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鹏

作品数:4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催化
  • 19篇催化剂
  • 9篇加氢
  • 8篇金属
  • 8篇化合物
  • 7篇类化合物
  • 6篇乙酰
  • 6篇乙酰丙酸
  • 6篇生物质
  • 6篇呋喃
  • 6篇糠醇
  • 4篇选择性
  • 4篇乙酸
  • 4篇四氢
  • 4篇内酯
  • 4篇氢甲酰化
  • 4篇羰化
  • 4篇羰化反应
  • 4篇金属催化剂
  • 4篇甲酰化

机构

  • 4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0篇孙鹏
  • 33篇李福伟
  • 33篇高广
  • 10篇夏春谷
  • 8篇黄志威
  • 3篇朱刚利
  • 2篇黄丽
  • 1篇汪文龙
  • 1篇郎睿
  • 1篇李泽龙
  • 1篇陈静
  • 1篇龙向东
  • 1篇刘海龙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分子催化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ines...
  • 1篇分子催化(中...

年份

  • 5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乙酰丙酸类化合物催化加氢制备1,4-戊二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丙酸类化合物催化加氢制备1,4‑戊二醇的方法。该方法以乙酰丙酸类化合物作为反应物,在催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存在下,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1,4‑戊二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外加酸、碱性助剂,无需使用贵金属...
李福伟吴君高广孙鹏夏春谷
文献传递
基于协同/串联催化的氮氧化学品合成
两组分催化剂或者两个催化中心之间对反应物分子的协同催化活化,以及多步串联反应组成的催化反应过程能够有效地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和提高催化效率,可以实现特定C-X键的选择性活化转化以及氮氧化学品的催化新合成,近年来在催化与合成领...
孙鹏李盼高广吴君李福伟
关键词:生物质转化
文献传递
一种非金属多孔碳催化杂环化合物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多孔碳催化杂环化合物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是以含甲基杂环化合物为原料,小分子含氮化合物为氮源,非金属多孔碳为催化剂,在氧化性气氛,压力0.1~10MPa,温度50~200℃下反应0.5~48小时,...
龙向东李福伟高广聂超孙鹏王嘉赵泽伦石利军岳成涛
文献传递
官能团化羧酸及其酯的多相选择加氢研究
赵泽伦李福伟孙鹏高广龙向东聂超
课题来源与背景:醇类化合物是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其中含手性基团的醇类化合物是合成许多手性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在醇类化合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1R,2R-环己烷二甲醇是合成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的重要中...
关键词:
关键词:医药中间体
一种呋喃乙酸酯类化合物的低成本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呋喃乙酸酯类化合物的低成本合成方法,该方法以生物基糠醇的衍生物——糠酯类化合物为原料,选用一氧化碳气体为羰基源,在有机溶剂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羰基化反应。催化剂由第八族金属盐和膦配体组成,最终生成呋喃...
孙鹏黄志威高广赵泽伦黄丽
利用呋喃乙酸及其酯类制备ε-己内酯和6-羟基己酸及其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呋喃乙酸及其酯类制备ε‑己内酯和6‑羟基己酸及其酯的方法,是以呋喃乙酸及其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合适的溶剂中,还原性气体氛围中,催化剂的作用下,于压力0.5~10MPa,温度50~200℃的条件下反应1...
李福伟高广赵泽伦孙鹏聂超
文献传递
一种乙酰丙酸类化合物催化加氢制备1,4‑戊二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丙酸类化合物催化加氢制备1,4‑戊二醇的方法。该方法以乙酰丙酸类化合物作为反应物,在催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存在下,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1,4‑戊二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外加酸、碱性助剂,无需使用贵金属...
李福伟吴君高广孙鹏夏春谷
基于表界面协同催化的乙酰丙酸高效选择转化研究
孙鹏吴君高广李福伟
水滑石基磁性Co/Al_2O_3催化剂在乙酰丙酸加氢制备γ-戊内酯反应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8
2015年
γ-戊内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燃料添加剂、溶剂、汽油、柴油以及多种化工中间体的合成,由于其上游原料乙酰丙酸是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因此发展其高效、可循环使用的催化合成新体系是近年来生物质催化转化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使用的多相催化剂体系主要是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活性金属主要有Ru,Pd,Pt,Au,Cu,Ni等.由于乙酰丙酸制备γ-戊内酯反应是一个酸性的含水体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用浸渍法得到的催化剂特别是非贵金属催化剂容易发生活性金属的聚集、流失,从而使得催化剂重复使用的效果不佳.从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和提高催化剂稳定性这两点入手,本论文以水滑石为合成催化剂的单一前驱体,将非贵金属(Cu,Ni,Fe,Co)掺入到水滑石的结构骨架中,通过直接氢气焙烧还原制得了高负载量的负载型金属纳米颗粒多相催化剂.将制得的催化剂应用于乙酰丙酸加氢反应,其催化活性顺序为:Co>Ni>Cu>Fe.制备出了5种不同Co/Al比的Co基催化剂,其中4Co/Al2O3催化剂在H2(5 MPa)、180 oC条件下,显示出了类似贵金属钌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乙酰丙酸在3 h内完全转化,γ-戊内酯的选择性高达99%.为了进一步了解催化剂的结构与其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TEM结果表明,以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的Co催化剂中负载的Co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25–30 nm,而用浸渍法制备的相同负载量的Co催化剂的Co纳米颗粒粒径大于150 nm.相应的催化反应结果表明,前者的催化活性要远好于后者.水滑石前驱体的H2-TPR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Al比增加,其还原峰向低温方向位移.这是由于Al含量的减少,导致金属Co离子周�
龙向东孙鹏李泽龙郎睿夏春谷李福伟
关键词:生物质转化乙酰丙酸核壳结构
高效CuNi合金催化剂用于糠醛气相加氢制备四氢糠醇
吴君高广孙鹏李福伟
关键词:选择性加氢四氢糠醇生物质转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