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嵇萍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道路绿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功能区
  • 1篇生态修复
  • 1篇评价指标
  • 1篇物种
  • 1篇绿地
  • 1篇功能区
  • 1篇固沙
  • 1篇防风固沙
  • 1篇PM
  • 1篇PM2.5

机构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高吉喜
  • 2篇嵇萍
  • 2篇田美荣
  • 1篇高志球
  • 1篇童明坤
  • 1篇王亚萍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的评价指标
2016年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多处于沙化区,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弱。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为干扰严重、风蚀现象突出等原因,已经给华北、华东等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修复刻不容缓。筛选适宜的生态修复物种是实施高效生态修复的前提,而物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是首要工作。为此,根据稳定性和持久性、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综合性与主导性筛选原则,进行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植被适宜性评价体系指标筛选,确定3个一级指标,包括一般生态适宜性、防风固沙效果、经济管理指标,以及11个二级指标、16个具体指标。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筛选,可提高生态修复效率,为从根本上提升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进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
嵇萍高志球高吉喜田美荣王亚萍
关键词:生态修复评价指标
北京市道路绿地消减PM_(2.5)总量及其健康效益评估被引量:30
2015年
以交通污染严重的北京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在前人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泊松回归相对风险度模型与环境健康价值评估方法,定量评估了北京市道路绿地消减PM2.5总量及其健康效益.结果表明:北京市建成区道路绿地年消减PM2.5总量为1.09t;对降低人群健康风险作用较为显著,可减少受危害总数约3024例,其中早逝18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53例、心血管疾病住院25例、儿科门诊324例、内科门诊761例、急性支气管炎1134例、慢性支气管炎264例、哮喘445例;带来的健康经济效益为1.98亿元.建议加强道路绿地建设,丰富植被层次结构,以积极应对城市交通空气污染.
童明坤高吉喜田美荣嵇萍
关键词:道路绿地PM2.5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