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天驹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晶状体
  • 8篇上皮
  • 8篇上皮细胞
  • 8篇细胞
  • 7篇晶状体上皮细...
  • 6篇内障
  • 6篇白内障
  • 5篇应激
  • 5篇人晶状体
  • 5篇人晶状体上皮...
  • 4篇氧化应激
  • 3篇凋亡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应激
  • 2篇度数
  • 2篇血红
  • 2篇血红素加氧酶
  • 2篇血红素加氧酶...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7篇马天驹
  • 14篇李朝辉
  • 13篇叶子
  • 4篇黄扬
  • 4篇陈文倩
  • 2篇贾亮
  • 2篇何守志
  • 2篇杨青华
  • 2篇孙昂
  • 1篇魏世辉
  • 1篇张奇
  • 1篇黄一飞
  • 1篇李芃
  • 1篇陈霆隽
  • 1篇王丽强
  • 1篇胡健
  • 1篇孟晓丽
  • 1篇王瑛
  • 1篇陈文倩

传媒

  • 6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膜肽钴原卟啉药物复合体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
2022年
背景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其因低毒性和多组织普适性广泛运用于医学成像和治疗的研究中。目的构建穿膜肽钴原卟啉药物复合体(R6-CoPP),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和减轻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根据设计的序列合成寡聚精氨酸穿膜肽(R6),以脱水缩合法将其与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连接,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vanate,FITC)进行标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扫描透射电镜(STEM)能谱面/线扫和激光纳米粒度电位测量仪观测其表征形貌、元素分布、粒子直径和表面电位;细胞流式仪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6-CoPP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的穿膜效果;CCK-8法检测R6-CoPP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H_(2)O_(2)构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较R6-CoPP与CoPP预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经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R6-CoPP纯度为94.56%,质谱鉴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109.75,与预计相符,粒径为227.8 nm,表面电位为+13.9 mV,STEM能谱面扫显示R6-CoPP内有钴元素分布。R6-CoPP对细胞毒性较小,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流式结果显示穿膜肽药物孵育细胞2 h后荧光阳性细胞比例可达80%以上。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示孵育15 min后R6-CoPP已经穿越细胞膜进入细胞质,细胞荧光强度随孵育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与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CoPP和R6-CoPP预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穿膜肽药物复合体R6-CoPP生物相容性较好,具有较强的细胞膜穿透能力,体外实验显示其可减轻氧化损伤所致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刘雅婷马天驹叶子李朝辉
关键词:穿膜肽血红素氧合酶1抗氧化应激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手术治疗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CBS)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晚期CBS患者7例(7只眼),均采用前囊膜松解及囊袋内液体吸除术治疗,囊袋内"牛奶状"液体成分运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7例发病时间为术后1~6年,平均术后3.7年,均表现为近视漂移、前囊口缩小、人工晶状体前移位及后囊扩张。7例囊袋内均有"牛奶状"混浊液体积聚。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提高。Western blot证实囊袋内液体含有大量αB及βB晶状体蛋白,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未见表达。结论 囊袋内混浊液体来源于晶状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可能不参与CBS病变过程。前囊膜松解及囊袋内液体吸除术治疗晚期CBS安全有效。
黄扬叶子马天驹李朝辉
关键词:囊袋阻滞综合征晶状体蛋白炎症
Nrf2与ATF4的相互作用在氧化-内质网联合应激条件下保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马天驹叶子何守志李朝辉
血红素氧合酶1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白内障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致盲原因,在我国致盲性眼病中占比最高。近年来医疗水平虽有进步,但手术仍是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为研发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暴露于不同浓度(5 mmol/L,15 mmol/L,30 mmol/L,50 mmol/L,100 m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24 h,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选择最佳葡萄糖浓度。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暴露于5 mmol/L(Control)和100 mmol/L(D)浓度的葡萄糖、HO-1的诱导剂(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和HO-1的抑制剂(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下,将实验分为6组:Control 5 mmol/L组,Control 5 mmol/L+CoPP 10μmol/L组,Control 5 mmol/L+ZnPP 10μmol/L组,D 100 mmol/L组,D 100 mmol/L+CoPP 10μmol/L组,D 100 mmol/L+ZnPP 10μmol/L组。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相对含量。Annexin V/PI对各组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仪器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暴露于100 mmol/L浓度的葡萄糖中,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此为本实验的最佳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得各组ROS相对含量:Control 5 mmol/L组4.70%±1.27%,Control 5 mmol/L+CoPP 10μmol/L组2.37%±1.37%,Control 5 mmol/L+ZnPP 10μmol/L组34.4%±1.72%,D 100 mmol/L组51.63%±1.74%,D 100 mmol/L+CoPP 10μmol/L组43.37%±2.08%,D 100 mmol/L+ZnPP 10μmol/L组60.10%±1.54%,表明高糖会导致细胞内ROS相对含量升高,HO-1的表达上调会导致细胞内的ROS相对含量下降;反之,HO-1表达下调时,细胞内的ROS相对含量增多。用流式细胞仪器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3.05%±0.35%、1.69%±0.53%、7.46%±1.85%、39.56%±0.50%、33.72%±2.05%、44.53%±0.48%,表明高糖会导致细胞凋亡比例升高,HO-1的表达上调会导致细胞凋亡比例下降;反之,HO-1
张奇马天驹黄杨李朝辉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血红素氧合酶1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马天驹
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过氧化氢介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经过氧化氢介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分别在过氧化氢浓度梯度;血红素加氧酶-1 诱导剂:钴原卟啉、...
