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片)和试验组(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各25例。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两者昼夜标准差,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统计在此期间发生脑血管事件患者的例数。结果试验组血浆Hcy水平、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对照组24 h SSD,dSSD,nSSD,24 h DSD,dDSD,nDSD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24 h mSBP和24 h mDBP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脑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明显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及收缩压变异性,可更好地预防脑血管事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于粤北人民医院行择期冠脉介入术的心绞痛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8例)和高剂量组(62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及肝功能变化。结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术后肌酐对比(109.01±56.89 vs 124.30±34.16,P=0.043)及发生造影剂肾病人数1/62(1.61%)明显低于7/58(1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27.57±6.23 vs28.41±5.87,P=0.065)及谷丙转氨酶(27.74±6.09 vs 27.98±6.27,P=0.0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可更好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且均对近期肝功能影响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