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兴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供电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网
  • 2篇配电
  • 2篇配电网
  • 2篇网损
  • 2篇分布式
  • 1篇电流
  • 1篇电网损耗
  • 1篇电压
  • 1篇电压控制
  • 1篇调度
  • 1篇调度模式
  • 1篇行波
  • 1篇选线
  • 1篇优化调度
  • 1篇暂态
  • 1篇暂态行波
  • 1篇智能配电
  • 1篇智能配电网
  • 1篇数据融合
  • 1篇数据需求

机构

  • 5篇南京供电公司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5篇罗兴
  • 2篇嵇文路
  • 1篇顾伟
  • 1篇李雪
  • 1篇孙昕杰
  • 1篇陈明
  • 1篇周冬旭
  • 1篇张明
  • 1篇李国锋
  • 1篇朱红
  • 1篇王勇
  • 1篇兰岚

传媒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电力大数据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挖掘分布式资源潜能的主-配-微一体化协同控制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配电网与微电网中分布式资源渗透率逐步增加,设备重载状况下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技术挑战。针对海量分布式资源不同渗透场景下主电网输电侧、配电网与微电网全局调控难题,分析不同网络中接入的分布式资源类型,提出充分发挥分布式资源潜能的主-配-微一体化协同控制策略。上层利用主网输电侧中的无功补偿装置与配、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考虑微电网与主网并网能源转换与网络中储能约束,实现主-配-微电网无功优化;下层针对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平衡,分析配电网低频切除方案与微电网可控负荷约束构建协同负荷调节优化模型;最终利用双层粒子群计算求解上层与下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IEEE 30节点与IEEE 4节点在全局网络搭建含分布式资源的主-配-微一体化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双层优化控制方法在设备重载、多微电网并网运行与分布式资源出力等不同运行场景下的调控效果。
潘小辉罗兴穆煜周航桂仁杰徐俊俊李雪
关键词:分布式资源电压控制负荷调节
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效指导智能配电网建设,在分析传统配电网调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了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总体框架,重点针对调度技术和模式进行阐述,首次提出了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式理论,将规划到运行分为长期、中长期、短期、超短期、实时五个阶段...
朱红周冬旭嵇文路罗兴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调度模式电网损耗
面向智能用电业务的数据融合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提高智能用电水平,文章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把数据融合引入智能用电业务数据处理。首先,文章详细分析了智能用电业务的种类及其数据需求。其次,介绍了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三个层次的融合,并就其适应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智能用电业务的具体数据要求,提出了适合智能用电的数据融合方案,其步骤为数据预处理、提取特征值、提炼特征向量、特征向量融合和决策判断,并以分布式发电业务为例,给出了其融合方案部署策略。
罗兴
关键词:数据需求数据融合
基于等网损微增率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被引量:12
2017年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升高和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使得集中优化模式难以满足控制灵活性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针对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无功优化问题,建立了区内集中式、区间分布式的ADN分区分布式协调控制架构,并基于等网损微增率准则提出了ADN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可以实现全局网损的分区分布式优化,保证系统电压质量和安全运行。所提方法包括无约束情况下的ADN分布式无功优化模型和针对功率电压越限处理的节点网损微增率(incremental rate of network loss,IRL)修正方法,尤其适用于系统规模大、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高以及分区数较多的ADN。基于IEEE33节点和69节点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优的全局优化效果,并且可以有效应对局部通信故障,保证ADN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王勇陈明张明嵇文路孙昕杰罗兴兰岚顾伟
关键词:无功优化分布式控制网损微增率
利用暂态行波电流能量法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研究
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其主要优点在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小,而且三相线间电压仍然对称,不影响负荷正常工作.因此继电保护不必立即跳闸,系统可以继续运行,供电可靠性较高.但是,系统...
李国锋罗兴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选线暂态行波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供电可靠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