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博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数字孪生技术在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
- 2025年
- 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数字孪生技术在道路交通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潜力和应用价值。现对虚拟实体构建、多源数据融合、BIM+GIS技术的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和多场耦合环境下的虚拟模型计算等道路数字孪生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全面审视了数字孪生系统在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健康监测和车辆行为建模等多个层面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如何提升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网络韧性。然而,尽管数字孪生技术前景广阔,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数据处理的复杂性、计算效率的提升需求、跨学科合作的难题以及标准化进程的缓慢等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在传感器性能提升、数据处理优化、跨学科合作及标准化推进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突破,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模拟和优化复杂的交通环境。这强调了通过技术创新、跨学科合作和标准化工作来克服这些挑战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未来道路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打造更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交通系统提供了战略性见解。
- 赵震宇张兰芳周睿达余博
- 关键词:道路交通自动驾驶
- 基于驾驶人视觉感知的低等级公路行车速度预测被引量:5
- 2017年
- 低等级公路环境下的行车速度变化特征比较复杂,已有的基于几何线形指标的车速模型不足以全面地表述这种特征.通过大量实车实验发现,低等级公路环境下驾驶人所采用的行车速度和其视觉感知到道路条件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驾驶人感知的道路条件分为视觉车道信息和视觉路侧环境信息.采用Catmull-Rom样条曲线拟合的视觉车道模型能够反应驾驶人感知的低等级公路几何特征,根据视觉车道模型形状参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建立了基于几何信息感知的几何车速模型.同时,基于路侧环境信息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路侧车速修正模型.将上述模型结合起来,形成了基于驾驶人视觉感知的低等级公路行车车速预测方法.由此方法计算的驾驶人行车速度与实测情况吻合性好,能够很好地描述驾驶人在低等级公路环境下通过对道路条件视觉认知而产生行车速度的行为特征,是低等级公路运行车速预测计算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可以作为道路安全评价的基础,也可以为基于行车速度的公路几何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 余博陈雨人付云天
-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行车速度
- 基于景观图式特征的低等级公路美学质量评估
- 2025年
- 为提升低等级公路美学质量评估的客观性和高效性,通过分析语义、色彩与纹理三类景观图式特性(包括多样性、统一性及对称性),并结合XGBoost算法与SHAP算法构成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进而实现公路美学质量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评估低等级公路的整体美学质量,并生成相应美学分数;该方法具有较高可解释性,能为低等级公路的美学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姚思喆陈雨人余博何丽
-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美学特征
- 高速公路集散道最小长度建模与仿真计算
- 2025年
- 在高速公路的大交通量、小间距超多车道复合式互通立交中,当最小辅助车道长度不满足的情况下需设置保障行车安全的集散道。综合考虑集散道交织区的几何构型、车道数、通行能力需求与车辆换道驾驶行为,构建集散道交织区的最小长度理论计算模型,提出最小长度推荐值;利用SUMO微观交通仿真软件,验证集散道交织区最小长度推荐值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工程适用性,能满足集散道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需求,可为高速公路超多车道复合式互通立交集散道交织区设计以及完善相关规范与设计准则提供理论依据。
- 郭旭方守恩余博高健强
-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织区
- 基于改进A*算法的高速公路选线决策辅助模型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智能化水平,基于改进A*算法对高速公路选线决策辅助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选线的平面约束指标和纵断面约束指标;根据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实际情况,从估价函数、搜索范围、搜索方向、数据结构、优化方法等方面对传统A*算法进行了改进,建立高速公路选线决策辅助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A*算法相比,改进A*算法在搜索时间、搜索次数、搜索节点数方面分别降低了约75%、48%、44%;路线优化后的总转折角度和长度分别降低了约83%和17%;高速公路选线决策辅助模型能有效地处理自然环境复杂条件下的选线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陈雨人黎东丰余博高健强
- 关键词:道路工程
- 基于视觉感知偏差的公路几何平纵协调性分析技术被引量:7
- 2015年
- 用视觉平面分量指数表示驾驶员视觉感知平面信息和实际供给之间的偏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公路平纵协调性新的分析技术.首先建立基于CatMull-Rom样条曲线的公路几何线形视觉模型,根据透视映射原理,完成了从视觉感知中心线到平面分量中心线的变换,然后在计算透视图形状参数的基础上,计算视觉平面分量指数并采用区间估计方法确定分析平纵协调性的分类阈值,最后结合以往进行过的公路平纵协调性评价的实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有关公路几何线形平纵组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陈雨人余博贺思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