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巧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翼状胬肉
  • 2篇胬肉
  • 1篇眼科
  • 1篇眼科学
  • 1篇眼科学教学
  • 1篇医学留学生
  • 1篇翼状胬肉切除
  • 1篇翼状胬肉切除...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翼状胬...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治疗
  • 1篇术式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胬肉切除
  • 1篇胬肉切除术
  • 1篇留学

机构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李巧
  • 2篇郭建新
  • 1篇李明新
  • 1篇牟莉
  • 1篇王雷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全国高等医学...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翼状胬肉不同术式对泪膜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2种术式术后干眼的阳性率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翼状胬肉患者56例(56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A组28例(2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28例(2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统计分析术后1、3个月干眼的阳性率;检查术前及术后1、3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SⅠt),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个月A组干眼阳性率均较B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7,0.639)。A、B 2组术后1个月BUT、SⅠt均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UT、SⅠt均较术后1个月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泪膜功能均有影响,术后3个月BUT及SⅠt均逐渐恢复。2种手术方式对术后泪膜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李巧郭建新
关键词:翼状胬肉干眼泪膜翼状胬肉切除术
医学留学生眼科学教学体会
如何做好医学留学生英语教学工作已成为诸多医学院校新的教学难题,通过医学留学生眼科学全英文教学的分析和总结,指出要认真选择教材,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关爱留学生,同时从教室、教学内容...
李巧
关键词:眼科学教学医学留学生
文献传递
ALK5和ALK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王贺王雷李巧陈基黎牟莉李明新
泪道引流管、再通管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泪道引流管、泪道再通管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泪道引流管、再通管置入治疗的158例(20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泪道置入物类型分为泪道引流管组(67例,81眼)和泪道再通管组(91例,123眼)。泪道引流管组置入泪道引流管,泪道再通管组置入泪道再通管。置管6个月后拔管并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流泪、流脓、泪道通畅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泪道引流管组治愈42眼(51.85%),好转11眼(13.58%),无效25眼(30.86%),复发3眼(3.70%)。泪道再通管组治愈87眼(70.73%),好转18眼(14.63%),无效15眼(12.20%),复发3眼(2.44%)。泪道再通管组疗效明显优于泪道引流管组(χ^2=11.738,P <0.01)。并发症:泪道引流管组5例(5眼)术中发生鼻出血;5例(5眼)术后出现内眦部红肿、刺痛、异物感;4例(4眼)出现泪小点撕裂及短小泪小管撕裂;1例(1眼)出现下泪小管全长撕裂;2例(2眼)泪道引流管从内眦部脱出。泪道再通管组2例(2眼)术中出现鼻出血。结论泪道引流管、泪道再通管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留瘢痕等优点。泪道再通管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优于泪道引流管置入,且并发症少。
李巧郭建新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道引流管泪道再通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