马天驹陈霆隽李芃叶子翟伟贾亮陈文倩孙昂黄扬魏世辉李朝辉
关键词: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重视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管理被引量:12
2020年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日益增多。而糖尿病引起的全身和眼部损伤复杂多样,因此治疗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存在许多困难和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患者术前血糖管控和预防感染、眼表健康的管理、合并眼底病变患者的手术决策等方面,讨论手术技术的重点和术后随访的细节,力求将规范化、个体化和整体化的观念贯穿诊疗全过程,做好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管理。
李朝辉马天驹叶子
关键词:白内障糖尿病并发症围手术期医护
纤维蛋白胶和缝线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纤维蛋白胶和缝线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应用搜索词"pterygium","fibrin glue"和"suture"在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ar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和Google Scholar Search进行检索,检索日期范围200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两位独立作者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估,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提取数据。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最终有5篇文献,336眼纳入分析。术后3个月纤维蛋白胶组与缝线组的胬肉复发率分别为2.04%(1/49)和6.25%(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术后6个月纤维蛋白胶组与缝线组的胬肉复发率分别为4.19%(7/167)和11.24%(19/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12个月纤维蛋白胶组与缝线组的胬肉复发率分别为4.08%(6/147)和12.93%(1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蛋白胶组手术时间少于缝线组(P=0.000)。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植片固定相关并发症均发生于纤维蛋白胶组,处理后均痊愈;两组需要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中,纤维蛋白胶较缝线复发率更低,手术耗时更少;纤维蛋白胶组植片固定相关并发症多于缝线组,但容易处理。
胡健贾亮王丽强黄一飞王瑛马天驹孟晓丽
关键词:翼状胬肉纤维蛋白胶缝线结膜移植META分析
保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索Nrf2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氧化-内质网联合应激状态下的保护机制,同时求证Nrf2与ATF4 (激活转录因子4)是否在联合应激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
马天驹叶子何守志李朝辉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
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力提高与听力损失老年患者言语识别的关联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力提高与伴有听力损失的白内障老年患者言语识别能力的关联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4年1至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因白内障拟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伴有听力损失的患者为观察组,无白内障的听力损失老年人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分布、5 m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的对数)、平均听阈和言语识别率(SRR)。采用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10例。观察组年龄[(75.18±6.62)岁]与对照组[(60.90±4.6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别分布(男性14例,女性6例)与对照组(男性4例,女性6例)比较,观察组平均听阈[(38.14±9.82)dB]与对照组[(35.70±4.00)d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视力和S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力(右眼为0.06±0.11,左眼为0.05±0.09)与术前(右眼为0.74±0.55,左眼为0.59±0.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双耳的平均听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SRR(0.82±0.09)高于术前(0.6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和S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调整性别和平均听阈后,视力与SRR之间存在显著关联(β=-0.13,95%置信区间:-0.22~-0.04,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力得到改善,可提高白内障伴有听力损失老年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两者存在关联。
刘育明马天驹叶子李朝辉
关键词:白内障白内障摘除术视敏度听力损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