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敏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发酵
  • 4篇乳杆菌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物
  • 3篇豆乳
  • 3篇植物乳杆菌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菌群
  • 3篇发酵豆乳
  • 3篇发酵过程
  • 3篇肠道
  • 2篇代谢组学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性激素
  • 2篇质谱

机构

  • 15篇江南大学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陕西广播电视...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无锡华顺民生...

作者

  • 18篇郭敏
  • 10篇赵建新
  • 6篇陈卫
  • 5篇张灏
  • 4篇张宝善
  • 3篇王刚
  • 2篇徐辉艳
  • 2篇张秋香
  • 2篇王慧玲
  • 2篇陆文伟
  • 2篇王琳琳
  • 1篇刘小鸣
  • 1篇马申嫣
  • 1篇王君
  • 1篇王汉屏
  • 1篇金晓辉
  • 1篇陈锦屏
  • 1篇田丰伟
  • 1篇陆建安
  • 1篇金星

传媒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设备工程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粮油加工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前期研究发现若干植物乳杆菌CCFM1019、LP4、LP5的发酵豆乳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的部分病理指标。为进一步研究病理指标改善与肠道内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实验大鼠肠道菌群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粪便短链脂肪酸水平。此外,对模型大鼠肠道菌群丰度、短链脂肪酸变化及性激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CFM1019、LP4、LP5发酵豆乳显著提高了PCOS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模型组相比,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恢复了Lactobacillus、Prevotellaceae UCG-001的正常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与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呈正相关;Lachnospira的相对丰度与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呈正相关,与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呈负相关;Prevotellaceae UCG-001、Ruminococcaceae UCG-014的相对丰度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水平呈正相关。然而,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综上,植物乳杆菌CCFM1019、LP4、LP5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影响显著,同时这些影响与性激素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提示,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改善PCOS大鼠激素水平紊乱的潜在作用机制。
祁亚劲贺禹丰杨羽倩石刘婷詹语鲁佳欣郭敏王慧玲赵建新张灏王刚陈卫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多囊卵巢综合征肠道菌群性激素
两歧双歧杆菌CCFM1359缓解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表型及伴生的肠道菌群失调
2025年
本研究关注到两歧双歧杆菌与宿主衰老的关联性,旨在选取两歧双歧杆菌CCFM1359,通过行为学分析、免疫指标测定、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特征分析评价其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CCFM1359的补充可以改善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学习和记忆力的下降,增加抗氧化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和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水平。小鼠粪便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两歧双歧杆菌CCFM1359干预对小鼠衰老具有缓解作用,并伴随着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等有益菌属丰度的增加、促炎菌(如Turicibacter)相对丰度的降低。粪便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CCFM1359干预可增加褪黑素、牛磺酸、脱氧胆酸等与抗衰老相关菌群相关代谢物的水平。微生物-代谢物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等差异菌与脱氧胆酸呈正相关,Christensenellaceae_uncultured等与抗衰老相关的褪黑素和脱氧胆酸等代谢物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CCFM1359可有效缓解宿主衰老,表现为改善认知、抗炎、抗氧化以及改善衰老引发肠道菌群及相关代谢的紊乱。
冯滢璇叶悠扬郭敏肖越陆文伟赵建新赵建新
关键词:肠道菌群双歧杆菌
柿醋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单宁在柿醋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以广西恭城"月柿"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柿醋发酵工艺,在不同原料处理方法、发酵温度、发酵方式、通气状况等发酵条件下,测定柿醋发酵过程中的单宁含量。结果表明,在柿醋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且发酵温度是影响柿醋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郭敏张宝善刘小鸣陈卫
关键词:柿醋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缓解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能力,采用来曲唑灌胃的方式构建PCOS大鼠模型,并以此模型评价了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体重、卵巢病理学、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曲唑给药后大鼠体重以及卵巢重量均显著增加,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性激素水平以及生化指标异常。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后均不同程度减轻了来曲唑引起的大鼠卵巢病变,降低PCOS大鼠血清睾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中,植物乳杆菌CCFM1019发酵豆乳可以显著增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降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而植物乳杆菌LP4发酵豆乳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ST含量。这些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豆乳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大鼠PCOS症状。
