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琨
- 作品数:57 被引量:3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基于现场大型直剪试验的砂泥岩混合料抗剪强度研究
- 2025年
- 开展砂泥岩混合碾压填方料抗剪强度参数测试及影响因素分析,对指导混合料超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评价、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在四川省绵阳市境内某天然气处理厂4个超高填方边坡区内,开展13个砂岩与泥岩碾压后混合填料现场大型直剪试验,研究含石率﹑含水率及正应力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砂岩与泥岩碾压混合料的综合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为34.93 kPa,内摩擦角φ为31.38°;混合填方料的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随含石率的增大而降低,内摩擦角φ随含石率的增大而增大;混合填方料的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远大于含石率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含水率的变化。研究成果对确保混合料超高填方边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朱大鹏邹思涵张明政熊江宋琨
- 关键词:含水率
- 滑坡非匀速变形过程中滑带土残余强度环剪试验研究
- 2025年
- 滑坡受降雨、库水位波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常呈现台阶状的非匀速变形,滑带土经受减速、加速等非匀速剪切循环状态,其抗剪强度可能是变量而非常量。以白家包滑坡滑带土为例,开展了一系列加速率和减速率阶梯式剪切环剪试验,并通过三维形貌检测系统对不同速率条件下的剪切面进行宏观分析,研究滑带土残余强度在非匀速剪切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速率为0.3~9.9 mm/min阶梯式加速剪切,滑带土残余强度随剪切速率呈递减趋势,相对降低3.0%~24.1%,残余强度随阶梯式减速剪切增加2.9%~34.6%;加速剪切时剪切面划痕逐渐加深,减速剪切时划痕形态趋于平滑和有序;滑带土强度的综合内摩擦角与剪切速率呈对数递减关系,满足φ_(e)=-1.56ln(v+0.15)+22.1的关系方程。揭示了滑坡在非匀速变形过程中滑带土残余强度变化规律,对滑坡稳定性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宋琨向舒畅陈健翔阮迪吕泓霖闫巍
- 关键词:滑带土环剪试验
- 三峡工程库水位降与红层岸坡稳定性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
- 三峡工程水库运营中,库水位在145~175 m间周期性变化必将引起岸坡地下水位的波动,从而导致岸坡稳定性的响应变化.为此,根据布辛涅斯克非稳定渗流微分方程,采用多项式拟合初始浸润线,求得了库水位匀速下降和定幅度下降时岸坡...
- 宋琨刘镇王磊杨举晏鄂川
- 关键词:稳定性浸润线
- 文献传递
- 库水位条件影响下的大地坪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运动预测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水库蓄水对库岸型滑坡产生巨大威胁并极可能引起整体滑移破坏,开展不同库水位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研究意义重大。通过现场地质调查、现场试验、原位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湖北恩施峡口塘水电站库区大地坪滑坡在不同库水位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利用现场渗透试验获取的滑体渗透系数,在GeoStudio软件中分析水库运行过程中滑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采用数值分析程序FLAC对大地坪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滑体变形对不同库水位的响应情况,并结合物质点法对滑坡整体破坏运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与库水位保持同步,基本没有滞后现象;滑坡稳定性的主控因素为高水位运行;水位抬升不利于滑坡的稳定,特别是高水位的持续运行对滑坡的变形影响更大;由于碎石土渗透性较高,库水位的下降使得滑坡稳定性相较于高水位时有所增加;采用物质点法模拟预测大地坪滑坡体大规模滑移破坏,位移主要分布在中前部,最大水平位移约20 m,文沙公路处最大水平位移约18 m。其研究成果可为库岸型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张亮华田秋丰阮迪熊华盛宋琨
- 关键词:库水位地下水位数值模拟
- 多因素引发的公路隧道偏压效应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针对鄂西北某高速公路隧道出口段由地形因素与顺层结构面因素共同引发的偏压问题,运用离散元方法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多因素偏压下围岩压力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大小相间的分布形式,该值较地形因素与顺层结构面因素各自引发偏压下围岩压力之和高37%,偏压侧与非偏压侧围岩压力差值较各单因素偏压之和高23%,初期支护结构内力甚至呈现数量级式增长,三者均表现出多因素偏压下的附加效应。多因素偏压下,初支结构在水平方向表现为扩张变形,而竖直方向上则表现为非偏压侧上升、偏压侧下沉,呈现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压旋效应"。在围岩压力分布、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方面,顺层结构面因素均较地形因素影响显著,表现出控制性作用。
- 晏鄂川周瑜毛伟宋琨
- 关键词:隧道工程隧道偏压离散元围岩压力
