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BMP-2与TBC复合的参数和骨诱导能力的动物活体内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异种煅烧骨(TBC)复合的剂量以及TBC的粒径对复合材料骨诱导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TBC支架材料(粒径0.300~0.710 mm),分别与不同剂量的BMP-2复合(125μg/g、250μg/g、500μg/g),观察新骨生成情况;以0.710~1.400 mm、0.300~0.710 mm、0.150~0.300 mm 3种粒径TBC为支架材料,分别与500μg/g的BMP-2复合,观察新骨生成情况。结果BMP-2负载量为125μg/g时,无明显新骨生成;BMP-2负载量为250μg/g时,50%的标本观察到新骨生成;当BMP-2负载量为500μg/g时,所有标本均观察好的骨诱导能力。粒径越小,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粒径在0.300~1.400 mm的复合材料新骨生成情况更好。结论通过控制BMP-2与TBC复合材料中BMP-2的剂量和TBC的粒径,可保证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骨诱导能力。
- 别晓梅马学华闫乐媛王玉玉韩惠娟韩丽伟胡先同
- 关键词:煅烧骨骨形成蛋白-2骨修复材料
- 术前不同时间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局麻药物注射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髋关节镜术后感染风险和炎症反应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究髋关节镜术前不同时间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局麻药物注射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术后关节感染风险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FAI并接受髋关节镜手术的患者,按关节腔内注射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四组:(1)≤30 d组;(2)30~90 d组;(3)>90 d组;(4)未注射组。收集比较4组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周血感染相关炎症标志物,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国际髋关节结果工具评分(iHOT-1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HHS),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比较组间术后感染率、体温及炎症标志物、髋关节评分差异。结果共纳入425例患者,男264例,女161例,年龄(37.2±12.9)岁。≤30 d组152例,年龄(36.9±12.5)岁;30~90 d组58例,年龄(41.4±13.2)岁;>90 d组28例,年龄(37.3±12.0)岁;未注射组187例,年龄(36.2±13.0)岁。入组患者中未发现急性和慢性感染,发现8例可疑急性感染者:未注射组5例(2.7%)、30~90 d组2例(3.5%)、>90 d组1例(3.6%)、≤30 d组0例,各组可疑急性感染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术后第1日最高体温≥38.0℃患者17例,其中未注射组9例(4.8%),>90 d组2例(7.1%),30~90 d组1例(1.7%),≤30 d组5例(3.3%);体温轻度升高患者(37.0~38.0℃)143例,其中未注射组74例(39.6%),>90 d组10例(35.7%),30~90 d组17例(29.3%),≤30 d组42例(27.6%);各组间不同程度发热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30 d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M(Q1,Q3)]为10.6(8.5,12.2)×10^(9)/L,30~90 d组为9.7(7.8,10.5)×10^(9)/L,>90 d组为8.9(8.0,10.7)×10^(9)/L,未注射组为10.0(7.9,11.3)×10^(9)/L,≤30 d组外周血白细胞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5)。术后各组间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iHOT-12、VAS及mH
- 滕浩然傅豪吴毅东郭智凯安明扬于康康王耀霆贾琪马学华李春宝
- 关键词:髋关节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关节感染髋关节镜吸收热
- 用于业务不停机源端的快照校验与修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业务不停机源端的快照校验与修复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指令,激活不停机快照校验模式,暂停目标端数据入库,但不暂停源端数据同步;从源端获取源端快照,并确定当前快照中的源端提交事务;在...
- 刘丹丹刘运喜刘敏超姚宏武马学华冷金昌彭坤孙晓玮杜明梅杜青何甦魏乾
- 某科研人群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线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强度。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7年对参加2010年基线调查的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健康体检的716名科研工作者开展随访调查,随访结局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结果基线716名非颈动脉斑块人群经8年随访,共发生颈动脉斑块289例,累计发病率为40.36%。拟合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调整了年龄、性别、BMI、腰围、SBP、DBP、ALT、FPG和尿酸后,以无血脂异常组为对照组,该职业人群患有≥3种血脂异常组发生颈动脉斑块风险升高68.1%(HR=1.681,95%CI:1.090~2.593)。结论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相关,有≥3种血脂异常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升高,防止血脂异常或减少血脂异常的种类可能是预防和控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效措施之一。
- 刘俭马学华闫乐媛刘淼王盛书何耀
- 关键词:血脂异常颈动脉斑块队列研究
- 某体检人群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进行颈部超声检查的某单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血压等生理、生化指标。将血压指标按连续变量(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和分类变量(是否高血压、血压分级和脉压差四分类)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人群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16名,其中男性321名(44.8%),女性395名(55.2%),高血压和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分别为40.9%(293例)和40.4%(289例)。≥60岁、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腰围增加、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者的颈动脉斑块患病率更高(P<0.05)。