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晴雯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受精
  • 2篇体外
  • 2篇胚胎
  • 2篇胚胎移植
  • 2篇长方案
  • 1篇妊娠
  • 1篇妊娠丢失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体外受精
  • 1篇体外受精-胚...
  • 1篇体质量
  • 1篇体质量指数
  • 1篇年轻女性
  • 1篇女性
  • 1篇排卵
  • 1篇周期
  • 1篇苗勒管
  • 1篇抗苗勒管激素
  • 1篇活产

机构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翠莲
  • 3篇张晴雯
  • 2篇徐晓航
  • 2篇张少娣
  • 2篇王倩
  • 1篇王倩
  • 1篇路锦
  • 1篇张亚楠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年轻女性首次体外受精长方案周期累积活产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长方案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IVF长方案助孕治疗的1 147例年轻且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不孕女性的临床资料,按完成一次取卵周期是否获得最终活产胎儿分为活产组与未获活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累积流产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活产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较未获活产组显著降低(P<0.05),而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及可移植胚胎数显著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及可移植胚胎数是年轻且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不孕女性首次行IVF长方案周期获得累积活产的重要影响因素,BMI<24.2 kg/m2及可移植胚胎数≥5患者的妊娠结局较佳。结论:年轻且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女性首次IVF长方案周期中,BMI及可移植胚胎数与累积活产率显著相关,较低的BMI及适当多的可移植胚胎数可提高一次取卵周期的累积活产率。
陈圆辉徐晓航王倩张晴雯路锦张少娣张翠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长方案周期最佳获卵数的探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对IVF-ET长方案周期最佳获卵数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长方案助孕的4 889例取卵周期,以平滑曲线拟合探索获卵数与临床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倾向全胚冷冻的临界值,并以此根据获卵数不同分为3组:A组(≤6)(819例),B组(7~≤12)(1 795例),C组(≥13)(2 275例),对各组间的一般情况,促排卵结局和胚胎移植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平滑曲线拟合显示,获卵数≥7个时,临床妊娠率趋向稳定;获卵数≥13个时,OHSS高危倾向全胚冷冻率(64.09%,1 458/2 275)显著升高。3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双侧窦卵泡数(AF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HCG日雌激素(E2)、HCG日孕酮(P)、可移植胚胎数、OHSS高危倾向全胚冷冻率、移植囊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随获卵数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无可利用胚胎周期取消率显著降低(P〈0.01),各组间受精率及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IVF长方案周期,获卵数7~≤12个时,可在新鲜周期行移植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
陈圆辉张翠莲徐晓航王倩张晴雯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长方案获卵数
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对首次胚胎移植术后早期妊娠丢失的影响探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对首次胚胎移植术后早期妊娠丢失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助孕且首次胚胎移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阳性的39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AMH水平等分为四个亚组:A组(AMH≤1.97 μg/L)、B组(1.97 μg/L5.41 μg/L), 通过单因素分析、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等方法, 探讨AMH水平对行IVF/ICSI助孕首次胚胎移植术后早期妊娠丢失结局的影响。结果①纳入总人群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为15.71%(624/3973)。四组间体质量指数、不孕类型、授精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MH水平[(1.21±0.50)μg/L、(2.63±0.38)μg/L、(4.26±0.60)μg/L、(8.26±2.78)μg/L, P<0.001]、年龄[(32.35±5.00)岁、(30.77±4.24)岁、(29.90±3.96)岁、(29.35±3.85)岁, P<0.001]、双侧窦卵泡计数(8.01±4.04、11.46±4.40、13.55±4.73、16.08±5.08, P<0.001)、移植胚胎数[(1.74±0.44)枚、(1.73±0.45)枚、(1.69±0.46)枚、(1.66±0.47)枚, P<0.001]、移植胚胎发育时间(卵裂期胚胎/囊胚比例)(85.49%/14.51%、76.42%/23.58%、69.55%/30.45%、65.79%/34.21%, P<0.001)、移植周期类型(新鲜/冻融胚胎移植)(75.08%/24.92%、71.15%/28.85%、57.79%/42.21%、39.46%/60.54%, P<0.001)及早期妊娠丢失率(22.12%、12.25%、12.76%、15.6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调整混杂因素后, 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B、C、D三组的早期妊娠丢失率均低于A组, 其中总纳入人群中B组(调整后OR=0.60, 95%CI=0.46~0.79, P<0.001)、C组(调整后OR=0.70, 95%CI=0.51~0.97, P=0.033)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人群中B组(调整后OR=0.46, 95%CI=0.30~0.71, P<0.001)、C组(调整后OR=0.62, 95%CI=0.39~0.98,
陈圆辉张亚楠王倩罗堂苗徐偲越张晴雯张少娣张翠莲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受精体外胚胎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