- 信息量与多模型耦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识别滑坡灾害危险性"靶区"的基础和关键。三峡库区秭归县的侏罗系地层区是滑坡灾害易发区,选取坡度、地表切割深度、曲率、距水系与路网距离等8个影响因子,通过信息量模型(I)与人工神经网络(ANN)、随机森林(RF)、XGBboost、支持向量机(SVM)等4种模型耦合,进行了滑坡易发性评价。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分析发现:信息量和支持向量机耦合模型的ROC曲线AUC值最大(0.848),滑坡易发性的分区图显示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水系和路网两侧,其结果与实际滑坡分布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和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 仪政宋琨黄海峰李辉
- 关键词:信息量模型侏罗系地层三峡库区
- 银川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安全风险分析被引量:5
- 2024年
- 城市地下空间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评价地质环境的安全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先导问题。结合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和区划,选择了地震(活动断裂和场地地震效应)、砂土液化、富水砂卵石层、地基承载力和地表载荷等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在分别确定各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因素的地质风险分析;采用层次分析和乘积标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银川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多因素地质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地震和砂土液化;地质风险的强风险区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4.10%,中风险区面积占19.69%,弱风险区面积最大,占41.07%,低风险区占35.13%。这为银川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等提供地质参考。
- 赵银鑫宋琨吉卫波公亮虎博文张晓东田硕丰
- 关键词:地下空间地质安全
- 应用型地质工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以三峡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7
- 2018年
- 本文结合三峡大学地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采用校企协同编制培养方案和开展课堂教学,校校协同和校地协同建设地质实习基地,提出了应用型地质工程人才协同培养的"协同、构建、实现、运行"的四步模式(CEIO模式),从而达到"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宋琨刘艺梁易武张鹏张国栋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地质工程
- 滑坡失稳运动过程的物质点法模拟及动力特性分析——以三峡库区盐关滑坡为例被引量:6
- 2023年
- 滑坡失稳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及影响范围对滑坡灾害的风险区划分和防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能准确且系统地分析滑坡失稳运动过程中的动力特性变化,对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盐关滑坡失稳运动过程详细调查分析,通过滑带土的室内环剪试验获得其残余强度变化规律及不同剪切速率的滑带土运动参数。采用适用于大变形模拟计算的物质点法(MPM),再现了盐关滑坡的2次运动堆积过程,并分析了滑坡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能量、冲击力等动力特性的动态变化与阶段特征。结果表明,盐关滑坡物质点法(MPM)模拟结果与现场勘测运动距离和滑坡堆积形态相吻合;滑坡2次运动过程均经历失稳启动、加速滑动、减速堆积和停止4个阶段;第一、二次滑动分别在第10、31 s时达到了1.9、3.2 m/s的速度峰值,总动能为1.57×10^(7)、1.60×10^(8) J,冲击力峰值为7.82×10^(3)、3.87×10^(4) kN;滑坡平均速度、总动能及最大冲击力均随滑距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物质点法应用于滑坡动力学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室内环剪试验获取的控制滑坡运动的滑带土残余摩擦系数为物质点法模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滑坡失稳运动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在滑坡灾害范围和危害程度预测及风险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 宋琨阮迪吕泓霖韩璐阳黄海峰
- 关键词:动力特性环剪试验
- 数字钻孔全景影像中结构面特征智能识别方法被引量:9
- 2020年
- 数字钻孔全景影像是识别深部岩体结构面的主要方法,传统解译方法主要依靠手动操作完成,其结果存在较强的人为性、主观性和较大误差。针对数字钻孔全景影像技术,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面图像灰度分布特点的智能识别新方法。通过钻孔图像的灰度化、降噪预处理后利用结构面定位信号特征值D定位结构面,获取其所在区域图像;再进行边缘检测、阈值分割及形态学等处理,通过拟合边缘曲线并结合数学表征方法实现了结构面特征(产状、隙宽等几何参数)的智能化识别。通过对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深部岩体数字钻孔影像的实例分析,运用本智能识别方法获得结构面特征信息相对于传统人工识别方法,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更强、批量识别效率更高。这对这数字钻孔影像的智能、快速识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宋琨孙驰安冬仪政
- 关键词:图像处理数学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