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琼
作品数:
5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石新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黄鸿菲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晏泽辉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吴全新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2篇
会议论文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母婴
2篇
乙型
2篇
乙型肝炎
2篇
易感
2篇
易感性
2篇
母婴传播
2篇
基因
2篇
基因变异
2篇
肝炎
2篇
HBV
1篇
胆酸
1篇
阳性
1篇
阳性患者
1篇
遗传易感
1篇
遗传易感性
1篇
乙型肝炎病毒
1篇
预后
1篇
治疗学
1篇
时长
1篇
衰竭
机构
5篇
第三军医大学...
1篇
贵阳医学院
作者
5篇
张艳琼
4篇
王宇明
3篇
石新星
2篇
吴全新
2篇
晏泽辉
2篇
黄鸿菲
1篇
闫国华
1篇
朱鹏
1篇
徐城
1篇
张长江
1篇
王丽
传媒
1篇
传染病信息
1篇
临床肝胆病杂...
1篇
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1篇
2017
3篇
2016
1篇
2015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SLC10A1基因变异与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在群体水平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功能性受体SLC10A1基因c.800G>A变异和c.356+1098C>T变异对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西南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未经核苷(酸)类药物干预的HBV e抗原( HBeAg)阳性且HBV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子代306例,其中包括感染组247例(疫苗干预55例)和未感染组59例(疫苗干预56例)。采集两组人群的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对c.800G>A和c.356+1098C>T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分析。组间基因型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earson卡方或连续校正卡方)。结果在经疫苗干预的人群中,未感染组c.800G>A GA基因型频率为14.3%(8/56),高于感染组GA基因型频率(5.5%,3/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4,P=0.119);感染组c.356+1098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0%(11/55)、47.3%(26/55)和32.7%(18/55),未感染组分别为12.5%(7/56)、69.6%(39/56)和17.9%(10/56),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56)。在总人群中,未感染组c.800G>A GA基因型频率为13.6%(8/59),高于感染组GA基因型频率(6.9%,17/2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0,P=0.156);感染组c.356+1098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2%(50/247)、49.8%(123/247)和30.0%(74/247),未感染组为11.9%(7/59)、69.5%(41/59)和18.6%(11/59),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6,P=0.024)。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基因型人群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性,进一步将感染组分为疫苗干预组55例和无疫苗干预组192例。其中,疫苗干预组与无疫苗干预组c.800G>A位点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3/55)和7.3%(14/1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张艳琼
晏泽辉
石新星
吴全新
黄鸿菲
王宇明
关键词:
疾病遗传易感性
应用核苷(酸)类似物的初治e抗原阳性患者巩固治疗时长的初步探索
徐城
吴全新
张艳琼
王宇明
SLC10A1基因变异与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张艳琼
晏泽辉
石新星
吴全新
黄鸿菲
王宇明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住院的1116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影响患者1年生存时间及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Cox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随访的1年时间内,56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0.4%。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年龄、ALT、TBil、尿素氮、血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清Na+、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PLT)、HBV DNA载量、MELD评分、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脓毒症、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及急性肾损伤(AKI)在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BC、MELD评分、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AKI及PLT是HBV-ACLF患者1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HBV-ACLF是一个高病死率疾病,常常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而影响HBV-ACLF患者1年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WBC、MELD评分、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AKI及低PLT水平。
石新星
张艳琼
朱鹏
闫国华
张长江
王宇明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预后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阻断中国HBV母婴传播效应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LdT)和拉米夫定(LAM)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经LdT和LAM治疗后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文献,并应用RevMan 5.2软件对HBV感染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以及婴儿血清中HBsAg和HBV DNA阳性率进行合并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LdT组926例,LAM组425例,对照组1056例。孕妇分娩前,LdT组和LAM组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dT组vs对照组:SMD=-4.22,95%CI(-4.39,-4.05),P<0.05;LAM组vs对照组:MD=-4.18,95%CI(-4.52,-3.85),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LdT组HBV DNA下降更加明显,且病毒学应答高[LdT组vs LAM组:SMD=-0.61,95% CI(-0.77,-0.46),P<0.00001;RR=1.58,95%CI(1.19,2.08),P<0.001]。随访6~12月龄婴儿,LdT组和LAM组婴儿血清中HBsAg和HBV D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dT组vs对照组:RR=0.05,95%CI(0.02,0.14),P<0.00001;RR=0.04,95%CI(0.01,0.14),P<0.00001。 LAM组vs对照组:RR=0.21,95%CI(0.11,0.40),P<0.00001;RR=0.22,95%CI(0.11,0.43),P<0.0001]。进一步分析,LdT组在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应中与L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T组vs LAM组:RR=0.36,95%CI(0.04,3.32),P=0.36]。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经LdT或LAM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中HBV DNA水平均下降,LdT组HBV DNA水平下降更加明显,且LdT和LAM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应无明显差异。
王丽
张艳琼
王宇明
何云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治疗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