随着血压分级和脉压差四分类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呈现增高趋势(Ptrend<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 mmHg使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了1.4%(95%CI:1.005~1.024);以非高血压人群为对照组,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了62.9%(95%CI:1.146~2.316),其中,女性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增加106.3%(95%CI:1.242~3.427);以正常血压人群为对照组,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和3级高血压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86.8%(95%CI:1.175~2.946)和84.8%(95%CI:1.098~3.110)和119.6%(95%CI:1.165~4.142);以脉压差<60 mmHg(1 mmHg=0.133 kPa)人群为对照组,脉压差≥60 mmHg组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56.2%(95%CI:1.049~2.326),其中女性脉压差≥60 mmHg人群的颈动脉斑块风险增加了73.3%(95%CI:1.007~2.983);以脉压差四分类Q1(≤42 mmHg)人群为对照组,Q3(50~61 mmHg)和Q4(≥62 mmHg)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92.2%(95%CI:1.173~3.149)和95.0%(95%CI:1.147~3.316)。结论血压和脉压差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升高相关联,防控血压和脉压差升高可能是防控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措施之一。
- 刘俭马学华闫乐媛刘淼杨姗姗王盛书何耀
-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
- 基于区域三维地理和Floyd算法的院内就医导航系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医院院内就医导航系统,协助患者高效、准确地找到就诊目的地,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3]。方法基于区域三维地理和Floyd算法等技术与当今广泛使用的二维码技术相结合,设计并构建一套院内导航应用系统,患者通过扫码获取当前位置同时进入导航系统,完成医院区域内导航[3-4]。结果在不增加医院投入,不引入、不升级硬件设备的前提下,通过区域三维地理和Floyd算法可建立院内虚拟三维地图,将院内地理信息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患者面前,选择二维码扫码的方式更加精准地定位当前位置,结合自建地图实现室内精准导航,满足目标需求。结论应用移动信息技术建立院内导航系统可提高患者就医效率,降低在院滞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提升医疗服务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
- 马学华安娜卢慧张楠杨妍妍王博冉
- 关键词:门诊管理
- 基于网络分析的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索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核心项目,为提升官兵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干预靶点。方法采用中文版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对某部官兵开展调查,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网络,评估各项目的中心性程度。结果项目“面对未来我很乐观”和“我感觉自己很有用”之间,“我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和“我的头脑一直都很清醒”之间,以及“面对未来我很乐观”和“我很乐意和别人相处”之间的关联最为紧密,正则化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29和0.26;项目“我感觉很愉快”“我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和“我一直都很自信”的中心性程度最高,其预期影响分别为1.77、1.43和1.34(Z分数);各项目的平均可预测性为0.75,表明网络是倾向于自我维持的系统,受外部因素影响有限。结论以积极情绪和自我效能感为干预靶点,可能会最大程度提升官兵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 吴忠英马竹静冯钰婷马学华任垒宋磊毋琳杨群
- 关键词: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网络分析
- 用于业务不停机源端的快照校验与修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业务不停机源端的快照校验与修复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指令,激活不停机快照校验模式,暂停目标端数据入库,但不暂停源端数据同步;从源端获取源端快照,并确定当前快照中的源端提交事务;在...
- 刘丹丹刘运喜刘敏超姚宏武马学华冷金昌彭坤孙晓玮杜明梅杜青何甦魏乾
- 某军队医院近3年军事训练伤门诊病例调查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调查了解某军队医院军事训练伤门诊病例,分析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方法:通过某军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10-2012年所有因军事训练伤门诊就诊患者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病例和伤类分析。结果:3年中因各种军事训练伤入院就诊1583例,占士兵门诊就诊总例数的23.1%;其中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分别为978例、490例、115例。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以春、夏季居多,共占69.5%。结论: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进一步探究训练伤的发生原因。
- 马学华赵彦涛王博冉闫乐媛别晓梅田京发
-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门诊病例分析
- 医院病区抢救车药品合理性配备方案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病区抢救车配备药品品种和数量的使用情况,为合理配置抢救车药品提供方法和建议。方法采用大数据分析法,对某三甲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大、中型抢救中所使用药品的品种及数量进行提取和分析,统计计算出抢救车的使用率、使用频次、满足抢救需求率、抢救车内外品种使用情况,并运用四分位法,按75%分位确定急救车上各品种配备的数量,运用柏拉图法确定抢救车外应配备的品种。对优化配备后急救车外取用情况进行统计,验证优化方案的合理性。结果抢救车使用率为62.22%,门诊、医技科室使用量为0;完全满足抢救需求率为30.65%,应用四分位法得出肾上腺素配备量由10支调整为17支,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由10支调整为9支等。应用柏拉图分析法得出,除保留原固定模板中药品外,另配备7种目录外药品作为统一配备。并依据肝胆外科、老年医学科等科室用药特点,加备人血白蛋白等品种。优化配备后急救车外药品的使用比例由44%下降至11%,更好地满足了临床急救的需求。结论运用科学统计方法优化急救车配备方案能够精准地满足急救需求。
- 王芳刘庆祥杨默媛王心慧郑军王雅薇马学华
- 关键词:病区抢救车