石刘婷贺禹丰杨羽倩祁亚劲鲁佳欣詹语郭敏王慧玲赵建新张灏王刚陈卫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糖脂代谢
大蒜汁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测定菌体浓度、抑菌圈直径和2,6-吡啶二羧酸(DPA)含量,研究大蒜汁对枯草芽孢杆菌(BS)的营养体及芽孢生长、发芽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确定大蒜汁抑菌适宜处理条件.结果表明:(1)大蒜汁对B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4%和1%;(2)大蒜汁抑制作用主要是延长了BS的生长延缓期,0.3%的大蒜汁可使BS延缓期增加12h;(3)大蒜汁对BS的芽孢和DPA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芽孢的发芽无抑制作用;(4)加热温度超过35℃、时间大于5h时处理的大蒜汁,对BS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在pH3~8范围的大蒜汁都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但pH>8.5时抑菌活性急剧下降;(5)响应面试验分析法优化确立了大蒜汁对BS抑制的二次回归方程和适宜处理条件,即在pH4.5、温度45℃加热处理5h的大蒜汁抑菌效果最好.
张宝善王君陈锦屏郭敏王春红
关键词:大蒜汁枯草芽孢杆菌芽孢
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以广西恭城"月柿"为试材,应用不同柿酒发酵工艺,探索酚类物质(单宁、黄烷醇类及总黄酮)在柿酒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发酵温度是影响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郭敏张宝善徐辉艳赵建新陈卫张灏
关键词:酚类物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低聚糖
2024年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离心取上清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含2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平行反应监测模式(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结果】14种母乳低聚糖在质量浓度为0.10~100.0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802,检出限为0.05~1.00μg/mL,定量限为0.10~5.00μg/mL,回收率为78.03%~105.23%,相对标准偏差为0.14%~5.86%。【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不同来源母乳样品中母乳低聚糖,为母乳低聚糖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郭敏杨芹魏小晶王琳琳田丰伟赵建新
关键词:母乳
双歧杆菌利用肠道黏蛋白的能力检测及其代谢物的代谢组学分析
2025年
该研究以6种人源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肠道黏蛋白作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培养基,比较分析不同种双歧杆菌对宿主黏蛋白的利用特性以及种间互养关系。结果显示只有两歧双歧杆菌可以在体外利用黏蛋白且促进其他双歧杆菌增殖。在此基础上,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两歧双歧杆菌利用黏蛋白的产物进行分析,并对所得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利用黏蛋白后的差异代谢物(变量投影重要性>1,P<0.05,差异倍数>1.5)存在菌株特异性,其中菌株FFJND15M5利用黏蛋白的产物中浓度呈显著上调的代谢物最多(共22种)。两歧双歧杆菌可通过嘧啶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丁酸代谢等代谢途径,产生N-乙酰神经氨酸、L-岩藻糖和N-乙酰基半乳糖胺-4-硫酸盐等衍生糖以及琥珀酸、3-苯基乳酸、DL-4-羟基苯乳酸和吲哚-3-乳酸等代谢产物。该结果为理解两歧双歧杆菌利用黏蛋白行为提供科学理论参考。
辛宗媛李文田林国鹏郭敏田培郡王琳琳金星王刚张灏
关键词:双歧杆菌碳源
枣酒主发酵工艺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本试验以陕北狗头枣为主要原料,以葡萄酒酵母BM45作为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确定了狗头枣发酵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为20%、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28℃、SO_2的添加量为40mg/kg。
徐辉艳王汉屏郭敏刘海霞李招娣王艳
关键词:发酵酒正交试验
植物乳杆菌CCFM8724抑制双菌生物膜的成分初探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植物乳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CCFM8724发酵液可抑制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膜,但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中起作用的具体物质尚不清楚。【目的】评价植物乳杆菌CCFM8724发酵液抑菌成分的特性,初步探究其物质基础。【方法】探索温度、pH等因素对抑菌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代谢物的组成,进一步通过有机溶剂萃取、超滤等方法初步分离纯化发酵液中抑制双菌生物膜的成分,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发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主要差异标志物为有机酸(如苯乳酸、乙酸、羟基己酸和甘油酸等),经过初步提取鉴定并进行功能验证,其中有效成分主要为有机酸和环肽类化合物。【结论】植物乳杆菌CCFM8724发酵液主要通过多种有机酸和环肽类的协同作用抑制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物膜,该研究为植物乳杆菌发酵液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和有效成分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佳珣张秋香郭敏赵建新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代谢组学有机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