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会珍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城墙
  • 1篇东段
  • 1篇遗址
  • 1篇手工业作坊
  • 1篇清代
  • 1篇作坊
  • 1篇南宋
  • 1篇街区
  • 1篇城门
  • 1篇城址

机构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京博物院
  • 2篇扬州市文物考...
  • 1篇景德镇市陶瓷...

作者

  • 3篇王睿
  • 3篇邵会珍
  • 3篇王俊
  • 2篇汪勃
  • 2篇马秋茹
  • 2篇常素玲
  • 2篇池军
  • 2篇王小迎
  • 2篇陈昊
  • 2篇刘刚

传媒

  • 2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考古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北城墙东段发掘简报被引量:4
2014年
扬州蜀岗古代城址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市区北部的蜀岗南缘,城圈夯土墙体保存现状较好,环绕城址外围的现代河塘与城壕关系密切。2013年4-7月,为了配合城壕城墙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城壕整治等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在位于北城墙东段的两个豁口处及其外侧现代河塘的北侧、城圈东北外拐角及其外侧现代河塘的北侧和东侧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约1100平方米,清理出汉至宋代的城墙夯土、城壕岸线等遗迹,揭露出城圈东北外拐角。发掘出的夯土墙体始筑年代不早于汉代,发掘结果表明,在南宋修筑宝!城之前的六朝、唐、宋时期都曾有过修缮;该段城墙上现有的两处豁口,西侧的豁口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东侧的豁口或与城门类设施无关。
汪勃王睿束家平王小迎刘刚刘刚陈昊池军马大秋张珠子陈昊王俊马秋茹
关键词:城址城墙
江苏扬州南宋宝祐城东城门北侧城墙和东侧城壕的发掘被引量:4
2015年
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城壕整治工作中,为搞清南宋宝祐城东城门附近面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在推定为宝祐城东城门处(该处尚未拆迁)的北侧布设探沟4条、东侧城壕内布设探方1个进行发掘,面积约320平方米。在探沟内揭露出存厚1.5-2.3、宽约35米,至少有过三次修筑的南宋时期夯土墙体,其下为汉代堆积层。这一发掘结果与宋宝祐城相关修城文献记载有一致处。在东主城墙以东探方内揭露出由木桩和柱洞组成的平面呈"〕〔"形遗迹,中间平行部分为南北方向,间距约5.3、南北长约5.7米,与主城墙的距离为18米。这是目前蜀岗上城址主城壕里清理出的第一个壕桥遗存。从发掘结果看,宝祐城东城门应位于发掘区以南的现代建筑物之下。
汪勃王睿束家平王小迎刘刚池军陈昊王俊邵会珍马秋茹常素玲马大秋张珠子
关键词:南宋
江西景德镇市刘家下弄清代街区遗址2024年发掘简报
2025年
2024年对刘家下弄西段道路、下水道、墙、作坊等进行发掘,出土遗物有陶瓷器、金属器、石器等。此次发掘的遗存可分为三期,从清代中期延续至清代末期。此次发掘为认识这一时期景德镇南部民窑生产区域的街区空间布局、道路形制、城市排水设施、瓷业生产面貌等提供了较重要资料。
王睿常钰熙张今徐小娇陈昊(绘图/摄影)王俊(绘图/摄影)王俊邵会珍(绘图/摄影)邵会珍李鑫(绘图/摄影)王晋捷(绘图/摄影)
关键词:清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