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6H-SIC
  • 3篇发光
  • 2篇退火
  • 2篇光致
  • 2篇光致发光
  • 2篇辐照
  • 1篇导体
  • 1篇电子辐照
  • 1篇深能级
  • 1篇深能级瞬态谱
  • 1篇声子
  • 1篇势垒
  • 1篇瞬态
  • 1篇探测器
  • 1篇退火处理
  • 1篇能级
  • 1篇谱线
  • 1篇中子
  • 1篇中子辐照
  • 1篇紫外探测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5篇王鸥
  • 4篇龚敏
  • 2篇袁菁
  • 2篇钟志亲
  • 1篇刘洪军
  • 1篇丁元力
  • 1篇杨治美
  • 1篇余洲
  • 1篇凌志聪
  • 1篇冯汉源
  • 1篇邬瑞彬
  • 1篇陈旭东
  • 1篇刘畅
  • 1篇徐士杰

传媒

  • 2篇光散射学报
  • 1篇Journa...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用红外反射光谱法研究6H-SiC表面的SiO_2特性被引量:6
2003年
通过干氧氧化的方法,在6H SiC表面生长一层SiO2层,接着置于N2气氛中经过不同的温度退火,使用红外显微仪分别测量退火前后的红外反射谱,通过观测表面氧化层SiO2的红外反射谱图中特征反射峰位(1090cm-1附近)的变化,以判断退火前后表面氧化层密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推断氧化层的结构变化与杂质类型.
刘洪军王鸥邬瑞彬龚敏
关键词:6H-SICSIO2红外反射退火
电子和中子辐照n型6H-SiC的光致发光谱
2006年
对用电子能量为1.7,0.5和0.4MeV的电子辐照和中子辐照后的n型6H-SiC样品进行低温光致发光研究.对于Ee≥0.5MeV电子辐照和中子辐照后的样品,首次发现了位于478.6/483.3/486.1n m的S1/S2/S3谱线.对样品进行热退火研究表明S1/S2/S3谱线在500℃下消失,而退火温度高于700℃时D1中心出现.考虑到产生C空位和Si空位所需的位移阈能以及热退火行为,说明S1/S2/S3为初级Si空位初级缺陷,而D1中心为二次缺陷.
钟志亲龚敏王鸥余洲杨治美徐士杰陈旭东凌志聪冯汉源BelingCD
关键词:6H-SIC辐照
n-GaN肖特基势垒光敏器件的电子辐照效应被引量:5
2005年
本文主要研究了n型GaN肖特基紫外光敏器件(包括GaN肖特基势垒紫外探测器,GaN肖特基二极管)的电子辐照效应和失效机理,以及辐照后二极管对不同波长光的光敏特性的变化。从实验中观测到,随着辐照注量的不断增加,GaN光敏器件的击穿电压明显减小,反向漏电流逐渐增大。证实了辐照后Au/GaN间产生的界面态是引起GaN肖特基势垒光敏器件辐照失效的原因。另外,在研究辐照效应对GaN肖特基二管光敏特性的影响时观测到,经过一定剂量的辐照后,GaN肖特基二管能探测到380nm的紫外光和可见光,而在辐照以前,它是探测不到的。这说明辐照效应将导致肖特基势垒光敏器件对较长波长的吸收,使得UV探测器中可见光成分的背景噪声增加。
刘畅王鸥袁菁钟志亲龚敏
关键词:电子辐照紫外探测器肖特基二极管
6H-SiC辐照特性的低温光致发光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用低温光致发光(LTPL)技术对经中子辐照的N型6H-SiC在350℃-1650℃温度范围的退火行为进行了研究。在700℃退火后观察到D1中心(D1-center)和位于485.0nm、493.6nm处的发光中心。我们发现D1中心与深能级瞬态谱(DLTS)的E1/E2深能级对具有不同的退火行为,这否定了它们源于相同的辐照诱生缺陷的观点。D1中心可能源于由空位和反位组成的复合体。
王鸥丁元力钟志亲袁菁龚敏Chen X DFung SBeling C D
关键词:退火处理
宽禁带半导体的辐照效应研究
该文对GaN和6H-SiC的辐照效应进行了研究.我们使用了光致发光(PL)技术.在经过0.3MeV、0.5MeV、1MeV和1.7MeV能量电子辐照的n型GaN材料中,发现不同能量的辐照诱生了两种不同的缺陷.由0.3Me...
王鸥
关键词:GAN6H-SIC光致发光深能级瞬态谱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