问题,这些争议及问题的合理解释与妥善化解关系自贸区授权立法的功效发挥和应用实施。应当对当前自贸区授权立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厘清自贸区授权立法主要问题产生的法理渊源与逻辑依归,借鉴域外经验与先例做法提出较为有效可行的建议办法,探寻能够真正实现中国自贸区授权立法制度建立的可行路径。
李猛
关键词:授权立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问题与政策建议被引量:13
2020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由此成为新时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核心力量,以及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就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状况而言,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不高、支持科技创新的人才政策不配套、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公共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是影响和阻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以习近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为方向指引,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精准政策支持、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等政策建议。
李猛李猛
中国自贸区法律制度的构造及其完善被引量:24
2017年
中国自贸区法律制度现已初步形成,但国家层面立法至今依然缺位,过于偏重地方性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内制度创新与日常管理的办事效率,自贸区管委会授权立法与管理权限较为有限影响到其作为自贸区"一线"管理者参与区内立法与运营管理的积极性,自贸区自由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特性受到羁绊,区内市场活力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发挥。应当借鉴域外先进自贸区历史经验,遵循"法治先行"原则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中国自贸区法》引领指导中国自贸区整体建设,适当减少自贸区所在地政府对区内事务的过度干预,合理限定自贸区地方性立法权限范畴,授权自贸区管委会更多权能,激发自贸区管委会与区内市场主体参与自贸区立法与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自贸区法律制度与管理模式需要逐步由三层级过渡升级为双层级,从而适应自贸区制度创新与经贸自由的功能作用并符合其自由开放的内在属性,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李猛
关键词:域外经验
论我国商业预付卡金融监管法律问题及其制度完善被引量:4
2015年
商业预付卡具有契约与金融双重法律属性,本文从金融法视角透析其是不同于货币与银行卡的新型支付结算工具,以商业预付卡法律属性研究为前提,结合我国商业预付卡市场实际问题提出完善金融监管的建议。
李猛
关键词:商业预付卡法律属性金融监管消费者利益
新国际经济背景下的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4年
以国际经济视角解读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时代背景、历史使命,阐述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点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并对相关社会、经济问题该如何解决提出建议。
李猛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
中国自贸区管理制度创新现状与发展被引量:6
2017年
中国自贸区核心生命力在于管理制度创新,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便更好的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服务本国市场经济和促进国际经贸自由化。中国自贸区建立三年以来,一系列管理制度创新得以成功实践,但实际与国际先进自贸区依然存在一定距离,文章通过介绍分析香港自由港区与新加坡自贸区先进管理制度,透析当前我国自贸区管理制度中的问题与不足,参鉴香港自由港区与新加坡自贸区成熟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相应提出些许可行的完善建议。
李猛沈四宝
中国自贸区服务与“一带一路”的内在关系及战略对接被引量:55
2017年
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近的背景和功能价值,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自贸区作为战略支点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宏观战略将各地自贸区串联一体,带动了中国自贸区整体前进发展。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均以市场开放、贸易便利、投资自由为目标,地缘与制度是两大战略构成的核心要素,彼此间可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制度引鉴、地理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对接。为保障战略对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尽快设立专业的国家战略协调机构,完善创新容错机制以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及红利共享,并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和对接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
李猛
关键词:一带一路
自贸区管理创新:境外经验借鉴被引量:8
2017年
中国自贸区管理制度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管理模式、投资自由、贸易便利、金融开放、市场监管等方面与域外先进自贸区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应当汲取域外先进自贸区相关经验,进一步丰富中国自贸区管理制度内容,实现管理制度结构优化升级,解决管理制度创新中的主要现实难题。
李猛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政策制度体系构建——以金融开放创新与市场监管协调发展为视角被引量:2
2022年
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政策制度体系是服务支撑海南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既是促进海南金融业开放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市场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探索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资本自由兑换、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等方面取得一定改革成效,但也仍存在着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制度集成创新有待加强、改革中遭遇固有法律体制障碍、金融监管制度与风险防控体系亟待建立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在立足于本国国情基础上,积极借鉴世界著名自由贸易港金融制度创新有益经验,尽快建立起包括金融政策创新体系、金融法治保障体系、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机制、综合性金融政策制度体系,为金融开放创新与市场监管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具有金融创新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李猛李猛
关键词:风险防控
新加坡自贸区的制度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4
2021年
新加坡自贸区的成功在于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先进的管理制度。本文通过透析新加坡自贸区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管理制度创新,详细了解新加坡自贸区制度的建设现状与环境,能够以此为鉴推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发展。对标新加坡自贸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需要适时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转变自贸区行政管理模式,坚持经贸自由化政策,深化赋税制度改革,并进一步开放区内金融市场。
李猛李猛
关键词:法律制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