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冠脉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变异
  • 1篇血压变异性
  • 1篇压变异性
  • 1篇叶酸
  • 1篇叶酸片
  • 1篇依那普利
  • 1篇依那普利叶酸...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造影剂肾病
  • 1篇肾病
  • 1篇肾功能

机构

  • 6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6篇黄波
  • 2篇许晓娜
  • 1篇何凤屏
  • 1篇吴东南
  • 1篇周婉明
  • 1篇唐良秋
  • 1篇杨翠华
  • 1篇肖政
  • 1篇范世平
  • 1篇周启林
  • 1篇马占忠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治疗围介入术期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
2016年
目的:系统地研究围介入术期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患者在手术前均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常规抗凝治疗,然后对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0%,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6.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介入术期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黄波
关键词:替罗非班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Lp-PLA2、hs-CRP及GDF-1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脂蛋白磷脂酶(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抗炎、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减轻冠状动脉痉挛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p-PLA2、hs-CRP及GDF-15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显效率治疗组为46.88%,对照组为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Lp-PLA2、hs-CRP、GDF-15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明显改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冠状动脉痉挛相关。
吴东南肖政何凤屏黄波范世平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冠脉痉挛LP-PLA2HS-CRPGDF-15
健康体检中B超在甲状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B超在甲状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 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2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B超检查和外科触诊检查,将B超检查作为观察组(8200例),将外科触诊检查作为对照组(8200例),对比两组的甲状腺体检异常率、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甲状腺体检异常率1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P<0.05);B超结果分析,993例甲状腺体检异常者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446例(44.91%)、甲状腺结节性病变547例(55.09%);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92例(19.34%),桥本氏甲状腺炎152例(15.31%),亚急性甲状腺炎102例(10.27%);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43例(34.54%),甲状腺腺瘤171例(17.22%),甲状腺乳头状癌33例(3.32%);女性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结论:健康体检中B超在甲状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女性发病率明显较高,能有效提高甲状腺体检异常的诊出率,分析甲状腺疾病类型,有助于临床早期开展治疗。
黄春兰黄波杨翠华
关键词:健康体检B超甲状腺结节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临床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片)和试验组(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各25例。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两者昼夜标准差,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统计在此期间发生脑血管事件患者的例数。结果试验组血浆Hcy水平、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对照组24 h SSD,dSSD,nSSD,24 h DSD,dDSD,nDSD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24 h mSBP和24 h mDBP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脑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明显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及收缩压变异性,可更好地预防脑血管事件。
黄波许晓娜
关键词:H型高血压依那普利叶酸片血压变异性脑血管事件老年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瓣膜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清miRNA-21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清miRNA-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收治的84例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并实施双盲,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服用呋塞米、螺内酯、比索洛尔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两组患者均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和血清miRNA-21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第2、3、4、5个月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第5个月的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4、5个月的血清miRNA-2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第5个月的血清miRNA-21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显著提高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可能与下调miRNA-21的表达有关。
周启林黄波周婉明马占忠汪丽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MIRNA-21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于粤北人民医院行择期冠脉介入术的心绞痛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8例)和高剂量组(62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及肝功能变化。结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术后肌酐对比(109.01±56.89 vs 124.30±34.16,P=0.043)及发生造影剂肾病人数1/62(1.61%)明显低于7/58(1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27.57±6.23 vs28.41±5.87,P=0.065)及谷丙转氨酶(27.74±6.09 vs 27.98±6.27,P=0.0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可更好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且均对近期肝功能影响无差异。
黄波许晓娜唐良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造影剂肾功能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