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媛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浅谈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规范化的管理
-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己应用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在对方案中的证型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数据加以统计分析。结果:胃脘痛中医护理...
- 周鑫媛武清霞耿玉芳姚林红任艳张敏
- 中医护理临床带教的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
-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培养临床护理人才。实习护生作为未来临床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将影响到实习护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态度及质量[1]。
- 刘丽君武清霞周鑫媛
-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痞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和艾灸治疗,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除遇冷加重、畏冷肢凉积分外,其余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痞满、遇冷加重、畏冷肢凉积分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对脾胃虚寒型胃痞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能改善虚寒证候,达到缓解痞满的目的。
- 姚林红周鑫媛王琳任艳苏娟萍
- 关键词:胃痞痞满脾胃虚寒艾灸穴位贴敷
- 耳穴埋针法治疗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耳穴埋针法对胃痞(肝胃不和证)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择脾胃病专科住院和门诊胃痞(肝胃不和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针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3个月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埋针法治疗胃痞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预防疾病的复发。并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容易被病人接受。
- 武清霞周鑫媛姚林红韩玲艳任艳
- 关键词:肝胃不和证胃痞
- 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FD脾虚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对照A组给予香砂六君丸治疗,对照B组给予温通刮痧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患者胃电图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PSR)、主功率(DP)、主频率(DF)水平,采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价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SR、DP、D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指数(NDSI)、主症及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NDSI、主症及次症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NDLQI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31/32)高于对照A组(78.13%,25/32)和对照B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FD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升PSR、DP、DF水平,改善胃动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周鑫媛武清霞苏娟萍姚林红任艳
- 关键词:香砂六君丸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胃动力
- 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1],属于中医“久痢”范畴.综合性中医护理方案配合辨证施护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有利于推动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并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武清霞韩玲艳耿玉芳凌晓燕周鑫媛张春燕
-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