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淑霞
- 作品数:56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集成化双酶-量子点探针的的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新体系
- 量子点因其优良的光电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近几年,众多研究者将量子点引入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体系,建立了对金属离子、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方法[1]。
- 许淑霞李显明李家林张后春张信凤吴鹏
- 关键词:量子点生物传感器
- 超临界流体萃取-液-质联用分析化妆品中的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被引量:5
- 2023年
- 通过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结合,建立化妆品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BP))的高效、灵敏的测定方法。化妆品样品用14 000 kPa和65℃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后,进行HPLC-MS外标法测定。对提取压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色谱、质谱优化影响萃取和检测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线性范围0.01~100μg/mL(相关系数> 0.999 7),检出限(LOD,S/N=3)0.52~0.58 ng/kg。在2.00~800.00 mg/kg加标浓度下,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加标回收率在95.15%~107.69%(n=3)。该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可用于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灵敏、准确检测。
- 罗悦汪隽罗茜付薛衡许淑霞罗进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化妆品防腐剂
- 一种微波制备双酚A印迹-整体棒固相微萃取纤维的方法
- 一种微波制备双酚A印迹-整体棒固相微萃取纤维的方法,以毛细管为模具,采用微波聚合在其中原位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经剪切、洗脱模板分子后,制成双酚A印迹-整体棒固相微萃取纤维。该法不但聚合反应快速而且可实现批量制备纤维,故有...
- 许淑霞李崇瑛张信凤孙永华
- 文献传递
- 纳米硒化银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
- 随着固体材料表面各种特性被发现和认识,为传统的光谱分析,尤其是分子发光分析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气体分子在具有催化活性的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化学发光现象,即催化发光,被认为是气体传感器研究的...
- 许淑霞吕弋
-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催化发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光催化可视化现场检测水样中Hg<sup>2+</sup>方法
- 一种光催化可视化现场检测水样中Hg<Sup>2+</Sup>方法,主要是利用Hg<Sup>2+</Sup>与胸腺嘧啶(T)特异性结合形成T‑Hg<Sup>2+</Sup>‑T结构,使两条富T的寡核苷酸链错配形成双链。溴化...
- 张信凤刘微微许淑霞张惠
- 文献传递
- 一种核酸染料光催化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Hg<Sup>2+</Sup>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酸染料光敏氧化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水中的Hg<Sup>2+</Sup>。具体步骤如下:将ITO电极超声后干燥。将防水贴纸固定在电极导电面后浸于HAuCl<Sub>4</Sub>溶液中进...
- 许淑霞雷廷盛方方
-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集成化双酶-量子点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集成化双酶-量子点制备方法。这种集成化的纳米材料由荧光量子点、过氧化物酶、氧化酶组成,以荧光量子点为核心,先后以共价键将过氧化物酶和氧化酶连接于量子点上。该集成化的双酶-量子点纳米...
- 许淑霞李家林张信凤李显明
- 废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2025年
-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因其极强的化学稳定性、环境持久性及潜在生态风险,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尽管PFAS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其难降解特性导致在水体、土壤及生物体内持续累积,引发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PFAS废水处理常规处理技术(吸附、膜分离、电化学氧化等)与新型处理技术(水热碱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机械力化学降解等)的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及适用性,旨在分析现有技术的降解机理、处理效能及工程化潜力,并提出未来优化建议。吸附技术具有成本效益优势;膜分离技术避免了化学药剂的使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反应条件温和;热解技术可实现完全矿化;水热碱技术则展现出良好的环境友好特性。然而,这些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二次污染风险、较高能耗需求(如热解和闪焦耳加热技术)、对短链PFAS的处理效率不足(如泡沫分离技术),以及技术成熟度有限(如超声降解和生物降解技术)。从工程化进程来看,吸附和膜分离技术已达到商业化应用阶段,电化学氧化、芬顿氧化和臭氧氧化技术处于中试至示范工程阶段,其余技术大多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层面。基于当前研究现状和技术瓶颈,建议未来发展应着重于以下关键领域: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如宽pH适应性催化剂和杂化膜材料)、工艺系统的优化整合、工程化应用的改进(包括连续化反应装置的设计和能耗控制),以及环境风险的全面评估。这些研究重点的突破将有效地推动PFAS处理技术向高效、经济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罗曼琳印成燕封民巧于茵王可可熊亭亭吴怡许淑霞
- 关键词:废水处理膜分离电化学氧化
- 一种基于纳米酶的3D打印比色装置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酶的3D打印比色装置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方法。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POD)性质的Cu‑C<Sub>3</Sub>N<Sub>4</Sub>纳米材料,并与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氧化酶共同构...
- 许淑霞常国瑞李思锐王韵琪
- 基于集成化双酶-量子点探针的的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新体系
- 量子点因其优良的光电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近几年,众多研究者将量子点引入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体系,建立了对金属离子、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方法[1]。目前,鲁米诺-H2O2-量子点共...
- 许淑霞李显明李家林张后春张信凤吴鹏
- 关键词:量子点生物传感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